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4章 玄门客栈
一夜易过,次日晨曦微寒,晓雾弥漫,些许大漠生灵专此时出迎雾取水以润其体。过不多时,雾散阳升,又复酷热,蔼蔼祥云,如一匹练飘于天际,大漠天气,变化无常,一如人心耳。
一行早已行将远去,约莫两个时辰后,忽见一绿洲,众人大喜,真乃沙漠之中一点绿,入诗入画,与人观之倍感舒适,些许盎然意味萦绕每人心间。绿洲中有潭水,但见琼枝玉叶衬以碧水清波,好个清绝无双,真乃人间天上。绿洲之下,淡淡清芳,沁人心脾,些许枝叶映于潭中,疏影横斜,景致美极,妙哉!妙哉!
倘未身临其境,焉知这等绝妙。
众人所染,于驼背上相继而下,待将骆驼安置妥当,一望周遭,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天工,浑然天成之美,一目了然。
这时忽闻柳凤年大呼:“是了,是了!如所料不假,宝藏便在绿洲之下。”众人闻言俱是欢喜,周身疲惫一扫而空。
杨鹤问曰:“如今寻至此处,大体可知,接下来又当如何?”柳凤年道:“杨兄所问,正是在下所忧之处,而今虽知宝藏在此,可具体方位,还未可知,何从下手呢?”
秋莫言取过宝图一看,只是个大概,未有根本,待将宝图交回,方道:“我等所需只够数日,如无进展,怕要无功而返。”诸人俱有此虑,而又忧心不下。
时下便听杨勇嗔道:“如此岂不无功而返,今番便是掘地三尺,亦要找寻出来。”但听柳凤年惊曰:“秋兄且看,这图中有诗。”秋莫言走近观瞧,却见寥寥几句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碧波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几句诗语,一时竟无人可解,俱都相顾茫然无措。唯秋莫言若有所想,许久未语,柳凤年疑其有解,便问:“秋兄可解否?”后者少时无语,待沉吟少许,始曰:“入夜方知……”一句入夜,引得众人不明所以。
夜下时分,皓月当空,月色溶溶,经月光照下,大漠中虽暗尤明。
群人或坐或卧或立,然惟秋莫言一人独立潭边,作思索状。时而举头望明月,时而低头皱其眉。一轮明月于碧水之中徐徐晃动,月光映景,碧波漾漾,明月在央。秋莫言一看之下,忽然喜道:“好一个碧波弄清影。”众人闻声近前一问若何?
秋莫言良晌才道:“如所料不假,这潭底之下必然别有洞天,入口便在潭心处。”杨云疑道:“何以见得?”后者一笑,谓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自然夜下来。”接着又道:“碧波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明月映于水中,而正在潭心处,不在人间便在地下,故这般推断之。”如此一说,众人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尽皆欢喜。
柳凤年更是喜道:“哎呀呀,秋兄弟真才俊也,若非解此迷雾,只怕真要无功而返了,汝不单相貌出尘,更有不世之才,佩服,佩服!”后者笑曰:“哪里,蒙柳兄谬赞了。”
却待众人欣然之际,杨鹤忽曰:“便知所在,但潭水深浅有无机关,如何入内却是难题,诸般尚未可知,我等未免高兴的太早了些。”众人闻之有理,笑声渐却。乃听杨云道:“兄长勿忧,待我试他一试。”杨勇煞是一喜,惊呼道:“对呀,二哥寒冰掌正有作为。”说尤未了,即见杨云飞也似地踏波疾行,乃是如履平地,转瞬已凌潭心上方,借势来了个蜻蜓点水,身时往上,待下落之机,醍醐灌顶一掌拍下。但见丝丝寒气萦绕掌心,方触及水面,立时点水成冰,而冰质不断四外蔓延之,所过之处,尽皆凝结成冰。虽未将满潭水尽数凝结,却已能容人站立。
