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原来你是这样的嫂子

第6章 :这个妯娌很难缠(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6章 :这个妯娌很难缠

被老婆指着鼻子骂,贾文超似乎并不生气。

他不停地搓着两只手,讨好地朝黄媚春嘿嘿笑着。

天啊!这还是个正常男人吗?

看着大伯哥窝囊懦弱的样子,沈雪梅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原主的记忆里,他是个不扛事的男人。

贾文超小时候贪玩,上树掏鸟窝时掉下来摔坏了一条腿,虽然没什么大碍,但最后成了瘸子。

屋漏偏逢连阴雨,18岁那年,正到了娶妻年龄的贾文超,又经历了一场意想不到的人生变故——父亲去世,母亲抛下他和弟弟妹妹跑路了。

虽然爷爷奶奶拼尽力气帮他扛起了烂摊子,但因为兄妹众多,没有人家敢把闺女嫁给他。

“别说他还是个瘸子,光是那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人家姑娘一听就吓跑了,老嫂子,不是我不尽力,实在是你孙子这条件”

一向傲气十足的贾老太太,为了给长孙娶媳妇,放下脸面求过若干媒人,可每次都被人家说得心里哇凉哇凉的。

没有父母扛门户,身后跟着一串兄弟姊妹,家里还只有一处房子,贾文超成了婚姻市场上的老大难。

直到25岁,才有人给他介绍了黄媚春。

这个时候的贾文超,已经有点饥不择食了。

虽然贾老太太托人打听过,名震江湖的黄媚春名声有点太那个但他还是坚持要娶回家:

“奶奶,我都二十五了,再等就成光棍了”

自打见了黄媚春,贾文超就像丢了魂,天天心急火燎的。

“文超,这女人不是个善茬,你可要想好了”。

对体格风骚,长着一双桃花眼,比孙子大两岁,还带着一个拖油瓶的三婚女人黄媚春,骄傲的贾老太太打心底里没看上。

黄媚春初中没毕业就开始闯荡江湖,在外面交了不少狐朋狗友,17岁时,肚子稀里糊涂怀上了不知哪个男人的野种。

娘家是要面子的人家,她爹知道后,先是气得差点一命呜呼了,然后,又指着老婆的鼻子捶胸顿足地骂:

“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闺女?托亲告友也好,低三下四也罢,不管用什么办法,你尽快把这个丢脸丧德的玩意给我打发出去”!

黄媚春的娘怕女儿连累儿子们的名声,被丈夫臭骂了一顿后,没敢耽搁,连忙像铲除臭狗屎一样,匆匆忙忙把女儿嫁了出去。

黄媚春的第一个婆家,虽然是一户老实巴交的人家,但当她结婚不到七个月,就生下一个足斤足两的女孩时,全家人都傻眼了。

一种被愚弄了的耻辱,让这户老实人家愤怒之下,还没等出月子,就把她像送瘟神一样送回了娘家。

黄媚春嫁的第二户人家,婆婆是个厉害的主。

看着她嫁过来不到半年,就露出奸懒谗猾的本性,先是将她的名声十里八村地到处传扬,然后又像她的娘家人一样,把她当成臭狗屎,毫不留情地铲了出去。

遇到贾文超时,黄媚春因为名声太响亮已经无人敢问津。

虽然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可看着贾文超那饥不择食的着急样,她又有了一种奇货可居的感觉。

谈婚论嫁前,黄媚春提了一个霸道条件——结婚后要分家单过,小叔小姑子统统扫地出门。

为了早点美人在怀,贾文超不顾家里的条件,一口答应了黄媚春。

贾文超结婚时,二弟贾文越正在外面当兵。

长孙软弱无能,能扛事的次孙不在跟前,缺少助力的贾老太太,只得带着孙子孙女搬进老宅,把房子让给了黄媚春。

“黄媚春这个狐媚子,太贪婪霸道了!村里谁家不是弟兄几个挤在一起住?可她非得自己独霸房子,文越回来住哪儿?总不能让他和咱挤在老屋里吧”?

一想起次孙退伍回来连个正经住处都没有,贾老太太就在老伴面前大骂黄媚春。

“到时候再说,文越回来先住南屋,她还能连南屋也不让住”?

贾老爷子的话一语成谶!

柳又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穿越直接当知青?有系统的我无所畏惧!下地劳动即可升级,干活轻松如喝水。别人偷懒我盖房,从田园开始逆袭之路!
大鱼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特种兵火凤凰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结婚几年,她都没能捂热他的心,眼看着他对青梅竹马嘘寒问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别人。她心灰意冷,不愿再和他有任何牵连。离婚后,她恋爱脑醒后,独自美丽。很快,她携新欢出游,成商界最新风云人物。一贯冷淡矜持
佚名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是单位公认的胆小鬼,哭包,我在发现老公有异心之后我很果决选择离婚。离婚之我抱上了一条大腿,为了抱紧大腿我做牛马,唯唯诺诺,只求大佬升迁吃肉能带我喝口汤。只是这大腿抱着抱着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大佬往我
佚名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大学毕业后,一枚纯纯的草根逆袭成书记!没背景、没人脉,他全靠自己一双拼搏的手,从一无所有到小有名气,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面对错综复杂的乡村关系和棘手的挑战,他如何用智慧和勇气,一点一滴改变着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