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5章 第 35 章 六合一
白亦初这才道“当初弃城逃难的人不少, 衙门里也只给了两个月的时间,若是人不回原籍的话,就将原来的房屋田地都给收回去官府, 那时候价格必然十分便宜, 表哥他们商议了一回, 咱们的银子暂时不要动, 等过一阵子风声出来了,就去州府置办房屋。”
至于专门让姜玉阳回来,一来是为了打听周梨他们的消息, 二来若是没有消息, 也好叫他帮忙给周梨和白亦初立个衣冠冢,然后保住周秀珠那铺子下面的粮食。
而这样大的事情,全然托付在姜玉阳身上, 只因其实他们眼下的状况并不是那样好,他们一开始是假装得了时疫, 后来到城里, 也熬过了雪灾, 虽是冻伤了, 但也并没有什么大碍。
只不过那雪融化后, 按理万物生机而起,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却没料想到, 被从外面州府回来的人传染了时疫。
当时大半个城池的人都被传染了。
姜玉阳运气好, 躲了过去。杜仪也不知他们是否能熬过去, 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周梨和白亦初,因此才全托付与他。
只是姜玉阳虽将那些个实话同白亦初说了,但两人都不约而同选择先瞒住周梨, 反正州府离得远,那头时疫的消息传到县里,还不知要多少时间呢
而且周梨大概最多也就只会到镇子上,想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听到这风声的。
此刻周梨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自然是欢喜,心想到时候就在州府里,白亦初上学也方便了许多,最起码私塾学馆子肯定不止一家,可以任君挑选。又细问了一些姜玉阳那州府的情况。
除了疫情之事,姜玉阳也是知无不谈。因怕周梨想现在就去州府,便又道“咱们在等一两个月,若是那边的确有许多空闲的便宜房屋,自然会托人来信。这段时间,咱就先在此处等着,左右去了那州府,僧多粥少,这里不管如何,也存放了粮食。”
周梨没有想过怀疑白亦初,所以对于他说姐姐们就是着了冻伤之事,没能回来,并未多想。
一来是姐姐本就是体弱之人,还带着两个孩子,元姨虽是健壮,可到底挨了这一回,只怕也是伤了根本的,如此他们赶不回来,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听到姜玉阳的话,也是赞同的,“是了,咱家这里还有些粮食,够咱吃一顿,的确不忙去外面和大家争抢那点赈灾粥。”
如此这般,那姜玉阳便在这里留了下来,只是他们这棚子里太拥挤,明显是添不下人了,便趁着太阳未落山,姜玉阳脱了外面的青绿色袍子和那崭新的靴子,与白亦初柳小八一起搭建棚子。
果然周梨那病更多的是心病,随着白亦初带回来的这好消息,她那气色肉眼可见就好了起来。
不过是两天的功夫,就大好下地。
而这个时候,村里逃难的人家也纷纷回来了。
但基本上都响应了镇子上的号召,留在了镇子上,这一次回来,是专门取自家地窖里的粮食。
村子里烧成了这样,来了也没有个落脚之地,周梨便将人请来家里的窝棚喝口水,顺便也问起外面的日子。
每逢来一个人,周梨和人聊天,白亦初和姜玉阳那一颗心就卡在喉咙里,生怕来人知晓州府疫情的事。
所以到最后,两人决定去河边砍柳枝给他们提前编好箩筐,免得到时候他们在这里一边编织箩筐,一边和周梨说外面的事情。
周梨不知所以,反而觉得他二人实在是热心肠,想来乡邻们必然十分感激他们。
转眼村里的人回来了分之一,家中地窖没建好,粮食被烧了的虽是遗憾难过,但除了去咒骂那些丧尽天良的恶人之外,又有什么办法只能返回镇子上。
