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21章 关系
“啊?哥,你不会也同意二叔搞养殖吧?”正华惊讶道。
“同不同意还得看二伯他自己,如果二伯他真想搞,并且下定决心去做,咱们也不好阻止。咱们还是先回家听听二伯的想法吧!”
说着,苏正平来到车后面,打开车的的后备箱:
“你俩过来提东西!”
“这么多东西?哥,你回来一趟,怎么还带东西啊!家里啥都不缺。”正华望着满满的后备箱,嘴里说道。
“都是给孩子们买的,就几件衣服和一些吃的,剩下那些烟酒就留在车里,那是准备送人的。”苏正平笑道。
“哥,你啥时候买的这么多茅台?我都不知道,这是要送给谁?”望着眼前十多盒茅台酒,一旁的正新咂舌。
“当然是给镇里的工作领导们,咱们毕竟是去求人办事,人家对我们行了方便,总是要表示感谢。”
“要我说,哥,咱别挂靠了!按你规划的,咱这厂子都还没做起来呢!又是请客,又是送礼,这一年还要交两万块钱的挂靠费,我看着都心疼!”正华望着眼前的烟酒,肉痛道。
“人情事故这些东西,你以后还是要多和正新好好学学。”望着肉疼的正华,苏正平笑着摇了摇头。
“行了,别心疼了,赶紧干活。送出去多少,以后你们俩好好努力,百倍千倍的赚回来!”
兄弟三人提上东西回家,一边走着,苏正平一边对两个弟弟耳提面命,交待各种注意事项。
他其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上辈子一个地地道道的社畜,从来没有创过业。
不过这辈子好歹也做到了北京饭店的总经理,经常接触的都是国家的核心,总是要看到的更多,没吃过猪肉,也看到过猪跑,自然能够给出建议。
毕竟创业不是儿戏,稍有不慎,便有可能摔一个大跟头。
更何况现在还是改开初期,很多事情都还不明朗。
一个月前,
正华和正新兄弟俩突然找上门来,开口便是准备开个家具厂。
“你俩啥时候凑在一起的?怎么突然就想着办厂了呢?”经过短暂的错愕,苏正平好奇问道。
“哥,我们这可不是心血来潮,这事儿我们想了好久了!我觉得真能成。你看额,小华他有技术,他的木工技术在老家十里八乡那都是出名的,到时候他负责做家具。我呢干了那么多年的销售,如今这销售科长也到头了,干着没意思,到时候我就负责销售,我们兄弟合作,一准儿能成功!”
正新给他倒了一杯茶,呲着牙嘿嘿道。
生怕他不准,一旁的正华也马上开口道:“哥,现在农村搞私营的人特别多,原来很多还偷偷摸摸,今年以来搞的越来越大了!远的不说,我们隔壁一个村子有一家,人夫妻两个做豆腐卖,不知道赚了多少钱,又是盖新房,又是买摩托车,风光的不得了,如今他们全村人都跟着去做起了豆腐。”
两个人轮番上阵,千方百计试图说服他。
因为这事儿,家里的长辈们肯定是不会同意的。
这年头,创业可不是什么正经人会干的事情。
所以,只有他点头了,长辈那一关才有可能过。
作为老苏家最有出息的人,苏正平在家里说的话自然也最有分量。
两人的小心思,他自然是门儿清!
对于两人所说的情况,他也知道,现如今,各地乡镇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当然,现在还不叫乡镇企业,这个称呼要到1984年才正式确立。
不过不管叫什么,总之可以看出,民间的经济已经计划不动了。
连北京这地儿都这样了,可以想象江浙福建广东这些地方,只怕更加热闹。
其实他是不太赞成这么早就下海经商的,毕竟如今才刚提出改革开放不久,风险太多。
但禁不住两人的软磨硬泡,他便也对此上心了。
直接搞是不行的,以后但凡一点风吹草动,就会成为靶子。经过一番思虑,决定将他们要办的家具厂挂靠在沙河镇国有企业的名下。
至于未来会不会因此产生纠纷?
有老丈人在,这自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有些关系,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虽然他从没想过要用老丈人的关系为自己谋取利益,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只要有心调查,都能知道,毕竟这不是什么国家机密。
拐角平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