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大唐:开国

第一章 入主关中(1)——李家父子初起兵(3/4)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一章 入主关中(1)——李家父子初起兵

并且,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的过程中,萧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帮助了李世民。

在突厥大军围城的情况下,隋炀帝采纳了萧瑀的建议,连忙下诏,招募天下诸郡,起兵勤王。当时,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应征入伍,投在了屯卫将军云定兴的麾下。云定兴其人,原来是隋炀帝的大哥废太子杨勇的岳父,他的女儿云昭训是废太子杨勇的宠妃。

但是,屯卫将军云定兴缺乏谋略,根本不会打仗,面对突厥大军围困雁门,他自己也傻眼了。年轻的李世民,崭露头角。李世民是如何崭露头角的呢?李世民在这个时候展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军事才能,他向主帅云定兴献上了一条疑兵之计,简单来说,就是给突厥人大摆“迷魂阵”:

始毕敢举兵围天子,必谓我仓猝不能赴援故也。宜昼则旌旗数十里不绝,夜则钲鼓相应,虏必谓救兵大至,望风遁去。不然,彼众我寡,若悉军来战,必不能支。 (《资治通鉴》)

李世民的这条疑兵之计果然奏效,始毕可汗开始自乱阵脚,很快就撤军了,雁门之围遂解。这是李世民第一次上阵征战,是唐太宗第一次利剑出鞘,从此开始了李世民征战杀伐的戎马生涯。

当时的李世民,年仅十六岁,按照现在的说法,只是一个高中生。从日后李世民南征北战的战绩来看,他是一个胆大心细,勇于冒险,从来不走寻常路,天马行空的优秀的军事统帅。这次雁门救驾,算是这位千古一帝的牛刀小试,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可以具有这样与众不同的韬略与胆魄,着实令人钦佩。

到了大业十三年(617年),李世民看到天下狼烟四起,乱世将至,便有了图谋天下之志。于是,李世民有意说服父亲李渊起兵反隋。不过,在游说父亲之前,李世民在积极地为起兵作准备,也就是在积蓄力量。

怎样积蓄力量呢?李世民开始私下活动,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

李世民结交了一大批谋士武将,比如像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人,这些谋臣武将后来一直都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其中,长孙顺德是李世民的发妻长孙氏(后来的长孙皇后)的族叔。

在李世民结交的众多谋士武将中,有一个人至关重要,他就是刘文静。那么,刘文静何许人也?

刘文静,字肇仁,世居京兆武功,是后来李世民秦王集团的重要成员。隋炀帝大业末年,刘文静担任晋阳令,但是他却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可是,刘文静因为和瓦岗军领袖李密是姻亲关系,所以被关进了太原城的大牢里。

此时,李世民正在为父亲李渊的晋阳起兵积极筹谋,四处结交谋士,李世民认为刘文静是个人才,便与他倾心结交,亲自到监狱里来探望刘文静。刘文静见李世民前来探监,大喜过望,说道:“天下大乱,非有汤、武、高、光之才,不能定也。”

李世民多么聪明,立刻坦诚布公,回应道:

卿安知无?但恐常人不能别耳。今入禁所相看,非儿女之情相扰而已。时事如此,故来与君图举大计,请善筹其事。 (《旧唐书·刘文静传》)

刘文静见到李世民如此坦率,自己便也不藏着掖着了,开始和李世民分析天下局势,并且将自己的计谋和盘托出:

今李密长围洛邑,主上流播淮南,大贼连州郡、小盗阻泽山者,万数矣,诚能应天顺人,举旗大呼,则四海不足定也。今太原百姓避盗贼者,皆入此城。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朝啸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领之兵,复且数万,君言出口,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

同时,刘文静又和李渊的心腹晋阳宫监裴寂交情不错,于是便让裴寂不断劝说李渊起兵反隋。所以,史书中评价刘文静在晋阳起兵过程中的表现是“定非常之谋”。后来,李渊在对晋阳起兵论功的时候,将刘文静和李世民、裴寂列为头功第一等。可以说,李渊晋阳起兵,刘文静是立下大功的,此后,刘文静逐渐成为了李世民的头号谋臣。

在起兵的力量积蓄得差不多之后,接下来,李世民便是要试图说服李渊起兵反隋。正好,当时就有一个契机。

雁门之围后,隋朝与突厥的外交关系彻底破裂。突厥经常派兵入侵隋朝的北部边境,而李渊所管辖的山西河东地区,正是直面突厥南侵的第一线。有一次,突厥大举兴兵进犯河东重镇马邑(今山西朔州),马邑正好是李渊的管辖范围。于是,李渊派遣虎牙郎将高君雅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共同领兵,迎击突厥,结果遭遇大败。

