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智波余孽被迫拯救忍界

第997章 是时候开始动员了(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997章 是时候开始动员了

<b>最新网址:</b>嘭

纲手一拳重重砸在了办公桌上:“可恶!”

她有理由恼火,这段时间为了村子她可谓殚精竭虑,可局势并没有因此好转,随着晓组织的步步紧逼,忍村联军的局势岌岌可危。

所以她不断让步,去拉拢大蛇丸,除了过往的情谊外,还有就是想在大战前为忍村联军一方增添更多的战力。

然而事与愿违。

大蛇丸先是策划了越狱事件,接着又破解了‘尸鬼封尽’,在奴役操控了初代,二代后,又用‘秽土转生’将被封印的四代也奴役操控了。

现在又引发了田之国大战,间接导致忍村联军一方失去了半只九尾,让晓组织又夺得了一只尾兽。

大蛇丸这一桩桩,一件件的恶行,哪怕身为火影,纲手也没有借口再继续袒护大蛇丸了。

火影办公室里的气氛越加压抑了。

见打压三代一系的目的已经达到,转寝小春便不在大蛇丸的话题上继续纠缠,转而说道:“晓组织现在夺走了半只九尾,距离他们的目标,只剩四代水影体内的三尾以及云隐奇拉比体内的八尾了,我们现在无论如何也必须保证他们的安全,不能再让晓组织得手了!”

三代说道:“不错,我提议再次召开五影大会!”

纲手轻轻颔首:“从各种情报分析,晓组织也在为最后的决战做准备,我们是时候开始动员了!”

这次田之国大战,是大蛇丸越狱事件意外引发的,忍村联军也好,晓组织也罢,都相对克制。

不过明眼人都可能看出,双方的这种克制不是为了平息争端,而是为了给最后的大决战积蓄力量!

所以这一次的五影大会,很可能就是决战前的最后一次五影大会了!

水户门炎说道:“大蛇丸依旧是个不确定因素,现在除了初代,二代外,四代也被他控制了,再加上一个掌握了‘仙术’的药师兜,我们必须在与晓组织的决战前,想办法清除掉这个不确定因素!”

转寝小春说道:“从这次晓组织的行动来看,他们似乎也有除掉大蛇丸的意愿,我们可以出卖大蛇丸的情报,借晓组织之手来解决大蛇丸。”

不得不承认,操控着初代,二代,四代三具影级‘秽土体’,再加上还有药师兜追随的大蛇丸,已经是一股忍村联军和晓组织都无法忽视的第三方力量了,所以在双方决战前,其实都想尽快清除掉这个可能会影响战局走向的第三方。

纲手和三代默默对视了一眼,随后说道:“我会让情报班安排的!”

既然大蛇丸决意不回头,那为了村子的安危,纲手便只能选择让大蛇丸去消耗晓组织的力量了。

不多久,带着再次召开五影会谈提议的一只只通讯鹰,展翅飞出了木叶。

为了避免被晓组织截获,通讯鹰脚上缠绑的通讯卷轴不仅经过多层加密,而且没有标注具体的会议时间,让其他四影在安排行程时可以更加从容。

毕竟,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五影的安全至关重要,就算是一贯鲁莽的四代雷影如今也异常低调,行程始终保持着隐秘,就是为了防止被晓组织突袭,避免被各个击破!

几天后,精锐小队带着鸣人,以及那名中了写轮眼幻术,陷入沉睡的云隐中忍返回了村子。

木叶医院。

纲手一边看着手里的体检报告,一边对病床上的黑土叮嘱道:“你的情况比表面看上去的要糟一些。身体和灵体都遭受了严重的创伤,需要一到两个月的调养才能恢复。”

“让您费心了!”

空想之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
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
关于冷战三年,扯证离婚你怎么跪下了:大学校园里的沈若初对季贺辰一见钟情,开始了疯狂的倒追模式。她整整追了他三年,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了他。可是他却一点也不把她放在心上,带着他的白月光就出国了,对她不闻不问
咪咪猫W
永恒道诀
永恒道诀
在那诸天万界的废土之下,隐藏着远古时代最黑暗的秘辛,大帝陨灭,神魔喋血。一截锈迹斑驳的枪尖,却横跨万古,留存至今。少年林羽,偶然激活枪尖,习得永恒法,至此步步登高,横压万古英豪!
佚名
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
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
关于魂穿古代,培养男模赚钱搞权谋:女主简介:魂穿女,现代是玩咖、海后。穿越后,是哥宝、姐宝。性子直爽不扭捏,只爱家人,喜欢好看且有腹肌的男人,不遛人家感情,渣得明明白白。男主简介:腹黑皇子,父不疼母不
浪里小红花
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
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
关于神豪:从重生后复仇开始!: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小丑的内心独白
奶包三岁半:漏风小棉袄又坑爹啦
奶包三岁半:漏风小棉袄又坑爹啦
【玄学捉鬼+团宠+奶呼呼的坑爹小萌娃+阴郁俊美高冷爹】【超好看!看过的读者都说好!】瑾王府来了个三岁半的小棉棉,不但能抓鬼画符,还能和小动物、植物交流。捉妖降魔,手到擒来。小家伙最爱吃奶糖,喜欢漂亮小
南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