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远顾雪

第514章 退守(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514章 退守

蔡言的想法很明确,放弃外面的郡县,将全部兵力,集中延州。

秦桓两军,左右交叉前进,将会在这里,面对凉军所有兵力。

这样一来,就能以一城,防守住两国大军,不必再考虑哪边守不住。

当然,此方略弊端也有,那就是延州,将会成为凉国之咽喉,一旦这里失守,全盘皆崩。

听他说完,凉王忍不住深吸了口气,哪敢轻易决断。

其他大臣闻言,也都开始小声讨论了起来。

凉国丞相则是思虑了一番,说道:“老臣以为,蔡大人此策可行,我军现在,还有三十多万兵力,硬守延州城的话,卡死秦桓进军路线,后方又补给便捷,少说也能守个一年半载。”

“而秦王,绝不敢打一年半载!”

“最多三个月,延州不破,秦军必退!”

凉国丞相年纪已经很大了,之所以还在这个位置上,那是因为他是两朝元老,德高望重。

现在见他也表示赞同,凉王略作犹豫之后,也是目光一凛,握拳说道:

“好!就依蔡大人所言!即刻传令薛武,全军退守延州,东境那边,也不要白白牺牲兵力了!”

蔡言对战局的掌握,还是有一定独到之处的。

因为现在的凉军,不退守延州的话,在外面的兵力,会左右顾及不暇,被慢慢吃掉的。

与其等着兵力消耗一空,城池也丢了,还不如早早退守,保存实力,扼守咽喉。

这也是根据凉国目下战局,不得已而为之,但凡有任何胜算,谁又肯主动退让呢。

王令很快就传到了幽州。

接到这封书信后,薛武沉默了,久久没有说话。

让他放弃幽州,他其实是很不甘心的,可仔细考虑之后,他同样明白,王廷的决策并没有错,退守可能会更好。

因而,在深深闭眼叹气之后,他也无奈的挥手道:“传令,全线回缩幽州城,令辎重部队,押运粮草,先行后撤。”

“什么!?”

听到这话,众将纷纷大惊失色。

“薛帅!这好端端,何故撤退!秦军可正在猛攻幽州防线!战事正吃紧啊!”

“此乃大王王令,全军撤至延州。”薛武有气无力道。

“可是薛帅!”唐越急了。

“撤吧。”薛武再次摆了摆手,声音说不出的疲惫。

凉军决定放弃幽州,命令很快下达。

薛武的军事才能是很不错的,在撤退之时,并没有丝毫慌乱,先是让行动缓慢的辎重部队撤离,随后为防萧远追击,更是沿途设有伏兵拦截。

幽州防线的快速回缩,让秦军这边大感疑惑。

虽然凉军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状态,可要说战败,也不在眼下。

众将不解,消息传回来之后,萧远的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余观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捡到福星闺女后,百兽排队送上门
捡到福星闺女后,百兽排队送上门
【非重生非穿越+种田+百兽认主+虐渣+致富】 木老三从深山里捡回来一个刚出生的女婴,将她当成亲闺女养着。 没想到,养着养着,家里有兔子主动撞死在门口。 紧接着,木家好事不断降临。各种动物跟天上掉馅饼似的,排着队来到木家,只求能帮木家赚银子。 家里的烤肉生意也越来越好,赚的银子越来越多。连大哥们也考取了功名,成为了有官身的官老爷。 村里人羡慕不已。木宝宝小手一挥,带着村民们发家致富,共同开创美好的
羽落轻弦
开局破格提拔,他成官场新贵
开局破格提拔,他成官场新贵
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做官,为百姓谋福,为人民谋生。 可他长大后才发现,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 在这并不公平的社会中,能够保全自身就已经是上上签了! 可他依旧敢说,敢做! 因此他得罪了不少人,本以为仕途之路走一遭,此生无憾。 却不想被贵人破格提拔,从此官路之上畅通无阻。 他为民劳心,为民做事,为国家谋夺更高的利益…… 官场之路越走越宽,他的人生越来越辉煌!
佚名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关于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穿越到四九城,人在南锣鼓巷。钓鱼,种田,猎山,赶海,风浪越大鱼越香。过着无忧小日子,顺带和傻柱学厨艺,和关于山学古董,和张海杏斗嘴···
贪吃獾
衣柜通古代,我帮镇北王黑化登基
衣柜通古代,我帮镇北王黑化登基
通古今+囤货+基建+古代权谋+全村致富+有CP白薇厌倦了社畜生活,回老家乡下种地开农庄。没想到,农场的衣柜竟然能和古代镇北王交换物品。萝卜换银子,土豆换玉器!白薇一夜暴富,从此开始种地养鸡,摘果摸虾……将农作物销往古代换钱!古代饥荒?粮食瓜果、化肥农药、再加袁爷爷的种子全套!镇北王被打压?《厚黑学》、《雍正王朝》。母妃进冷宫?一部《甄嬛传》,秒变宫斗冠军……极品亲戚找麻烦?皇子出谋又教古武,统统
风吹桃桃
官场那些事儿
官场那些事儿
草根梁栋,考上选调生,却因没有背景,被分到槐安县何冲乡。 槐安县何家,势力通天,梁栋却与何家恩怨纠缠,最后还成了何家女婿,从此踏上了仕途快车道。 可是,梁栋虽因何家而官途坦荡,在大义和原则面前,却又选择了背弃何家…… 主政一方,铁腕无双,且看梁栋如何书写自己的官场辉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