此番掌法,可谓玄妙。峰灵山庄之众无不拍手叫好。杨鹤道:“岂料二弟寒冰掌又有精进。”秋、柳二人亦然暗赞不已。这时且听杨勇道:“二哥好身手,让三弟我露上一手。”说罢,也似那般,乃以轻身功夫来至潭心处,不由分说,一拳便轰将下去。
但见潭心冰轰碎烈,冰渣四散纷飞,几若天女散花一般,足见这一拳力道之猛,何止一般。生生将潭心轰开一个大坑,可见潭水上下皆已凝结。兄弟二人相继施为,一拳一掌,大是如有神助。
众人看罢,无不叹服,紧接纷沓而至,众言加赞一番,却见方中呈现一许石门,猜是入口无疑。诸人大喜,而见潭底离地八尺有余,秋莫言排众步出,身时下入,可见石门上方镌刻龙形虎纹,杨勇方要近前再轰,即被后者阻下,而道:“此番切勿再用外力,若以力催之,必引坍塌,实难入内。”杨勇方是作罢。
柳凤年道:“那依秋兄高见,这石门如何开得?”秋莫言道:“我观石门上龙虎二兽栩栩如生,周围亦布满八卦纹路,定有开启之法,容在下一试便知。”说话间已至近前。
初时观摩一番,进而左右手齐握龙虎二兽试着转动,但听咔嚓声响,却可扭动,间时一喜,遂按八卦纹路继而试手。不消片刻,而听轰隆隆,石门自开,众人大喜。却在这时,忽有一阵阴风由内灌出,险将其人吹翻在地,还好秋莫言身捷智敏,忙是后撤,才未波及。众人不由大惊失色,未知其中何险?以生怪象,俱都相顾茫然。
须臾,秋莫言跃然至上,与众言道:“如今石门已开,是方才诸位尝见有强流急出,内中险要,尚未可知,想必其中定是机关重重,未免有失,在下提议不可全入。”一言及此,众人也无异议。
杨鹤方道:“秋兄弟师出南岳,玄门异数自要胜于我等,此番莫如先由在下、秋兄、柳兄及三弟,我四人同往,二弟率众候外,以防有变,诸位以为如何?”柳凤年笑道:“如此甚好,这般行事便了。”秋莫言也无异议。
杨云率人在外,四人即行入内。
待入方中,是一甬道,甬道石壁之上有如数灯台,此时赫然亮起。这番来的突兀,加之四者本就警觉,时下显是一惊,后见无甚异变,方也安心。杨勇性急,见走得甚慢,不觉心烦,当下道声:“我先去也。”说罢,飞也似朝前奔去。
杨鹤大惊,情知三弟性情鲁莽,登时大呼:“三弟休得造次。”话未说完,杨勇已去老远,怎奈晚矣。其唐突之举,引得甬道内立时起了变化,猝见如数飞箭如雨倾泄即出,先是左侧,再是右侧,几番下来,杨勇还可应付,便在这时乃见顶端飞箭欲出,端得避无可避,杨勇暗嗔鲁莽,心道:“我命休矣。”间不容发之际,陡见一人有若离弦之箭一般如飞而至,拉起杨勇拨转即回。
也道人速虽快,可再快也抵不过飞箭,顷刻之间,上下万箭齐发。来者非是旁人,却乃杨鹤是也,试问兄弟有难,做兄长的如何肯舍。说时迟那时快,一切只在须臾间,初时杨鹤当以内力相持,但因顾此失彼,势难两全,待到之时不幸左臂中箭,鲜血即出,还好杨勇索性无碍。
因一己之过,害兄长负伤,杨勇倍感自责,莫此为甚。也是不幸中的万幸,箭器无毒,待将取出,作一简要包扎,方是无碍。秋莫言屡劝其出外疗伤,但杨鹤执意不肯,只得继续前往。
“区区小伤,何足道哉,大可不必如此,我等继往便是。”杨鹤曰。
这一番,杨勇心有余悸,也不似先前那般,兀自紧跟兄长,不在话下。
经此一着,诸人料想机关定然破之,后经秋莫言试下,果如所料。几人犹自小心而行。秋莫言在前开路,柳凤年居中,杨鹤在后,其弟杨勇在侧。话说这甬道似无尽头,众人行约一炷香光景,方至尽头。
此下其等止步于一巨大石门前,石门高逾丈许,赫然可见石门两侧坐落两尊瑞兽,端得是左青龙右白虎;龙者,气势磅礴;虎者,威武霸气,分立两侧,何其栩栩如生。乍一看,如如有惊人之姿,然然有欲出之态,活灵活现,如若呼之欲出,怎生奇妙。
便听柳凤年道:“这石门甚伟,倘以蛮力实难开启,而周遭除却两尊神兽,尽为石器,或有破解之法,也未可知。”杨勇步前,也道:“看这石门可硬得在下金刚拳否。”彼时,众人都已见识杨勇手段,那般神力想有作为,成则矣,不成再作计较,尤为不可,遂皆欲让他一试无妨。
