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71章 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畅想(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71章 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畅想

所以这个项目目前的进度么……

基本就是没有进度。

常浩南能在几个月时间里把涡喷14给改出花来,除了有系统作为后盾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型号本身就有着不低的完成度,他只需要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修改即可。

并且涡喷14对于材料和制造的要求也相对较低,他只要拿出一个足够好的设计方案,410厂哪怕效率低一点,终究还是能把图纸上的东西给造出来。

但涡扇10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按照原本的时间线,歼10会在1998年3月首飞。

现在是1996年12月份,装着al-31fn发动机的01号原型机实际上已经接近下线了。

哪怕开着挂,常浩南也不可能从无到有在14个月的时间里搞出一台全新的第三代大推来。

坦白来说,他就算想要在14个月的时间里真正开始对涡扇10的设计工作,都颇有一些难度——

太行发动机在立项的时候,是严重缺乏预研的。

说白了就是带着点大干快上的意味在。

这就导致尽管项目已经摆在桌面上了,但很多先期准备都还没有完成。

所以常浩南非常干脆地摇了摇头:

“我听说611所那边搞十号工程的进度还算顺利,涡扇10毕竟得从头开始,要赶首飞大概是没什么可能了。”

不过还没等杜义山接上话,就又是话锋一转:

“但是跟歼8c一样,先用不完全状态进行首飞,后面再换装新的国产动力并调整进气道设计,去赶定型节点,这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al31fn这个发动机,总体性能上还是过关的,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俄罗斯那边的设计,不可能让礼炮设计局根据咱们的需求来调整,或者说定制发动机的性能细节,这样在做飞发匹配工作的时候终究会差点意思。”

这个回答显然有些出乎杜义山的预料之外,尤其是关于让涡扇10去赶歼10设计定型节点的那一段:

“说说你的具体计划?”

常浩南没有马上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是低着头思考了大概几分钟时间:

“首先,大推力涡扇对于咱们目前的航空发动机研究水平而言还是太远了,我之前改涡喷14的时候就能感觉出来,现在的设计思想、设计工具、材料水平还有工艺水平都不够,所以这次回盛京,重点肯定还是在涡喷14上面,歼7f毕竟是个单发机,对于航发的要求跟歼8c有些不同,需要微调一些参数。”

“另外,606所和410厂都可以在涡喷14的生产和改进过程中积累一些经验,包括我自己,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于航空动力的理解,这也算是给太行项目进行技术准备。”

“所以给歼7f做完飞发匹配工作之后,我应该会先去参与十号工程的首飞准备工作,正好之前在涪城那边研究航发稳定性的时候,我利用跟机翼颤振控制差不多的思路,构思了一套主动的发动机喘振预测和抑制系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来实际测试一下可行性。”

听过这个回答之后,杜义山在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刚刚有那么一瞬间,他开始担心自己这个天才的学生会不会因为在八三工程中的经历过于顺风顺水而有些飘了。

但是从常浩南给自己制定的计划来看,他对于自己、对于整个华夏的航空工业水平仍然保持着冷静且客观的估计。

实在是杞人忧天了。

“那就按照你的计划来吧。”

十月廿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邪物典当行:我只算大凶命
邪物典当行:我只算大凶命
我经营着一家祖传当铺,自我爷爷创立初期就立下一个规矩,只收邪物,凡是收上来一样东西,必须为顾客免费算一卦,借此抵消物品的本来价值。邪物经过处理,能为普通人改贫贱之命,升官发财,解除厄运;这些年我收过很
张自道
仕途升迁:从成为前女友上司开始
仕途升迁:从成为前女友上司开始
三年前,他因为公考失误,女友直接跟他提了分手,理由简直可笑。他配不上她了?三年后,否极则泰,小往大来,他从研究生毕业开始主攻仕途,巧妙运用权术、官谋、世情,步步高升,踏上仕途巅峰!两人相见的那一刻,前
佚名
姐,走阴别上头
姐,走阴别上头
十年前,我姐为了破碎的家,远去东莞,骗了老板钱,带走了十八个姐妹!十年后,我姐借尸还运,带来神秘的黑金和财富,替我做了阴人契约!自此,我踏入了一个诡秘的江湖,取尸运,借人道,镇邪灵。一切都要从我姐回来
老睿说书
重生零零年:我在官场如鱼得水
重生零零年:我在官场如鱼得水
上一世,我在考公面试的时候被高中隔壁班的同学给阴了。他说让他爸的司机从我去面试,可没想到中途汽车抛锚,耽误了一个多小时,直接错过了面试。重生这一世,我凭借上一世的经验,过五关斩六将,直接考公上岸。改写
佚名
开局地府做火锅,馋哭鬼怪!
开局地府做火锅,馋哭鬼怪!
出生那夜,他就被亲生父母扔在一户人家门口,沦为孤儿。好在养父母待他不薄,长大后靠着自己学来的厨艺开了一家火锅店。但显而易见,快倒闭了。“唉,出师不利呀,第一次开店就搞得这逼样。”直到某天,他的火锅店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