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寻道

第177章 三途苦化龙(3/4)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77章 三途苦化龙

随着歌声越发高亢,三途苦的精神越来越亢奋,但是他的双眼却越来越黑。

似乎要昏倒。

“挺住!”它的脑海之中传来了叶铭的声音。

三途苦本能的精神一振。

终于脑海中的声音达到了最高点。

它只感觉脑袋像被劈开了一般的疼痛,脑海中听到的最后一个声音。

“你是谁?”

看着昏昏沉沉的三途苦,叶铭双眼穿过了肉身和精神的壁垒。

他看到了灵台部位开始绽放光明,刚开始只是一个点。

然后它的脑海之中开始回荡一句又一句的反问。

“我是谁?”

“我来自哪里?”

“我要去往何处?”

每问一句,这点光明笼罩的范围越来越大,直到后来,它彻底驱散黑暗。

慢慢的光芒开始融化,形成了一个类似于气泡一般的东西。

一缕缕玄之又玄的气息在上面弥漫,扩散好远。

灵台就这么在叶铭的眼中被开辟出来。

三途苦开启灵智,进阶为妖修了。

“灵台是一种自我认知的具象!”叶铭看着眼前的一幕,隐隐有所领悟。

一天过后,三途苦就悠悠转醒,冷不丁脑袋中多了这么多想法,令它很不适应。

但是那种智慧的感觉,又让它深深迷醉,就像八百度近视的色盲患者,突然恢复了视力,还治好了色盲。

一瞬间,它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用头蹭着叶铭,可是它实在高大,只能低下头,来表达亲昵。

叶铭双眼越发明亮,他的阴神出窍,直接闯入了三途苦的灵台之上。

隔开精神和物质界的门户,这般轻易就破开,可见役兽这门神通,远比叶铭想象的更加神奇。

一缕轻烟在灵台之上飘荡。

一端隐隐有马头若隐若现。

这就是三途苦的灵魂。

阴神伸出手掌,轻烟在他掌心来回摩擦。

它的灵台太小了,阴神就如同挤进了一个小空间之内。

他知道自己不能久待,否则可能会损坏三途苦的灵台,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阴神动念,也就是一个瞬间,化龙术就铭刻在灵台之上。

他甚至将龙字符文铭刻在三途苦的灵魂之中。

三途苦还不够聪慧,只能通过这种耳濡目染的方法。

阴神随机回归肉身。

剩下的时间,他的生活之中又加了一条,教三途苦识字。

事实证明,这种动物成精,刚开始的时候,智慧真的有限。

叶铭突然理解那些辅导孩子功课父母的感受。

尤其是有时候发现它没有学习,偷偷跑出去玩的时候。

给叶铭气的,都询问马肉怎么做好吃了。

终于看到叶铭搬来的那些大包小裹的厨具之后,三途苦终于学会了老实。

甚至连小粮都吓得瑟瑟发抖,啄地板的声音都变得小了很多。

这也算敲马震鸡了。

蛋炒饭炒饭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主母么得感情,你惹她干嘛
主母么得感情,你惹她干嘛
宋文君上一世被顾怀舟骗的家破人亡,就连她的孩子也被掐死拿去喂了狗,重生回来后,她将顾家玩弄于股掌之中,将前世加在她身上的苦难全都还了回去。
顺子
苏信赵凌
苏信赵凌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 他,成了家族的罪人。 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 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 畏手畏脚,不敢施展,要这天赋有何用? 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再给家族争一线生机,他提起那柄剑,誓要横扫九天八荒!
佚名
苏铭渊天焱皇朝
苏铭渊天焱皇朝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 他,成了家族的罪人。 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 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 畏手畏脚,不敢施展,要这天赋有何用? 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再给家族争一线生机,他提起那柄剑,誓要横扫九天八荒!
佚名
新婚夜被赐死?火爆医妃她有喜了!
新婚夜被赐死?火爆医妃她有喜了!
二十九世纪的军医谢莺眠穿越成了凌王的冲喜王妃。 新婚夜当天夫君就被她冲死,还要她陪葬? 谢莺眠望着床榻上的美男子:是你的美貌拯救了你。 银针一扎,凌王起死回生。 白莲花陷害?扶弟魔婆母逼休妻?朋友拿她当枪使? 呵,她横刀立马,谁敢惹她,她就打爆谁的狗头。 将军断腿?双手一缝,恢复如初。 国公下葬?开棺治疗,活蹦乱跳。 疑难杂症?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她医术无双,屡创奇迹,名动天下。 动心前的凌王
月引溪
皇妹误我
皇妹误我
【古言双洁+强取豪夺+伪兄妹+君夺臣妻+男主深陷情爱】上位者沉沦不休,为爱低头。 霸道偏执深情帝王美貌心机娇弱公主 宽大龙榻上,女子被逼到了最内侧一角。 帝王目光一凛,不紧不慢道: “芜儿,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更何况这一方床榻?” “今夜你乖一点,我不想伤你。” —— 李浔芜原名文绾心,本为镇国公之女。 镇国公战死沙场后,国公夫人听闻噩耗,生产之时血崩而亡。 她成了无所依的孤女,被接入宫中教养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