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26章 法器——鹽法剑
朱瞻堪继续问道:“大明盐政收入有多少?”
“去年收入格外多,足足有上千万两,前些年大概一年七八百万两吧。”
汉王一听感觉不对劲了,道:“大哥,盐税一年足足有七八百万两,父皇打仗怎么就缺钱了?还是在糊弄我这个汉王不懂朝政!这帮”
“哎!哎!不是盐税!是盐的收入。”
“这有何区别啊!实在不行,我从盐税里面拿出来一些”
太子爷连忙拦住汉王,道:“可不敢乱动啊,盐道官员的俸禄要从这些收入中出,驿站很大一部分是由盐政收入补贴,再加上盐道官员四处巡查的路费,林林总总加起来便要占去近一半的收入,朝廷能动用的也就几百万两银子。”
说实在的几百万两银子根本就不够补贴朝堂的缺口。
更别说这些收入,还不一定全是银子。
太祖制定的收税法,收什么税,就要什么东西。
比方说交农税,种的粟米就交粟米,种的水稻就交水稻。
这么做唯一的优点就是避免了一部分的中间商,赚百姓的差价。
毕竟粮食直接交给朝廷了,粮价或跌或涨都不用老百姓承担了。
“那不是还剩下来那么多钱吗?”
“哎呀,剩余的收入还要用于边防,战马,赈灾之类的突发事件啊。”
当初太祖皇帝定下的收税政策,确实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几乎可以保证了收一年的税,足够用一年。
但是一旦出现天灾人祸与边防战事,这税收便不够了。
盐铁的收入很好的补充了朝廷的用度。
“瞻堪啊,你继续说啊。”太子爷赶紧打断了汉王的话茬,生怕这个虎头虎脑的二弟真的去乱动朝廷盐政银子。
“爹,我朝盐政收入的银子还不少啊?”朱瞻堪脸色古怪的问道。
太子爷一脸自豪的回道:“当然!我大明盐政收入可是高于大元很多啊。”
朱瞻基从六弟的语气中,察觉到不对劲了。
跟着他六弟学习蒸汽机有关知识的时候,他还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复杂的知识确实不会,可加减法他还是会的。
听完太子爷的盐政收入,朱瞻基拿出几张纸来默默的计算起来。
不到片刻,朱瞻基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这么算下来,多少人要被牵连进去啊!
太子爷自然注意到朱瞻基算账的小动作,连忙追问道:“算出来什么了?”
朱瞻基神色凝重的答道:“按照六弟的说法,白银收入约两千五百万两白银,而朝廷只剩下几百万两可以使用,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制造食盐的成本价大概是多少?”
听到两千多万的巨额数字,太子与汉王的脸色皆是一沉。
朝廷可只有几百万到上千万两的收入啊,而且几乎一半部分还会支出到盐政上面,最后只有几百万两可以用在别的地方。
那其他的钱到哪里去了?
食盐的制造可是全程都握在朝廷手中,贩卖私盐最低惩罚也要杖一百啊。
普通人别说一百杖,三五十杖便要被打死了。
太子随手招过来一个,叫他找一个户部统计盐政收入的官员过来。
没一会儿,官员就过来了。
汉王迫不及待的问道:“你说,制造食盐的成本大概要多少?”
户部官员瞟了太子一眼,便答道:“回殿下,盐的生产由朝廷直接经手,由盐工负责制造,实行灶户制,盐工造出盐来收归朝廷,由朝廷开出盐引,官营商运”
不得不说,找过来的户部官员确实有两把刷子。
将盐政的运营讲的头头是道。
朱瞻堪也算明白了大明盐政的运营方式。
孤独的根号33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