隋炀帝对于处置败军之将的手段一直是非常严苛的,李渊打了败仗,毫无疑问,隋炀帝肯定是要问罪的。于是,李世民抓住这个契机,趁机向父亲李渊进言,劝说李渊举起义旗,起兵反隋:

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 (《资治通鉴》)

最终,在李世民、刘文静、裴寂等人的合力劝说下,以及在多方势力、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李渊最终在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于晋阳正式起兵反隋,率领三万义军,向长安关中进军。

综合以上种种所述,有人或许会觉得,整个晋阳起兵好像都是李世民的手笔,李渊在其中的戏份少之又少。事实真的如此吗?显然不是,我们研究历史,往往都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用一种唯物史观看待历史事件。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世民是一个老实人,不太会争权夺利,权谋诡斗。所以,在唐朝建立之后,处处受到父亲李渊和大哥李建成的猜忌与打压,最后被逼无奈,不得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兄屠弟,逼迫父亲李渊退位。

那么,李渊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根据两《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文献的记载,晋阳起兵几乎全部是出自李世民一人的手笔,李渊在其中仅仅充当了一个配角。而且,史料中还把李渊塑造成了一个昏庸无能,声色犬马的草包,当年晋阳起兵是因为误中“美人计”才被迫起兵。甚至,《资治通鉴》中记载,李渊当年晋阳起兵之时,曾经向李世民许诺:“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

可是,李渊当了皇帝之后,却立了嫡长子李建成为太子,而功劳最大的李世民却仅仅被封为了秦王。并且,李渊通常是旗帜鲜明地支持太子李建成,盲目打压秦王李世民。最终,使得两个儿子手足相残,自己也吞下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果。

李渊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事实上,他根本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窝囊废,相反,这是一个心机很深,手段老辣的江湖老手。就以起兵反隋为例,看上去是李世民积极鼓动李渊起兵反隋,甚至是帮着收买人心,最终促使起兵反隋成功。在这一期间,李世民似乎是起着主导作用。

然而,实际上,李世民只是替李渊做了一些他想做,却不好做的事情。李渊当时的身份是隋朝的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右骁卫将军、唐国公,是河东地区最高的军政首脑。而李世民只不过是一个无官无职,二十岁不到的唐国公二公子。所以,晋阳起兵真正的幕后推手,正是李渊,而李世民则充当了父亲的形象代言罢了。

李渊起兵反隋,可以说是蓄谋已久,绝对不是一时的鲁莽之举。根据《旧唐书·高祖本纪》的记载,李渊的为人、性情是“及长,倜傥豁达,任性真率,宽仁容众,无贵贱咸得其欢心。”

而且,唐朝有一本笔记小说,名为《隋唐嘉话》,里面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足以看出李渊反隋是蓄谋已久的:

炀帝宴群臣,以唐高祖面皱,呼为“阿婆”。高祖归,不悦,以语窦后,后曰:“此吉兆。公封于唐,唐者堂也,阿婆即是堂主。”

高祖大悦。

有一次,隋炀帝大宴群臣,席间,他看到李渊脸上布满了皱纹,于是便拿李渊打趣,戏称他是“阿婆”。李渊回家之后,很是不高兴,便向妻子窦氏诉苦。窦夫人听完丈夫的诉苦后,连忙向李渊道喜,这可是大大的吉兆,夫君你的爵位是唐国公,而“唐”又与“堂”谐音,“阿婆”即是堂主(唐主)。窦夫人的言外之意,是告诉李渊,将来你要取代隋朝,化家为国。李渊听完之后,大喜过望,一扫脸上的阴霾。

可以看出,李渊眼看天下大乱,便想趁势而起,图谋帝业,他是早有预谋,根本不用李世民去启发。根据各种史书的记载,李世民当时到处招兵买马,他是如何笼络这些文臣武将的呢?李世民经常给他们钱。他当时只有十八岁,哪里来的几百万的活动经费去收买人心?李世民的种种行为,背后一定有父亲李渊的授意、支持。

那么,为什么后来的史书中,却说晋阳起兵都是李世民的功劳呢?那是因为李世民成为了千古一帝唐太宗。历史往往是胜利者所书写的,李世民成为了历史的胜利者。所以,他要篡改历史,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少年英雄,而将父亲李渊则打造成一个胸无大志的窝囊废。

在李渊、李世民父子的精心策划之下,晋阳起兵的伟大历史壮举,便紧锣密鼓地全面展开。那么,李家父子为起兵究竟做了哪些准备呢?

