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失业,我让歌坛大魔王回归

第十三章 恋曲1990(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十三章 恋曲1990

霞姐以前在老家开拖拉机的,拖拉机淘汰以后开大货车,后来听说城里挣得多,就进城当搬家司机兼搬家,干了这么多年几乎零事故。现在又听李清宁高价聘请司机,就又到公司面试了。江阳对车祸有阴影,李清宁要求很高,她见霞姐开车不疾不徐,稳稳当当,又和江阳是老乡,就让她进了公司。

霞姐更让人称道的是她的嗓门。

在经过一个园区时,一群粉丝举着“蒸蒸”的牌子,在铁栅栏门大喊大叫,把路都堵住了,霞姐按了一串“滴滴滴”都没能让她们把路让开。霞姐急了,降下车窗,气沉丹田,“,想死找个坑把自己埋了,再挡道我你们丢到地里沤粪。”

这一串家乡话出来,江阳觉得对味儿了。

他家乡话讲究一个快,李清宁头次听到还以为外语呢。

粉丝们让霞姐问候懵了,乖乖让出了路。

待车启动后,李清宁问江阳,刚才拿着烟跟他打招呼的人是谁。

“今天拍摄广告的演员。”

江阳头次坐保姆车,觉得很新鲜,前后左右的看,“演技挺好的。”

李清宁不在乎这个,她在乎的是:“他没给你敬烟吧?”

她这小男人脑回路清奇,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有一次碰见别人礼貌的敬烟,他就礼貌的接过来,别人见他接了过去,就礼貌的给他点烟,然后他骑虎难下装模作样的吸了一口,感觉就是一个高中生,不吸烟怕别人看不起似的。

江阳摇头,“没有,现在谁敬烟,我就说我有哮喘。”

“你啊!”

李清宁摸的江阳的头发,再次让老公的脑回路折服。

她把水杯拿过来让江阳喝水,问江阳中午吃的什么,又问他刚才听的什么歌,在得知听的是天王的歌后,“在古代,你这属于资敌。”她切成自己的歌,俩人一人一个耳机听,在听到《鱼!鱼!鱼》这首歌后,江阳在想自己老婆多喜欢吃鱼啊,还专门写了一首歌,歌词只写鱼,谁做鱼好吃,关键唱的还挺好听。

听李鱼说,现在去她家乡吃鱼,她都是免单的。至于她的粉丝,只要有购买专辑的证据,一律打八折,以一己之力为家乡做鱼好吃的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清宁说:“想吃鱼了。”

她提议晚上吃鱼,“我请客。”

李清宁手机上收藏了许多关于吃鱼的店,上至私人会所,下至路边摊,但凡做鱼好吃的,她都有收藏和列入探店计划。她在短视屏平台上是个不露脸的探店博主,时常分享她吃过的鱼,并为鱼肴打分,在吃鱼上颇有权威性,粉丝深信她的评价。

在他们家附近的商圈新开了一家店,传闻鱼火锅特别好吃,李清宁难得今天有空闲,打算去看看。因为是临时起意,没有预约,等他们到店时,店里已经坐满了人。

幸好他们来得早,前面排队的不多。

江阳坐在椅子上,李清宁戴着口罩,压低帽子坐在江阳旁边,俩人依偎在一起听歌,李清宁时不时地告诉江阳,她在写某一首歌时在想什么。

“1990?”

江阳奇怪这首歌的名字,在这时候李清宁还没出生呢。

“爸妈在这一年分手又复合。”

李清宁听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后,有感而发,就写了这么一首歌。

江阳说他记得一首歌叫《恋曲1990》,他问李清宁,“我夜里唱歌你听到过吗?”

李清宁笑语盈盈,不说话,靠在江阳肩膀上。

程砚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幻:我在修仙世界靠双修证道
玄幻:我在修仙世界靠双修证道
他本是宗门最有希望成为圣子的人,却被自己多年的小跟班联合师妹迫害。可就在他以为自己即将灭亡的那刻,却被意外美艳入九天玄女的神秘人所救。从此以后,他开始学习无上功法,踏足武道巅峰。一念逆阴阳,一刀斩大道
佚名
校花嫌我太土?那你别要我的钱啊
校花嫌我太土?那你别要我的钱啊
超级暴发户的他,幸运地与大学时期的校花订下婚约。然而,未婚妻却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他,对他暴发户的身份充满鄙夷,态度傲慢无礼。原本,他试图维持这段关系,可当未婚妻的白月光突然出现,她的心思迅速偏向旧爱,
佚名
重生七零,禁欲糙汉跪求我别离婚
重生七零,禁欲糙汉跪求我别离婚
重生归来,她的首要大事竟是火速摆脱那段四年的无名婚姻。前世里,同床共枕却从未换来一句中意,直至生命尽头仍守着清白之身,心中满是遗憾。可当她鼓起勇气提出离婚,那位一向高冷自持的另一半,竟出乎意料地跪倒在
佚名
七夕天后演唱会:分手快乐
七夕天后演唱会:分手快乐
【日常,娱乐,搞事情,】世间文字八万个,唯有情字最伤人。情人节当天,江辞参加了当红小天后的演唱会,‘意外’成为了最后压轴之时的合唱嘉宾,一首独唱《分手快乐》将演唱会,以及情人节的所有氛围唱的消弭。‘雨
雪染斜阳红
夜色撩人,太子爷为她乱了心
夜色撩人,太子爷为她乱了心
四年前,她是港圈太子的追求对象,更是太子爷心中可望可不及的白月光。四年后,她拷着脚铐被押回国,才知道港圈太子身边换了新人,太子爷也看不上她了。“曾经的我你不稀罕,现在的我你高攀不上。”可后来,有人传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