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06章 我统管全家完 养老生活安排上
崔近月之所以会犹豫不决, 是因为她想叫李家拥有立身之本。
做什么样的生意,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如果她只是想得到一大笔钱,完全可以像7438说的那样, 搞“发明”,靠卖方子挣钱。
可她不用做都知道, 这是高高在上的穿越者的人生, 不是她的人生, 也不是原身的人生。
原身的自尊心很强,她的确想让儿女们过好日子,可她要的是百年计, 是儿女们学到本事, 而不是简单粗暴拿钱把他们当猪猡一样圈养起来,把他们养得白白胖胖,靠啃老娘和兄弟活着。
因此,崔近月才否决了7438的种种提议,那些太过超前的东西都不适合李家人。
最重要的是,做生意没靠山本就不易, 身怀重宝那更是灾难了。
大夏立国前, 所有世家皆被乱军所灭, 可过了几十年, 新的世家贵族又重新出现, 他们把控着诸多独一无二的技术和生意,当成传家之本, 绝不允许任何人染指, 也对任何东西都抱有贪婪之心。
就算不被世家注意到,随便来个乡下土财主,以崔近月现在的身份都得认栽。
她想这两年安安稳稳做点生意, 就得选个不会那么引人注意的,既然不能高大上,那就只能将接地气贯彻到底了。
低调又要赚钱,也就意味着她要做的,是最底层老百姓都能买得起的消耗品。
大夏国力强盛,万邦来朝,带来了很多新文化和事物,看着甚为繁荣,可事实上,能惠及普通百姓的东西并不多,别的不说,价钱就是个问题。
便是肥皂盐糖这种还算亲民的东西,也不是人人都消费得起,更不是人人都需要的。
老百姓除了填饱肚子,别的都不重要,而吃饭最重要的一步是,点火。
所以,崔近月准备把火柴做出来。
大夏还没发达到拥有火柴的地步,不管是高门大户还是底层民众,取火都不容易,有的人家连火石都没有,做饭引火就靠最原始的钻木取火。
崔近月想靠低廉的价格,把火柴打入大夏的每家每户,只有人人都买得起,人人用完了就又要买,何愁赚不到钱。
甚至,这还能成为李家兄弟姐妹的毕生事业。
想好了目标,崔近月也不着急去干,待到李丰雪回了学堂,才挑了个时间,让李丰收送自己去了一趟县城。
李丰收不知道她是想做什么,好在他听话,一大早就驱车赶路,又带着崔近月几乎把县城逛了个遍,也丝毫没有怨言。
直到下午,崔近月才凑齐了想要的东西,分量不多,一个小包裹就装齐了。
李丰收中午被她带着吃了碗城里的肉丝面,现在心里还美得很,忍不住问,“娘,咱啥时候再来县城吃好吃的呀”
崔近月笑眯眯道,“若是我的事成了,我们全家都到聚味楼吃一顿,怎么样”
聚味楼是白水县第一酒楼,据说一桌席最少也要三两银子。
李丰收不免吃惊,回头望她,“您说真的”
“看路。”崔近月老神在在,“真不真的,你以后就知道了。”
李丰收忍不住又确认一回,听崔近月不耐烦让他好好赶路,他不敢再问,只在心里畅想着能在聚味楼里吃到什么好东西,口水都差点流出来。
李丰收丝毫不觉得崔近月是在给他画饼,他深谙听娘的话有肉吃之道,也真心觉得,娘要干的事没有不成的。
他等着吃好吃的就行。
李丰收头脑简单,李家其他人也不遑多让,除了李丰雪,可他又不在家,家里人自然是崔近月说什么做什么。
如今正好已经开始猫冬,村里人大都足不出户,崔近月便带着一家子搞发明,柳小果和包欢欢手巧,能帮她糊小纸盒,而李丰收两兄弟,则帮她削木条,赵小兰和李延昭负责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至于最重要的燃烧物,自然是崔近月负责,在后世,火柴可以说是技术含量最低的东西,可在这个时代,想做出它并不容易。
崔近月知道其中原理,才能试验一次就把火柴做了出来,李家怎么也弄不懂为什么火柴头和盒侧一摩擦就能起火,她只说这是梦中看到的秘方,他们也没多纠结,一下子就接受了这个方便简单的点火之物。
这个世界能点火的除了火石等天然物,还有一吹即燃的火折子,后者却只在达官显贵里流通,原因无他,造价很贵。
火柴燃烧的原理和火折子有共通之处,崔近月买磷硫等物回来提炼,只一小包东西,就花了五两银子。
这个世界丹道盛行多年,王公贵族的追捧从未消失,丹药的原材料价格自然高居不下,许多人都认为这些东西可以治病,只是能吃得起的寥寥无几而已。
事实上,崔近月在问询出这些东西的价格后,都有点想打退堂鼓了,好在她提炼之后得到的东西很经用,做完一千份火柴还能剩下一半。
而除了燃料原材料之外,用来做火柴盒的纸张,花去了她九百文,剩下的大概还能做个六百份火柴盒。
崔近月算了算,她做的是安全火柴,一盒五十根,批发价五文钱,去除成本和人工,她能赚个一文钱左右,唯有薄利多销,才能挣大钱。
当然,光靠着他们一家子,累死都没办法把这生意做大。
拿李家兄弟举例,他们忙活一个月不停,手上茧磨破再长再破,弄得满手血泡,勉勉强强才削出五万根细小的火柴棒,而妯娌两也是,糊纸盒糊得手都抬不起来了。
认真算起来,火柴的利润是有些对不起他们付出的,可崔近月想靠低价打进千家万户,她不仅不会制定高价,还会让所有卖货的,都得照着她的价格来卖。
李家没办法包圆这些事,崔近月便想着,拉整个小河村的人来做工,同时,她也想到了提高效率的法子。
因此,等到李丰雪再次旬休归家,崔近月与他又谈了一番,他心思复杂地给老娘花了好些草图,并把找工匠做工具的事,也揽到了自己身上。
不管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在见识了火柴的妙用后,他很是赞同崔近月想靠低价将其卖到天下各处的策略。
读书人,为官者,大多初心都是想为百姓做些事,李丰雪便是如此。
在包欢欢生孩子之前,火柴小作坊在李家屋后头搭了起来,作坊分了两间,一间给崔近月提炼原材料、做砂纸,一间用来烘木料,锯木头,至于裁纸,则在前院的空房里进行。
崔近月的打算是,李家工具,以及锯好的等长木棍和纸张,村里人对照着样品削木棍、糊纸盒,百支火柴棍和百个火柴盒都是一文钱,对于赚钱不易的村人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活计。
至于怎么让村里人理解这件事,也很简单,崔近月派李丰雪搞定了村长,由村长把这件事跟村里人细说,又让李丰收在村里的谷场教了两回,村里人就知道该如何削木棍糊火柴盒了。
甚至在货郎来小河村之前,村里每户人家就都用上火柴了,只需要成本价五文钱,就能解决点火困难,他们很难不喜欢这个新奇的玩意儿。
解决了制造的问题,就剩下销路问题了,崔近月本想到镇上打听一番,没成想小儿媳的远房表哥就是个货郎,这位表哥跟相熟的货郎们一吆喝,他们就来小河村看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