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七十四章 于荣
我曾于西洋留学,对于东西之学皆有所涉猎,对西洋文化优缺之处皆知一二。
此次回国,亦是想要救国救民。”
于荣这简短的自我介绍中,透露出大量讯息,听得李父心头震动。
首先,其师从辜鸿铭,这可是位名师,有狂儒之称。
曾翻译《论语》、《中庸》、《大学》三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
其非常热衷于向西方宣扬中国文化,并产生了极其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当时的西方人中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1920年代的某一天。
一位拖着长辫子,拥有西洋13个博士学位的怪老头,大摇大摆地从北京大学走了出来,叫了辆黄包车,匆匆赶往位于东郊民巷的六国饭店。
他将要在这里举办一场轰动世界的演讲。
这场演讲是关于什么呢?
关于他的著作《春秋大义》的内容,又叫做《中国人的精神》。
他在这次演讲中第一次用响亮的声音向西方价值观发起了批评,并且宣传了我们古老中国的文化魅力。
在那个年代,这是何等的文化自信!在那个年代,又是多么的离经叛道!当时所有人都在宣传西方的思想,而这位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
这场两个小时的演讲是收费的,并且售价不菲,高达两块大洋,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七八百人民币了。
那么,这样一场批评西方,弘扬中华文明的演讲都是谁来听呢?
答案是:当时的西洋人。
因为这个人的名字在西方已经成为一种东方文化的象征,尽管这场演讲中夹杂了不少批评他们的言论,但是洋人们都相信,或许这场讲座能找到拯救西方的秘方。
是的,当时的西方的个别聪明人已经意识到了自身现在或者未来所要面对的困境,但他们的文化底蕴不足以他们寻找到答案。
所以,他们将希望寄托于,能够从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寻找答案。
对于李父来说,辜鸿铭的名字如雷贯耳。
而相比于辜鸿铭,于荣的祖上却更让李父震惊。
于伯汉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于伯汉的后代却无人不晓。
四朝宠臣,民族英雄,于谦,于少保。
面前的于荣,竟然是于谦的后代。
后面于荣所说的话,也是让李父惊喜连连。
虽然于荣说的谦虚,但李父知道,能被聂先生如此看重,那必然是此人已经将东西二方得来的所知所学融会贯通。
并且此人还胸怀家国大义,欲要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
如果把牧云交给他教导,那是肉眼可见的危险,可当下时局,此人却也是最适合牧云的老师。
想到这里,李父决定先试探一番对方才学。
“既然于先生曾去西洋留学,那不知对于西洋人如何看?”
知道这是李父有心考自己,于荣也不迟疑。
“于宏观而言,人与人并无差别,细分却又千差万别,但终逃不过人心二字。”
于荣这话说的委婉,但李父还是听懂了。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西洋人也就那个德行,除了长的不一样外,没什么值得稀奇的。
他这番话算是打开了话匣子,三位就西方社会以及当今局势展开讨论。
闻情泣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