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在大周开无双

第533章 双方洽谈(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533章 双方洽谈

第533章双方洽谈

苏西洛反应过来,连连点头,急声说道:“殿下,我这就去把哈米德请过来!”

稍顿,他话锋一转,禁不住又好奇地问道:“殿下就只因为那一封信,便敢冒险潜入西番军大营?”

李余笑道:“我相信你们的诚意。”

“为什么?”

苏西洛一脸的费解。

李余慢条斯理地说道:“没有哪个种族,愿意给另一个种族做下等人!”

这句话着实是说进了苏西洛的心坎里,也让苏西洛面红耳赤,无敌自从。

他没再耽搁时间,低声说道:“殿下在此稍等,小人去去就回!”

说完话,他快步走出营帐。

见状,陆驰正要跟出去,李余向他摇摇头,表示只需待在这里即可,不用出去戒备。

倘若苏西洛真要卖出他们,谁出去戒备都没用。

大概过了有一刻钟的时间,苏西洛从外面回来,同时还带进来一个人,一个四十左右岁的汉子。

这名汉子见到李余等人,一脸的震惊,问道:“何人……何人是吴王殿下?”

他不会汉语,苏西洛在旁充当翻译。

李余说道:“我是李余!”

汉子看向面前这位还不到二十的少年,呆愣片刻,紧接着,他毕恭毕敬地抚胸施礼,说道:“外臣哈米德,拜见周国吴王殿下!”

李余摆摆手,说道:“哈米德将军,不必多礼!”

哈米德直起身形,由衷感叹道:“外臣做梦也想不到,吴王殿下竟然能亲临西番军大营!”

堂堂藩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

他又是怎么做到的?

哈米德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很简单,李余的胆子都是被逼出来的。

他不可能拿几十万将士的性命去冒险,就只能拿他自己的命来冒这个险。

李余对哈米德淡然一笑,慢条斯理,又不失傲骨地说道:“天下之大,还没有哪里是我去不得的地方!”

说这话时,他都是胆儿突的,腿肚子直转筋。

但李余的表现,是实实在在的折服了哈米德。

对眼前的这位吴王殿下,他也是打心眼里敬佩。

最关键的一点是,现在哈米德已经认定,与李余合作,绝对是己方最好的选择。

两人寒暄过后,相继落座。

哈米德率先切入正题,正色道:“吴王殿下,明晚夜六时,我会率领二十万萨罗军团的将士们,于大营起誓,只要殿下率军来攻,你我双方,里应外合,定能大破西番人!”

李余说道:“事关重大,萨罗军团的弟兄们,真能做到上下一心吗?”

倘若大多数人都是骑墙派,一看到西番军打过来了,立刻便倒戈或者投降,那明晚的战事,恐怕就非常不利了!

哈米德苦笑。

看来萨罗人的贪生怕死,不仅深入西番人的心里,也深入周人的心里啊!

他深吸口气,说道:“倘若是以前,外臣也不敢保证,大多数的将士都会跟外臣一条心!但是现在,外臣可以向殿下保证,我萨罗军团上下,对西番人,同仇敌忾!”

“哦?”

哈米德叹息一声,说道:“最近,西番人的补给运送不上来,大营粮草告急,可西番人却只是大幅缩减我萨罗人的口粮,对他们西番人自己的口粮,只增不减,这已经不仅仅是不公,而是对我们萨罗人莫大的羞辱!”

稍顿,他又意味深长地说道:“我萨罗人,是不喜欢战争,是不喜欢上战场,但这并不代表着我萨罗人可以任人欺辱、羞臊!”

李余理解地点点头。

六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刚出逃,我又被太子绑回来了
刚出逃,我又被太子绑回来了
她的宫廷生活,宛如一场噩梦。入宫后,折磨如影随形,即便费尽心思靠近太子,却依然未获庇佑。彼时的她,为求生存,不仅谋划着借太子之力逃离这吃人的皇宫,甚至还生出毒杀老皇帝的大胆念头,企图在绝境中的孤注一掷
佚名
意外怀孕后:傲娇大佬他真香了
意外怀孕后:傲娇大佬他真香了
她与男友相恋四年,全心信任,却遭男友背叛,默许其妹将她推向他人。她果断分手,渣男却纠缠不休,甚至威胁。正当她烦恼之际,发现自己怀孕。本想独自抚养,孩子生父却找上门来,步步紧逼。无奈之下,她与他领了结婚
佚名
嫌弃我没用?离婚你又哭什么!
嫌弃我没用?离婚你又哭什么!
一代神医被未婚妻陷害入狱,没想到因祸得福,彻底掌握了师门传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神医。嫌弃我是个没用的医生?离婚你又哭什么?什么?我没提前告诉你我是神医?对不起,我不仅是神医,还是仙医!
耳东陈
一朝觉醒,我是龙王叶辰
一朝觉醒,我是龙王叶辰
叶辰本是龙王,一次执行任务灵魂遭遇创伤,成为了傻子。他被苏家当成了冲喜的傻子,娶得了江南城女神苏盈盈。一晃三年。在看到自己媳妇被人欺负时,他灵魂恢复了正常。“媳妇,你护我三年,以后我护你一辈子!”叶辰
农民哥哥
谍战:我拿下了军统女长官
谍战:我拿下了军统女长官
【权谋】【智斗】【杀伐果断】【多女】【军统】【局座】大战爆发前夕,代号鬼狐的军统特工潜入十里洋场,组建暗杀队,制裁汉奸败类。沦陷期间,他曾打入特高课,以贵族身份,窃取情报,抢劫黄金、炸毁军火库。他也曾
半事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