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是武帝!

我的修为还在?(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我的修为还在?

元灵界,元灵大陆

一处偏远皇朝的皇都。

一名少年自昏迷中醒来,少年面容俊逸,风姿绰约。

醒来后,少年缓缓从床上起身,环顾四周,眉目间流露出几分诧异,隐隐还带着几丝震惊。

随后,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片刻钟后又缓缓舒展开来。

“原来如此”

他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没想到我没有死”

青年感受了一番自己如今的身体后,又是微微一惊,脸上露出诧异之色。

“我的修为竟然还在”

此刻,青年感受到自己身体中,气血磅礴如海,甚至瞬间就将如今的身体锤炼到了大帝之境。

没错,青年是一名大帝。

上一世,他所在世界名叫武界,一个不修天地法则,不靠天地灵气提升境界的世界,那里只修自身,依靠气血之力达到崩山断海,摧城摘星的实力。

而他,是那方世界唯一一位触摸到大帝之境的“武夫”

只不过,可惜的是,上一世的他灵魂残缺,最终扛过了天劫迈入帝境的那一刻,灵魂无法驾驭从天人境迈入大帝境的肉身和庞大气血,最终“陨落”。

不过灵魂残缺,也并不是给他带来的都是坏处,因为灵魂残缺,他失去了感情。

没错,他成为了一个没有感情的修炼傀儡。

十几万年的时光,他除了寻找机缘,其他时间几乎全部用来修炼,这也是它能达到大帝境的重要原因。

其实,若是单纯的从天人迈入大帝,他可能并不需要十几万年的时间,以他的天赋,最多十万年,他即可证帝,但他为了保险起见,就硬生生的又拖了几万年,将元武界几乎所有的武道功法学了个遍,将他的基础打磨得牢不可破,境界也是一压再压。

可惜,终究还是陨落了。

没有死在天劫下,而是死于灵魂残缺。

而如今,在他的感知下,自己的灵魂竟然已经浑然无缺,这具身体也与自己的身体同源,这才保留住了他大帝境的修为。

也就是说,自己并不是夺舍重生,而是回归了自己的身体。

这就很离谱!

不过,身为大帝的他也并没有什么失态,虽说没见过这种场面,但好歹也不是什么坏事。

如今的自己,大帝之境,已是最强,灵魂圆满,肉体同源,如今的他,已经无欲无求。

至于寿元,呵呵,都已经大帝了还用担心这种东西?

事实上,身为大帝,确实不用为寿元而担心。

当然,大帝也并不是不死不灭的,而是每一百万年,便需要渡一次劫,一次本我劫。

实力不佳者自然会在这劫数当中陨落。

而面对本我劫,他,君奕天,浑然不惧。

武道不同于仙道,武道踏入大帝境便是大帝境的巅峰,每一步都是大帝境界的巅峰,唯一要担心的,便是天地杀劫。

能抗住,一步入巅峰大帝也可以。

而仙道则是感悟天地法则,吸收灵气,截取天地气运,如此踏入的大帝需要一步步的熟悉大帝修为,毕竟这是从天地之间“抢”过来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仙道就要比武道要弱。

仙道与武道之间各有千秋,仙道更加广泛,也更加灵活,而武道,则更注重的是实力。

而且,武道大帝更加难走,毕竟武修不敬天地,不畏死亡,所以,武修的天劫比灵修的天劫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这也是为什么君奕天在走到大帝境的门槛后一直不肯突破,而是要走遍武界,学遍天下功法,才去硬刚天劫。

话说从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秦始皇秦风
大秦:始皇帝,我真没有忽悠你啊秦始皇秦风
【论语+爆笑+腹黑+轻松+政哥+夺笋+不干人事儿】秦风莫名穿越到秦朝一统六国前,被秦始皇偷听了心声。于是两人开启了斗智斗勇的搞笑日常。“秦风,朕问你,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什么意思?”“夫子不想和你说话,并
秦王绕猪
守护与救赎与牺牲
守护与救赎与牺牲
关于守护与救赎与牺牲:伽小CP,双男主,(别名:),一卷一个主题。刀甜共存,有战损场景!对你的爱在眼中在心中,是爱而不自知的守护。(最爱第二卷!!),无ooc一:在几十年前因为力量强大但性情暴虐而被全
东人DL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重生75:继母分家后,我把妻女宠上天
上一世的陆远懦弱无能,被继母还有大哥大嫂一家吸血欺辱,女儿换成两斤白面,老婆抑郁自杀,就连妹妹也嫁给了人渣,受不了折磨步入后尘,成了陆远一辈子的伤。好在天不绝人,路远重生回到六十年代,他决定不再重蹈覆
煜煜吃鱼鱼
儿子新年许愿要换妈,我准了
儿子新年许愿要换妈,我准了
【二嫁+倒计时+父子追妻+大女主觉醒,打脸虐渣全家火葬场+不原谅】结婚六年,苏蕴兢兢业业照顾丈夫和儿子六年,换来的却是儿子许愿要换新妈妈。丈夫说:童言无忌。却跟儿子口中的“新妈妈”纠缠不清!苏蕴决定成
喻倾倾
我有一鼎混沌钟
我有一鼎混沌钟
穿越异世之后,他一直把活着作为第一要义,所以一直苟在道源峰一百年。“叮,恭喜宿主成功签到百年,奖励极道帝兵。”他:“!!!”……多年后,天下大乱,妖族入侵,仙民抵挡不住,一一陨落,万宗争锋。他从道源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