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记

第一五九章 游击(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一五九章 游击

祖大弼主动向自己示好,必然是出自祖大寿的授意无疑了。

要不然的话,自己根本就不认识祖大弼,他怎么可能会向自己送酒,祝贺自己当上松山总兵吗?!

至于祖大寿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为了拉拢如今当上了松山总兵的自己,还是说只是为了表示一下当初派自己上松山送死的歉意,那就不好说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人家既然主动示好了,杨振就绝不能伸手去打笑脸人,所以,他只能是接受了对方的馈赠。

与此同时,为了维持住双方之间的关系,表明自己不与祖家为敌的态度,杨振也给了祖大弼回礼。

他从当初缴获的那批鞑子战马之中,挑选了两匹高大健壮的骏马,鞍蹬俱全,作为回礼,让锦州城的来人带了回去。

除了酒以外,杨振入主松山城以后,他本人及其麾下各队人马的伙食,都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包括肉食,隔三差五总能吃到。

自从徐昌永、张臣和祖克勇三人出外驻扎巡哨以后,总是隔三差五地派人往他的总兵府里,送来他们在外巡哨期间猎获的野味。

什么狍子了,什么野猪了,什么野兔、野鸡了,几乎就没有断过供。

其他的肉食,比如鱼,包括海鱼,河鱼,在杨振接收了松山民壮营那几百个人以后,更是从来就没断过供应。

即使几百年后开发北大荒的年代,仍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谚语,说的就是东北大地各种野生资源的得天独厚。

尤其是在崇祯末年的这个战乱时代里,东北人丁极其稀少,这就导致了一个意外的结果,那就是,野外可以利用的动植物资源丰富到了后世难以想象的程度。

虽然天气比后世更加寒冷,可是打猎,捕鱼,比起后世来说,却要容易得太多了。

且说袁进送粮到松山城的当天夜里,杨振张罗了一桌酒席,请了松山城里的头头脑脑们前来为袁进接风洗尘。

灯火通明的会客厅里,众人到齐,落座完毕。

杨振笑着端起一个斟满了酒的小碗,对着同样满面笑容、意气风发的袁进说道:“袁进兄!你们水师营可算是回来了!兄弟在松山城里盼着你的船队归来,那可真是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啊!”

袁进一听杨振这话,就知道这里面是话里有话,于是也端起酒碗,笑着对杨振说道:“怎么?总兵大人这里可是又有什么差遣要做?!”

“哈哈哈哈——”

杨振先是一阵哈哈大笑,接着端着酒碗站起,与袁进的酒碗碰在一起,然后又张罗着在座的其他松山将领,一起与袁进碰了酒碗。

杨振当先把酒喝了,放下酒碗,手撕下一块狍子后腿肉,咬了一口,然后看着其他人。

其他几位知道杨振有话要说,自然是有样学样,喝了酒,重新坐下。

等到其他人都把碗里的酒喝掉,放下了酒碗,杨振才又接着说道:“说到差遣嘛,兄弟可不敢当啊!兄弟就是想跟袁兄再好好合作一把!你出船队和桨手,我出人马和枪炮,咱们再去干一笔买卖!”

听杨振这么说,袁进放下了酒碗,也从桌子上的狍子肉里取下一块,手撕了一条,塞进嘴里,咀嚼着。

同时,他也借着这个时机,打量了一下杨振和在座的其他几位将领,并琢磨着杨振的话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振也不催袁进,就是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笑着看他。

从杨振的脸上,袁进仿佛看到了当初劝他组建陆战敢死队上岸偷袭鞑子大营时的那种表情,心中略有一点不安。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
佚名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多女,轻松爆笑无厘头,沙雕,)李叶穿越到大唐贞观时期开了个养老院。有天李叶捡到个女婴,于是将女婴收养。七年后,女儿独自外出寻仙问道…可谁知,这竟是西游世界。女儿混入了取经队伍,然后一路剧透。一众西游
六大爷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关于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刚穿越成扶苏的老师,就发现这货居然读书读傻了!还想学儒家治国?这大秦迟早要完!为了大秦的未来,我决定给扶苏来一套“儒学”震撼教育!“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揍人要狠!
卷毛泰迪熊
别出心裁
别出心裁
【团宠,马甲,双洁,异能,女强】【清冷禁欲太子爷x疯批钓系小妖精】洛云嫣,金字塔尖洛家那唯一的姑娘。可她4岁被拐,家人对她而言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罢了。对于时隔十五年回家认亲,她也只不过是当作完成任务
倒霉啊倒霉
乡村姑爷逆袭路
乡村姑爷逆袭路
为救父亲,吴凡不得不做了城里的上门女婿。只是城里人看不起他,家里人除了小姨妹外都百般为难他,特别是妻子,居然不顾他的感受和尊严,和别的男人有着不太正常的关系。一怒之下,吴凡直接回到农村,立志振兴农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