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43章 第 43 章 六合一
惊讶之际,忙将云众山被暗算的事情道给大家。
听罢,一个个也是脸色惊恐,更是难以置信,一个读书育人的书院,怎么能出这样的事情来
周梨也没想到本来以为他们只安排人暗算了云众山,没想到竟然自掘坟墓,害了好些人
这么多人,总不可能个个都愿意吃那哑巴亏吧
说了这些个闲话事情,方讲起家中要雇厨娘,只不过周梨这要求一提,芹娘都觉得有些难。但也是保证要让正方脸和哥哥帮忙找的。
又建议着,“若实在找不着这样可靠的,倒不如你们专门修个卤菜灶房出来,阿平不是隔壁卫家那头一直空闲着嘛,那灶房左右是闲置着的,给搬过去便是,到时候自家人操作,完事便上锁,如此也不怕什么人了。”
要说虽将卫家和自家的院子合二为一了,但大家都极少去那边,那头的房屋也都空闲着,最多是置放着一些杂物罢了。
如今听到芹娘这样讲来,元氏也是拍手觉得可行,“倒是忘记了,那头都是空闲着的。”
所以若真找不到周梨预想中的那种厨娘,也倒不用担心,大不了就将熬卤汁的大锅搬过去。
正经事情说完,周梨是想走的,但芹娘婆媳一定要留午饭,只好坐下来。
中午正方脸都是要回来陪老娘和媳妇吃饭的,自然也是同他碰了面。
一见了周梨就和她说,“北城那边一伙十方州搬迁来的人,烧了不少好炭火,虽不如那些雪花银一般的银丝碳,但一点多余的烟味都没有,今日到我们牙行来帮忙托卖,你可要试试”
说起来当初在乡下的时候,可没有那样讲究,用的碳火都是自家灶火里挖出来的,那时候也没觉得有什么。
可是如今住到了这城里,家家户户都是窗明几净的,他们也不好像是从前在乡下那般过得马马虎虎,所以这烧炭也要讲究了,以免将屋子里熏得乌漆嘛黑的一片,有客人来也不好意思招待。
听到正方脸的话,“那感情好,你得空喊人送两筐到我家里去试试,若果真好往后便管他们要。”
吃过了午饭,她与元氏也是一起同正方脸告辞出门了。
芹娘本就因腿脚不便不爱出门,如今有了身孕,婆婆更是要日日守着她,是断然没得空去周家回礼的。
所以周梨他们走的时候,正方脸一家又塞了不少礼物到手里来。
好叫周梨有些不好意思,回头只与元氏笑道“咱们好像是来交还礼物一样。”
“人与人之间可不就是这样你来我往嘛。”又说那芹娘好福气,只盼着往后杜屏儿嫁了小韩大夫,也能过这般的好日子。
却忽然想着什么,猛地拍着自己的脑袋懊恼着,“一直以来,都忘记小韩大夫往后家里到底谁做主又到底还有多少人。”
从前是不知道小韩大夫是杜仪的朋友,所以真当他和叔伯决裂,才来这芦州安家落户的。
如今晓得了是因杜仪的缘故,才找了这么个幌子借口。
所以一时担心起来,这小韩大夫家中人口也不少,若是杜屏儿嫁了她,口不能言的怪病又没能治好,韩家若都是宽容心善的,倒不必有什么担心的,可但凡有一个刻薄的,那杜屏儿如何在那头立足
真真要过是受气包子了。
这事儿周梨也没想过,眼下听元氏这样说,也是担心起来。一面又庆幸,“好在还没正式订下,回头请了小韩大夫来家中,好生问一问,这是屏儿姐一辈子的事情,不用觉得不好意思,摸清了他家里,也好才放心将姑娘嫁过去。”
“是了是了,还是你想得周到,这婚姻大事,的确是不能面皮薄,不然到时候难为嫁过去的姑娘过苦日子。”元氏说着,回了家里便直接挤到周秀珠的柜台里,和她商议起此事来。
周梨从正方脸家的回礼里给柳小八拿了几样,“阿平哥家给的,虽是不多,但大家尝一尝新鲜,回头你走的时候,也再到后院来,把你家的节礼也拿回去,免我跑一趟。”
柳小八接了她递来的几样小点心,拿在手里看了一回,“都是些甜的,我如今这样胖,还是少吃些。”又说那节礼,实在是没有必要,今日他拿了回去,明儿他婶婶也要叫他带回礼过来。
两手空空轻松来去不好,非得要叫他做一回苦劳工。
不过嘴上这般说,脸上却是带着笑,可见还是欢喜的。
而云众山他们,隔天一早便来了,打发了阿丘过来,也带了端午的回礼,还十分讲究地拿五彩线捆扎着。
亲手递给了周梨,便道“这会儿大家都在弘文馆那头,还要劳烦阿梨妹子你过去指点一番,好叫大家熟悉门路。”
周梨只让柳小八帮忙招呼他这里稍等,自己回了后院,换了一身轻便耐脏的衣裳,喊了香附准备一起去。
出来却不见了阿丘,柜台这里也没柳小八身影,正要询问却见人都在对面。
方走过去瞧,原来是阿叔将孙子送去了那武庚书院里读书,没想到书院果然是分文不要,他觉得这样终究是不好,哪里有白白占这便宜的。
想着周梨也是隔三差五往书院里送东西,便也是效仿着。
只是自家是做酒铺子的,总不好全送酒过去,那像是什么话因此也不知道怎么就访到那书院还养了猪,便弄来了不少酒糟,一早就雇来了马车,这会儿把柳小八请过去一起帮忙把酒糟搬到车板上去。
阿丘这大块头见了,自然是主动上去帮忙。
周梨晓得了,只笑道“阿叔有心了,如此可是要给书院节省了不少开支。”
阿叔笑得也欢喜,“我想好了,每隔一段时间,就送一车过去,左右我那不成器的孙子也是要在里头吃喝,那猪到时候杀了他也有份儿,这就全当是给我孙子吃。”
这话把大家逗笑了一回,只是不晓得阿叔的孙子听了能否笑得出来,叫他爷把他比作猪了。
有阿丘帮忙,倒是下便搬好了,阿叔也关了门,和马车一起去了武庚书院。
周梨见此,忽想起他们去清风书院,人家开口就要他们每年给书院一百两纹银的事情。
便想着人与人之间果然是有区别的。
人家武庚书院不开口要,反而有人赶着送上去。
虽不是真金白银,但那也是要花银子买的心意。
她稍等了一回,阿丘就洗了手脸,便一起同她和香附去了弘文馆附近。
坦白地说,这弘文馆虽是每年秋天都要热闹一回的,但往昔里却是有些清冷了,街上所来往的,也都是那穿着长儒衫的读书人们,进出的也是那书斋笔墨铺子。
这样安安静静的地方,也叫阿丘下意识放低了自己说话的声音。
周梨自是看在眼里。
小乔且中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