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唐若雪小说

第二千四百二十六章 明争暗斗(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二千四百二十六章 明争暗斗

沈小雕遭受袭击一事,叶凡一无所知,在他的计划中,直接击杀沈小雕始终是下策。

他现在有太多的牌可打,不介意软刀子捅人。

等沈小雕车队离开医院后,叶凡就从窗户跳入蔡云裳的病房。

蔡云裳原本半死不活的样子,看到叶凡出现马上一骨碌起身:

“你要我做的事情,我已经做完,现在是不是可以实现你的诺言?”

“你最好尽快给我换身份换面孔,然后再让我躲去一个安全之地。”

“不然我迟早会被沈小雕弄死的。”

她的俏脸有着一股子紧张。

“背叛千影集团,你无所顾忌,还招摇过市,背叛沈小雕,你却慌成这样。”

叶凡淡淡一笑:“看来这世道还是做坏人好啊。”

蔡云裳眼皮直跳,随后话锋一转:“什么时候安排我离开?”

“这两天你继续躺在这里迷惑沈小雕。”

叶凡神情平静:“你现在被无数目光盯着,沈小雕暂时不敢再对你下手。”

“等到后天他去艾丽莎邮轮对赌,你再乘机飞去宝城躲起来,不然你现在走很容易让他怀疑。”

“这是你新的身份,新的护照,还有一个亿的支票。”

“你到了宝城后直接去金媛会所,齐轻眉会安排好你的一切。”

他笑容玩味:“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自己跑路,我不会有意见的。”

他对于蔡云裳没有好感,现在能够平和相对,只是他完成交易的承诺而已。

如果蔡云裳想要作死,叶凡是不介意她横尸街头的。

“象国是亚洲屈指可数的强国,又是西方阵营的亲密战友,压制神州的桥头堡,我一个戏子能跑路去哪里?”

蔡云裳为人虽然势利,但头脑还是很精明的:

“除了神州地盘,其它地方,沈家随便丢三瓜俩枣出去,就有无数人要我性命。”

“所以我会听从你的吩咐去宝城,也只有那个地方有我容身之所了。”

她看到叶凡安排自己去宝城,悬着的一颗心轻松了下来,随后拿着护照和身份美滋滋看了看。

尽管这不是她想要的光鲜人生,但比起三十八楼跳下来或被千影弄死,这个结局已经不错了。

“去到宝城和金媛会所安分一点。”

叶凡提醒一句:“不然我让齐轻眉随时把你驱赶出来。”

“放心,我有分寸的,我虽然是花瓶,但也是知道轻重的花瓶。”

“对了,我有点不解,明明我可以作为污点证人站出来控诉沈小雕,你为何还要我继续假装跳楼引爆韩子柒压力?”

蔡云裳好奇问了一句:“现在所有人都认为是霍韩逼我自杀,她们日子只怕会非常难过。”

叶凡淡淡回应:“别多事,不该问的别问,按照我原来的计划,继续控诉韩子柒就行。”

“好吧,我不多嘴。”

蔡云裳点点头,随后想起一事:“对了,还有一点事告诉你。”

叶凡停止脚步望向了女人:“说!”

“象王风流成性,妻妾成群,子女也多,男男女女加起来足足二十一个。”

蔡云裳神情犹豫着开口:“这也意味着一国之主的王位争夺异常激烈。”

“特别是象王现在八十岁高龄,看似老当益壮,实则身体危机四伏,随时可能一命呜呼。”

“这也让象国王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在今年达到白热化。”

“为了能够在王位上胜出,很多王子背后不仅站着王室势力,还有着外来豪族的影子。”

“传闻大王子跟梵国有千丝万缕关系,因此七王妃嫁给象王,就是要尽快耗死象王,扶持第一继承人大王子上位。”

“不成器的十四王子则跟沈家走得近,还尊称沈半城为亚父,听说第一庄准备全力扶持他做象王。”

她拿到了新的护照和身份,也就愿意把一些东西心甘情愿说出来。

而且让沈家麻烦越大,她也就越安全。

一起成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穿越直接当知青?有系统的我无所畏惧!下地劳动即可升级,干活轻松如喝水。别人偷懒我盖房,从田园开始逆袭之路!
大鱼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特种兵火凤凰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结婚几年,她都没能捂热他的心,眼看着他对青梅竹马嘘寒问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别人。她心灰意冷,不愿再和他有任何牵连。离婚后,她恋爱脑醒后,独自美丽。很快,她携新欢出游,成商界最新风云人物。一贯冷淡矜持
佚名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是单位公认的胆小鬼,哭包,我在发现老公有异心之后我很果决选择离婚。离婚之我抱上了一条大腿,为了抱紧大腿我做牛马,唯唯诺诺,只求大佬升迁吃肉能带我喝口汤。只是这大腿抱着抱着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大佬往我
佚名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大学毕业后,一枚纯纯的草根逆袭成书记!没背景、没人脉,他全靠自己一双拼搏的手,从一无所有到小有名气,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面对错综复杂的乡村关系和棘手的挑战,他如何用智慧和勇气,一点一滴改变着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