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婚后,大院军官叼走了她

第2章 谁说没人要了,我要(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2章 谁说没人要了,我要

往日里徐母这样说,许翠花肯定给徐母两大耳光,但今天她没有,她可不想占了徐家出风头的日子。

“我儿子的事就不需要你操心了,你还是操心你儿子吧,别好不容易考上的京大最后黄咯。”许翠花说完也不管徐母,又对姜颜说,“姜丫头你听大娘的,这个婚你不退,一定要扒拉紧了徐辉。”

姜颜点头:“嗯,大娘你放心,我一定扒拉紧了他。”

不给钱这个婚就别想退,反正她现在也就这样了,也没想过要嫁人,不给钱她就跟徐家耗着,看谁耗得过谁。

反正她一点也不急。

要是徐家要娶她,那她就嫁,然后她就把徐家搅和得天翻地覆,让徐家永无宁日。

徐母气得够呛,刚要准备跟许翠花这个贱人动手,她儿子徐辉拉住了她。

“妈,正事要紧。”徐辉脸色很不好,要不是人多大伙都在这里看着,他一定不拦着他母亲。

对,正事要紧,今天她可没时间跟许翠花这个贱人吵架打架。

被儿子点醒的徐母不再理会许翠花,她双眸不善的瞪着姜家母女。

“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说起来你们姜家还欠着我们徐家,当年要不是我家老徐救了你们家老姜,你们家老姜早就没命了,要不是你们家老姜还活着你以为你们母女还能好好活到现在,你们不感恩就算了还要害我们家徐辉,你们娘俩的良心不会痛吗?”徐母开始翻旧事说事了。

说起这个,姜颜心里一直有个怀疑,曾经家里人也去验证过,可惜没有丁点破绽,可那并未打消她心里的怀疑。

看着跟前又拿出来说的徐母,她决定诈一下。

“呵,当年真的是徐叔救了我爸吗?”

听到这话,徐母的心里咯噔一跳,什么意思?难道姜家人知道了什么?

不可能,如果姜家人知道什么,怎么可能不找上门?

可这死丫头这样问是什么意思?

徐母一时心乱,害怕又不安,只能扭头看儿子。

徐辉心里暗骂一句蠢货,黑着脸对姜颜道:“你们不想认就算了,既然你想嫁给我,那我就娶你。”

呸,鬼想嫁给你。

这招以退为进玩得可真好,既然徐辉想玩儿,那她就陪着。

“好啊,我也不要你家给多少聘礼,给个两百块钱,三转一响就不要了。”姜颜轻笑。

此话一出,徐辉脸上的表情差点没维持住,不娶要两百块钱,娶也要给两百块钱,他脑子进水了才娶。

“你想钱想疯了,居然还想要两百块钱的聘礼。”徐母没忍住开喷了,气得肝疼,花两百块钱娶个丑八怪,她得了失心疯才会让这个丑八怪进门。

想嫁给她儿子,门都没有。

徐母又瞪了儿子一眼,不明白儿子想搞什么。

看着不说话的徐辉,姜颜没理会发疯的徐母,对着徐辉讽笑:“你们徐家以前借着我们姜家的关系也没少捞钱,想来两百块钱不会拿不出来。”

徐辉算是看出来了,此时的姜颜不再是以前那个好欺负的小姑娘,既然如此肯定是不能用以前的法子对付这对母女。

“你先在这上面签字按个手印,回头就把两百块钱给你送来。”徐辉摸出一张退婚协议书,这是他来之前写的退婚协议书,口头的退婚他不放心,避免以后的麻烦所以才写了这么一份,只要姜颜在上面签字按个手印,那两百块钱他想什么时候给就什么时候给,也可以不给。

一手算盘珠子打到姜颜耳朵边了,噼啦啪啦贼响。

酒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出逃,我又被太子绑回来了
刚出逃,我又被太子绑回来了
她的宫廷生活,宛如一场噩梦。入宫后,折磨如影随形,即便费尽心思靠近太子,却依然未获庇佑。彼时的她,为求生存,不仅谋划着借太子之力逃离这吃人的皇宫,甚至还生出毒杀老皇帝的大胆念头,企图在绝境中的孤注一掷
佚名
意外怀孕后:傲娇大佬他真香了
意外怀孕后:傲娇大佬他真香了
她与男友相恋四年,全心信任,却遭男友背叛,默许其妹将她推向他人。她果断分手,渣男却纠缠不休,甚至威胁。正当她烦恼之际,发现自己怀孕。本想独自抚养,孩子生父却找上门来,步步紧逼。无奈之下,她与他领了结婚
佚名
嫌弃我没用?离婚你又哭什么!
嫌弃我没用?离婚你又哭什么!
一代神医被未婚妻陷害入狱,没想到因祸得福,彻底掌握了师门传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神医。嫌弃我是个没用的医生?离婚你又哭什么?什么?我没提前告诉你我是神医?对不起,我不仅是神医,还是仙医!
耳东陈
一朝觉醒,我是龙王叶辰
一朝觉醒,我是龙王叶辰
叶辰本是龙王,一次执行任务灵魂遭遇创伤,成为了傻子。他被苏家当成了冲喜的傻子,娶得了江南城女神苏盈盈。一晃三年。在看到自己媳妇被人欺负时,他灵魂恢复了正常。“媳妇,你护我三年,以后我护你一辈子!”叶辰
农民哥哥
谍战:我拿下了军统女长官
谍战:我拿下了军统女长官
【权谋】【智斗】【杀伐果断】【多女】【军统】【局座】大战爆发前夕,代号鬼狐的军统特工潜入十里洋场,组建暗杀队,制裁汉奸败类。沦陷期间,他曾打入特高课,以贵族身份,窃取情报,抢劫黄金、炸毁军火库。他也曾
半事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