首先,李渊、李世民父子所要做的就是,除掉隋炀帝安排在太原的眼线、爪牙。虽然李渊和隋炀帝是表兄弟关系,但是,隋炀帝对李渊始终不放心,认为李渊深藏不露,心怀异志,又执掌着整个山西地区的军政大权,始终是一个心腹大患。

尤其是,大业十一年(615年),有一个名叫安伽佗的术士,向隋炀帝进言,说出了一句“李氏当为天子”的谶语,请求隋炀帝杀尽朝中所有李姓之人,隋炀帝更加惴惴不安。

为此,隋炀帝专门大开杀戒,诛杀了李浑、李敏、李善衡以及李氏宗亲三十二人,制造出了当时震惊一时的冤案,导致关陇贵族集团内部出现了分裂。

这件事之后,隋炀帝对于李渊的猜忌更重了。为了能够控制李渊,所以,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的时候,特意给李渊安排了两个副手:虎贲郎将王威、虎牙郎将高君雅。王威和高君雅,实际上就是隋炀帝安插在李渊身边的眼线,名为副手,实则监视着李渊的一举一动。

李渊如果想要举兵反隋,首要任务就是要除掉王威和高君雅两个人。所以,一天,李渊在与王威、高君雅议事的时候,李世民率领伏兵埋伏在晋阳宫城外,出其不意,一举擒获了王、高二人。紧接着,李渊下令,斩杀了这两人。

李渊计杀王威、高君雅,彻底铲除了隋炀帝安插在身边的眼线,也斩断了隋朝布置在太原的“情报网”。这样,也使得远在江都的隋炀帝,彻底与太原方面失去了联系,成了聋子、瞎子。

在拔掉了眼线之后,李渊第二步所要做的就是,招募军队,同时召回儿女。招募军队的任务,自然就落到了李世民的肩上。李世民和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在河东境内大量招兵买马,不到一个月,就招募到了近一万人的军队,《资治通鉴》记载,“旬月间近万人”。

与此同时,李渊急忙召集所有的儿女。当时,李渊的众多儿女,只有老二李世民留在身边,其余的子女都分散在各地。既然决定起兵,李渊当然要把孩子们召集到一块儿,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于是,李渊连忙催促长子李建成、四子李元吉,以及女婿柴绍,火速赶回太原。

在李渊众多的子婿中,柴绍的妻子正是李渊的第三女,后来著名的“平阳昭公主”,赫赫有名的“娘子军”的缔造者。这位公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死后拥有独立谥号的公主,她为唐王朝的建国,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柴绍当时接到岳父李渊的命令,要他火速赶回太原。不得已,柴绍只能和妻子依依惜别。临行前,柴绍对妻子说:

燕山游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错惹玉面佛子,神算孕妃她只想躺平
错惹玉面佛子,神算孕妃她只想躺平
五年前,意千欢从玄学大佬穿越成祸国妖女,一睁眼就喜当娘!渣男夫君和白莲小妾齐上阵,说她无能又不洁,肚子里怀着不知哪来的孽种,人人戳着她的脊梁骨骂!五年后意千欢携崽儿归来,靠着玄术断生死,算天下,还顺带
屠苏酒
美人蛇怨
美人蛇怨
“我背负着诅咒,和一个似人非人,似蛇非蛇的女人开始了一段行走与阴与阳,生与死的生活。”“至于我,现在还算不算活人?”“你看呢?”
三五两
熔炉游戏
熔炉游戏
裴闻声有三大优点:眼瞎、耳聋,且能吃。路人:……你确定这些是优点吗?眼瞎,所以敢直视烈日,不畏灼灼。耳聋,所以能摒除杂念,不闻虚妄。路人:听起来很有道理,那能吃又是什么说法?裴闻声微微一笑:啊,那是梦
野水木
硬科幻:背离神者,弑神演义
硬科幻:背离神者,弑神演义
关于硬科幻:背离神者,弑神演义:硬科幻:从现在到两百年之后有迹可循的推演幻想,探寻人类发展的终极方向。为了解决粮食问题,造物主留下了‘神’——奔波儿霸。为了解决星际航行的通讯问题,造物主留下了‘神’—
绿洲情兽
曹宋:曹操穿大宋,和金朝谈崩了!
曹宋:曹操穿大宋,和金朝谈崩了!
靖康元年,曹操穿越成北宋最后一位亡国之君宋徽宗赵桓?金国使者要求曹操纳降表认爹议和,朝中大臣串通好金朝杀掉曹操,手下没有一个肱股之臣,弟弟赵构准备夺权造反?天崩开局,曹操如何开展新的曹魏大业?【叮,枭
暴富啊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