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650章 论君主英明
大名的良种田,在去年用上了化学肥料硫酸氨,再加上不缺水,小麦的产量确实震惊了所有人。
这让李岩,林知府等高官感叹,加上谷子,一年两季的收获,就能一亩地养活一个兵了,万亩养万兵,十万亩养十万兵,一个县土地,普遍都有百多万亩,不得养百多万兵。
虽然根据亩产量,是能这样计算,也合理。
(后世的华北,在水利条件好的地方,都是吨粮田,一亩能收获两千斤粮食。)
粮种田,粮食产量是高,但目前没法推广,因为化学肥料硫酸氨,产量太少了。而且制作硫酸氨的成本也高,一亩地用的硫酸氨成本,几十倍于粮食价格。
胡湘为良种田引入化学肥料,也是为了激发人探索农业高产的方法。
现在科研人员都知道,粮食要高产,除了培育良种,再有就是给田地补充氮肥,磷肥,钾等肥料。
方向已经明确,剩下的就是探索了,怎么才能大量,低成本制作化学肥料,主要是制作氮肥。
空气中氮气,怎么变成硝酸,氨气,是戴维的化学院,钱发拉的电学院重点研究的目标。
这不单单是农业的需要,更主要是制作大量炸药迫切需要。
“我大宋皇帝,为了民百姓免于饥饿,花钱百万,远赴海外,也寻到了良种,有一种作物,亩产量,要是告诉你们,能把你们吓死,亩产万斤,我大宋即将解决千百年的饥饿,你们可能不会相信,等我们推广开,我大宋必将民富国强,”赵拱说道。
杨四娘子,国安用听到赵拱的话,瞪大了眼睛。
胡湘说小麦产量五石,他们听了也感到夸张,这赵拱竟然把粮食产量说到了万斤,更特么的离谱。
“亩产万斤,我相信,赵大人,你是不是搞错了,远赴海外寻找高产良种,当年是我们提出的,我们还出了一半的费用,”胡湘说道。
“可笑,三年前,你们偏居邯郸,大名一偶,何曾见过大海,”赵拱说道。
胡湘听到赵拱的话,这宋国太特么不要脸了,得到的良种不但占为己有,还当做是南宋皇帝的英明决策。
“那个亩产万斤的,是一种薯类,里面含水量高,产量是高,但不能天天吃,而且也不如小麦耐储存,还做不了军粮。”胡湘说道。
赵拱听到胡湘话,也愣住了,他还没有见过红薯,也是听朝廷官员互相传颂。
杨四娘子听到胡湘的话,怪不得产量高,原来里面水分大,水分大,吃了不抗饿呀,就像箩卜。
“胡公子,是不是像箩卜一样,”杨四娘子问道。
“和箩卜不一样,箩卜吃多少,也吃不饱,而且箩卜越吃越饿,那个番薯很抗饿,吃一两斤就饱了。”胡湘说道。
吃一两斤就饱了,那也比小麦厉害呀!杨四娘子心想。但胡湘说不能经常吃,是什么意思。
“胡公子,你说他不能常吃,是什么意思!”
“杨四娘子,第一次吃它,特别好吃,尤其是烤着吃,那太香了,但天天吃,就不香了,人很容易吃腻,就好比吃猪肉,你要是顿顿吃,就吃不下去了,”胡湘说道。
“吃腻了,穷人有口吃的,天天能吃饱,就烧高香了,谁还敢奢望不好吃,”国安用道。
“胡公子,你怎么知道的,你吃过?”杨四娘子问道。
前世的胡湘经常吃的烤红薯,不过不便宜,五六块一斤。
“那些种子,现在在南洋占城国种植,那里四季如同夏天,可以随时播种,能收获更多的种子,我们打听到了。”
“我们北方的百姓啥时候能种上就好了,”杨四娘子道。
“我们已经在种了,不过种子不多,现在在扩大种子量,”胡湘说道。
“我们花费巨万,你们偷我们的种子,”赵拱说道。
“赵拱,你再说一句偷,我可要不客气了,我们出了一半的钱,蒲寿庚带回来了种子,你们也不告诉我们一声,你们还想占为己有。”李森喝道。
赵拱不言语了,其实赵拱是知道些内幕的,当年确实是胡家出了些钱,但海船,水手,全是大宋的,而且还有宋国官吏也去了,更是死亡大半人员,要是没有大宋朝廷的支持,根本出不了远海,也得不到种子。
我爱左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