柳小八见此,不免觉得此前埋粮食的举动,会不会多此一举了
然而他才和周梨说了这事儿没两天,有一天晚上阿黄忽然叫唤起来。
阿黄乖巧通人性,怎么可能无缘无故扰人清梦大家一下全都醒了,个个一身的戒备,所以白亦初和姜玉阳立即起身出去偷偷查看,不想竟然是有人在村里的地窖翻找。
而且还是村里前几天回来取自家粮食,但粮食却被烧掉了的人家。
当然,他们现在翻找的也不是自家的粮食。
两人回来同大家一说,那柳小八一阵暗自庆幸,感激地朝周梨看过去“阿梨,还是你聪明。”
不是周梨聪明是,她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了解人性。
但眼下有些拿不定主意,只朝大家看去,“咱们可要出去”这样一来,少不得是会惊动他们,乡里乡亲的撕破脸皮是小,怕同大家动手。
可是如果不出去争执一二,往后这一家人回来,粮食没了,会不会又怨他们
周梨很是纠结。
白亦初见她神情,略猜到了一二,“罢了,他们能想到来偷粮食,还能有什么底线咱们现在出去得罪他们倒没什么,可被偷了粮食的那户人家,也不见得会有人回来。更何况我们现在去拦住了,到时候少不得叫他们颠倒黑白,当如何说”毕竟长久以来,是他们留在村子里。
反而更有可疑之嫌。
姜玉阳也赞成白亦初的话,“现下虽天气恢复了正常,可是这种子都还没下地,要等新粮出来,不知道猴年马月,朝廷虽说分发灾粮,但哪里能真管饱这粮食现在比银子要值钱,若咱们真去拦,好似断人活路,怕到时候反而不留我们。”
这话好叫周梨背脊骨发凉,这些日子他们不缺粮食,每日餐随便吃,早就没了此前的危机,以至于叫她完全忽略了这接下来的日子,大家没了粮食,还不晓得要闹出多少事情来呢
因此也连忙点头,“是我糊涂了。”
大家得了个商议结果,最终决定不管,两耳不闻,但也不敢大意,还是大家轮流值夜。
自打这天晚上有人得了手,接下来每天晚上都会有人光顾村子。
连续几日,似乎将村里各家的地窖都给翻了个遍,终于再也搜不到多余的粮食了,如此人多粮少,分得也不均匀,便起了争执。
周梨他们躲在窝棚里,能清楚地听到那声音,从一开始的争吵谩骂,扯到旧年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后来竟然动起了手。
但好在,他们兴许是多多少少有些感激早前白亦初和姜玉阳帮忙编织箩筐,又或许晓得白亦初会些功夫,还有姜玉阳这个会耍几招的也在,所以没到周家这窝棚来。
打过后,各自扛着自己那点粮食,便连夜走了。
周梨心想,往后几日,该得些安宁日子了吧可是没想到,就在那东方翻着鱼肚白的时候,便听到村口处传来呼天盖地的求救声。
这会儿的莫元夕已经是个合格的丫鬟了,早起来烧水准备煮粥,听得这声音忙要去看,却见周梨和白亦初他们已经起身,见了她要跟着去,周梨神色凝重地吩咐道“快进屋子去,或是守着火塘,怕是惹了狼。”
那声音是周梨他们熟悉的村民声,这个时候忽然跑回了村里,去镇子上的山里又没土匪,只能是遇到了狼。
果不其然,还没等他们到村口,就见着了昨晚在村里大家争抢粮食的村民,也是周梨族里的周大强,虽是中年,但辈份小,见了周梨也要喊一声小姑。
只不过周大强如今狼狈不已,粮食袋子也不见了,身上血污一片,满脸的苍白恐惧,见了周梨,扑倒在她面前,“小姑啊,狼狼好多狼宝正他们全死了,死了”
显然,狼吃人的画面给他造成了极其深的恐惧,如今说起话来也不连贯,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
周梨见他身上也有狼咬伤的痕迹,只皱着眉喊了白亦初和柳小八,“先将他带回去。”至于其他没回来的人,周梨并不打算冒险让姜玉阳和白亦初去救。
都这么久了,只怕啃得只剩下骨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