柳凤年乐得这般,忙道:“如此甚好,足下实力我等是见过的,倘真开得,自然是好,若无效用,再寻他法,尤为不可。”秋莫言附曰:“柳兄之言,在下赞同。”起初杨鹤当有顾虑,见大家俱满口称是,也未多言,只好应允。
杨勇当仁不让,当下运足气力,蓄势待发,少时道得一声:“开!”须臾身动,霎时一拳轰将出去,荡得尘土飞扬,周遭微微颤动,上方亦有些许碎石残尘掉落下来。然,石门却是如如不动,未见丝毫损痕。诸人一惊,情知石门非比寻常,绝非人力可撼。
杨勇初见无甚效用,便来了脾气,又连番轰出几拳,真个气势如虹,可石门却是稳如泰山,杨勇知无作为,方是悻悻作罢。
秋莫言道:“这石门想非寻常之物,单凭人力实难撼动,此中既是古墓,必定巧设机关,待我一看。”言罢,先赴龙前观瞧,又去虎口摸索,好一番探寻才罢。后而,他见龙虎二兽虽由岩石雕刻而成,兽身上又无甚异常,却唯独兽口处为空,尚不知通往何处。
秋莫言一喜,暗道:“想必玄关便在这兽口之中无疑。”于是乎,让大家后撤少许,便欲一试深浅。他先至龙处,以掌运足真气,忽又灌入龙口之中,少时还无甚动静,待过片时,顿感龙口真气逆流,未免有失,当即撤掌身退。猝见一道白气由龙口中忽焉吐出,少时消散,又复如初。
秋莫言喜道:“是了,如所料不假,这玄关定在二兽口中。”几人情知有望,尽皆欢喜。杨鹤问曰:“那依兄弟之见,当如何施为,方可开之?”余下二人,全都看向秋莫言。后者谓曰:“而今既知玄关所在,那便好办,适才我以真气灌入,后觉龙口中有股强力反噬,因而断定玄关所在。若要开启,当合二人之力,同输真气入龙虎二兽口中,期间断乎不可中断,否则前功尽弃,待石门开启,方可收力。”众人一听,大喜。
这时柳凤年忽哈哈笑道:“秋兄弟果然八斗之才,在下佩服之至,今番若无兄弟相助,若取宝藏谈何容易。”秋莫言谦道:“柳兄过誉。”柳凤年再道:“如此秋兄弟稍事歇息。”而与杨勇道:“接下来由我同这位杨兄弟代劳便了。”说话间,便步龙前,杨勇目观其人虽感不快,却赴虎处。
此际,二人会意且心照不宣,齐齐运掌,双双拍向兽口。值此之下,清晰可闻兽口中风声大作,如是龙吟虎啸,哪消多时,但观巨大石门紧随轰鸣声徐徐而开,一时间荡得沙石纷纷掉落,其景壮哉。
众人大喜,待石门完全开启之际,杨鹤、秋莫言先行入内;柳凤年、杨勇紧随其后。说来也怪,待二人撤去掌力后,方入其里,即见石门又轰然闭合,还好众人都已入内,此为幸事。
众人初入时分,内中当是一片漆黑,只有少许冥光,但当石门闭合之后,陡见周遭壁上灯火齐齐点亮,霎时间方中恍如白昼。这时景,内中景象一览无余,众人一看,无不惊叹,果然别有洞天。你道若何?但见其中:
明晃晃宝殿雄光,金灿灿碧玉满堂。
上雕刻琼楼玉宇,下乃是金碧辉煌。
这般绝致可谓世间少有,便是大内皇阁与之相较却也黯然少许。与人观之真可谓心旷神怡,如入灵霄宝殿。
若说此况已绝,当有一处更堪奇特。
然见,众人前方,有一汪潭水,清碧无波,深不见底,直展彼岸,放眼望去犹如一匹练。而潭水两侧则立八根巨柱,高逾寻丈,犹入云端,柱身一半入壁一半外凸,上盘祥云瑞瑞紫金龙,下飞浴火重生涅槃凤。端得是雕梁画栋,巧夺天工,炫丽多彩,这哪是墓穴,分明天界。然,巨柱之下没入渊潭。是故,人实难此过,若达彼岸,非于潭上而不能过之。
只缘碧潭长乎已超出人力限数,是故,纵使轻功绝顶,也难达彼岸,如强行一过,必因无着力处而坠潭中,何况潭水之深,有无机关,还未可知。再观彼岸处,更有一硕大金棺坐落正中,金棺两侧分立四许金甲神将,各持兵刃,怒目而视,好不威风凛凛。
真乃是碧玉渊潭在其中,祥龙火凤显威风,金甲神将护左右,此中更有君王风。碧潭在中,天龙在侧,左右神将,金棺迎合大有君临天下之概。不可谓玄之又玄。
众人虽于景所染,但也势在必行,情知这潭乃必经之路,既无着力点也无载人之舟,进退两难,可怎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