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 1 章 工作确定
九月的北京天气依旧炎热。
墉阳当空,北京西直四外护城河里的水似乎看去都怪烫人的。
从城墙翰角处向东望去,小河北岸的红星轧钢厂内外,摆满了一捆捆整齐的刻材,在烈日下面迸燥着美丽的金属光泽。
苏正平走出轧钢厂,迈着轻快的脚步朝家走去。
通过三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成功通过了轧钢厂员工食堂的厨艺考核,正式成为轧钢厂的一份子。
在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年代终于有了一点立身之本。
家离工厂不远,步行十多分钟便到了院门口。
南锣鼓巷95号。
站在大院门口,苏正平望着眼前的门牌号,不禁感慨万千。
斑驳的院墙,陈旧的大门……哪怕岁月流逝,一切已不再华丽。
但是依旧可以让见到它的后人从中想象它曾经的辉煌。
这是一座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大型四合院,共有五进,面积三千多个平方。
这样的院子在南锣鼓巷有很多,大部分都是那个时候建造的。
时移世易,短短百余年间,赤旗插满祖国大地,四九城里面的这些四合院全部被收归国有。
这些大院的主人也从当初的王公大臣变成了现在的市井小民。
昔年高不可攀的高门大院,如今已是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被收缴的这些四合院其中保存完好的,一部分交给政府作为办公用,一部分给予为国家做过贡献的领导们居住。
剩下的由于损毁太严重,便由街道办的和工厂两方共同进行修葺,然后分配给工厂工人和单位工作人员作为宿舍。
95号院就属于后面一种。
迈步进入大门,眼前便是一块影壁,上面被院里的小孩子用木炭粉笔画满了涂鸦。
左右两边是一整排房子,学名把它叫做倒座房,其中右手边只有一间厢房,有屏门隔开,在古代一般用做私塾,如今早已被闲置了。
左手边则有四个房间,被两道屏门对称隔开。
如今倒座房这里只生活着一家人,刚搬进来两年,占据了靠近大门的两间房。
穿过一道屏门,方走数米,便是二进院的垂花门,古代形容家中女眷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便是此门了。
数月时间,他对这里早已经熟悉了,轻车熟路穿过掉了色的垂花门,进入到四合院的二进院。
苏正平家就住在这个院儿。
刚跨进院里,苏正平就看到三大爷提着一只小桶,拎着一根鱼竿准备出门。
“三大爷好!”
苏正平忙问了声好。
“哟!正平回来了。”三大爷看到苏正平,笑眯眯的走过来。
拐角平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