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八岁给我说媳妇?那我要俩!

第22章 到底谁坑谁(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22章 到底谁坑谁

“咳咳咳,行吧行吧,那你留着吧,一周之后咱们坐下来一块儿好好商量一下,这些钱我先拿走了,我先去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被戳破的李世民也不好意思在这个地方待着了,便摆了摆手,喊来了一些人,把这一次李承乾搞来的这些钱财拿走了,100万贯。

晚上,晚饭结束。

李承乾正在自己的房间里面打开系统,浏览着系统里面商城所呈现出来的物品。

最近这一段时间,李承乾所拥有的系统的商城点又增加了很多,需要看一下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兑换出来。

今天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要兑换一个关于冬天取暖的炉子。

李承乾之所以会兑换这些东西,是因为曾经获得的一张关于长安城煤炭的这种矿山分布图。

当李承乾拿着这张分布图的时候,便考虑着搞点钱,把这些地方全部都买下来。

由于李承乾已经知道李君羡归他自己了。

这一件事情,李世民已经告诉他了。

李承乾就让李君羡去调查了一番关于这些山头都是,哪一些人的?

当调查的结果让李承乾高兴的不得了。

因为这些山有好几座是门阀世家这些人当中的。

所以在上早朝的时候,李承乾故意搞了这样的一出。

然后假装吃亏,从门阀世家这些人手中搞来了这些山。

之所以李承乾这一次这些钱财只有160万贯,也是因为40万贯的钱全部都换成了这些山。

在长安城这边,煤炭所分布的地方,李承乾只是挑了几个大一点的利用40万贯,全部拿下。

昨天,朝堂。

“我也知道你们很多人可能一时之间拿不出来这么多钱。”

“我给你们出个主意,你们现在手中要是有山或者说有地的话,可以把这些抵给我,到时候我去卖就可以了。”

当李承乾的这一番话说出来的时候,门阀世家的这些人便有了一个馊主意,想着坑一下李承乾。

而李承乾其实已经给他们挖好了坑,等着他们跳呢。

这到底是谁坑谁,还需要往后看。

其实长安城这边的这些山最高的价格也不过是一万多贯钱。

便宜一点儿的,也就是几千贯钱罢了。

“太子殿下,我这边拥有一座山,位置是……”

“当时我这边购买的时候,价格是花了五万贯钱。”

听到这番话的时候,当他说出这个位置的时候,便心中有了答案。

李承乾回答道。

“行,那就算你捐了五万贯钱!”

站出来的这位门阀世家的人,别提多么高兴了。

在购买这个山头的时候,也算是抢过来的,根本就没花钱。

真正要卖的话,这个山头也只不过是能够卖个1000多贯钱财。

李承乾却知道他所说的这个位置,虽说并不是真正庞大的煤矿。

但是拥有煤矿的数量也是不小的,五万贯钱那就相当于天上掉馅饼正好砸在了李承乾的嘴巴当中。

果子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吞天圣帝
吞天圣帝
丹田破碎,混沌血脉被夺,却意外开启永生神殿,修至强体魄、无上帝术,重聚混沌始骨,至此开启攻防无双,横推同代的无敌之路,谱写永恒神话与传奇!尊严只在剑锋之上!?无敌路,踏骨行,弹指吞天!
枫落忆痕
离婚后,前妻全家后悔了
离婚后,前妻全家后悔了
结婚三年,陈洛默默为唐家撑起了一片天。 然而,老婆飞黄腾达后,全家人看不起陈洛。老婆更是为了爬的更高,踹开陈洛,逼他净身出户。 唐家人以为,他们赶走了一条虫,殊不知,陈洛是一条龙。
虎先锋
重生和离后,探花郎他后悔了
重生和离后,探花郎他后悔了
蜀地商贾之女何玉琼,前世是个恋爱脑,一心为寒门穷学子孙文耀铺路,劳心劳力,搭进整个何家钱财不说,还累的没留下半点血脉, 死后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孙文耀口中一句,商贾之女不配他爱,且自己也是被其害死 重生归来,何玉琼发誓要斩断渣男的青云之路,保护好自己及家人,重新做回自己 只是身边何时多了一个狗比膏药? 顾世子:狗皮膏药?你说我?
问题不大
换亲嫁对郎,重生后她躺赢了
换亲嫁对郎,重生后她躺赢了
【重生+换亲+宅斗+复仇+暗恋成真】 夏明嫣和嫡妹夏明月双双重生。 上一世,夏明嫣嫁与嫡妹不要了的有情郎,助世子夫君受封异姓王,从贵妾熬成了王妃。 而嫡妹嫁给了战功卓著的钩翊侯,一进门就诰命加身。谁知,钩翊侯毁容战死,嫡妹因与人私通被关进家庙守寡。 然而,夏明嫣万万没想到,那私通的男子正是她的夫君、嫡妹曾经的有情郎。她以命让位,嫡妹却破镜重圆…… 重活一世,嫡妹闹着不要实权侯爷,非要嫁给丧父十年
糖霜鸳鸯锅
董问君陈青源
董问君陈青源
百年前,他进入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命灯已灭,所有人都觉得他死了。 可百年后,他竟然奇迹般走出禁区,只不过修为尽废,灵根断裂。 红颜悔婚,各宗欺压,他一脸无所谓,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 本以为这辈子都会将以平凡人身份度过,谁知一场巧合,他竟然重修灵脉,获得神秘道骨。 红裙姑娘持剑逼婚:“给你讲个选择,一,娶我,二……” “我选择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