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七百九十一章:土地的极限到了(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七百九十一章:土地的极限到了

“是啊,这些外地人,好好的老家不待着,居然去杭州送死。是不是活该呢”裕王一副怪语气地反问了出来。

到这里定国公哪里还能不明白。这外地人不是别人就是当初涌入杭州的流民。而且这眼看要入秋了,今年冬天前怕还是有一波流民潮要涌入杭州。

“臣孟浪了,臣以后定当谨守本分,不再如此这般了”徐延德也是个懂行的,立刻就调转话头。流民这事,可不敢去多嘴的。一个不行就要翻车。

“禀明殿下,只是杭州这次造成地价大跌,我等南京士绅,凡没有作坊的皆是折损了不下百年的家业,多少有些怨气。臣也是一时之间被怨气蒙蔽了心智”

徐延德愿意说实话,裕王还是很开心的。早这么说嘛。早这么说一切不就迎刃而解了。

定国公与魏国公不同,家里基本都是各种土地,近来地价下降又追买了一些。只是如今完全是抄底抄到半山腰上了。

“还有句话,臣不吐不快。魏国公那边与新学接触较多,但臣近日来也没闲着。臣这里拿到了新学最新的手抄本教材,里面有经济危机一词。”

“臣想着,这次整个江南的地价暴跌,恐怕就是新学中所说的经济危机。臣不是说那高翰文有意引起混乱,只是他明知会有此后果,却不提前上书布置,坐视我等士绅倾家荡产。就这一点来看,确实是居心叵测。”

整个手抄本教材算是徐延德最后的赌注了。

裕王对于新学的教材倒是门清,只是这最新的什么经济危机也是没有认真看过的。此时,看到也是直皱眉头。

“你退下吧”

裕王打发了徐延德,关起门来自己进一步研读内容。

“你说人人都想着做累世公卿,家产万世不移,这想法有问题吗?”

裕王一个人拿着高翰文发过来的教案,一边问书房边上的小太监。

与徐延德拿到的学生手抄版教材不同,裕王手里的是教案,里面对每一个关键词句的立意都讲得明明白白。学生手抄版就要看学生有没有附上课程笔记了,如果啥也没有,可看不出教材的用心。

这经济危机,似乎就是高翰文给出解决300年魔咒之法。

试想一下,如果300年内,满朝的士绅权贵都能轻轻松松靠着土地赚得盆满钵满,这天下百姓怨气该有多大。

一个没有经济危机的朝代该有多吓人啊。这意味着利出一孔,天下拥有一个永续套利的机制——土地。只要利用身份占据了土地,就能自然高枕无忧,万世不移了。

这样的东西,如果自己是士绅权贵倒还好,但如果换做百姓,确实不甘心。这也是为什么王朝中后期盛产权臣与野心的反贼了。

如果在野利用的是草民百姓的不满,则自然就是反贼头目了。

如果在朝利用的是得利不均的下层士绅,则自然就是权臣头目了。

“最好是每十年来一轮经济危机,让大明的获利机制多元化,轮动化,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霸占一个机制,当做自家永世不竭的获利机器。”

裕王看着教案的批注,心理充满了忐忑。好在徐延德没看到这些内容,否则就不是追究高翰文放纵危机之失了。

合上书,裕王又想起书本另一句话来,任何套利机制都是有限的。以土地为唯一套利机制,则必然随着土地的效率极限而崩溃。200年,基本就是土地生产的效率极限了,连续耕作之下,土地就该荒芜贫瘠了。

当土地生产早已失去了增长潜力,但官宦士绅却还在高价追求土地,这注定就是要崩盘的了。

裕王一边休息,一边让吕芳去查证土地的产量,仿佛是做最后的求证一般。

雪泥鸿爪ad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是王大力
我是王大力
二十多年前,因为上一代人的感情纠葛,王大力被遗弃,后来又被养父赶出家门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一路上,
打错了
五十年四合院我是采购员
五十年四合院我是采购员
现代古玩店老板、兼职收藏家,黑市收购一枚玉符,结果车祸身亡,同时激发玉符穿越五十年代,发现自己因祸得福,拥有逆天机缘,从此成了一个斜杠青年,平日里就是个普通干部,暗地里是个修士、收藏家、黑市大商人等多
太白飞雪
谍战1937:开局血洗特高科
谍战1937:开局血洗特高科
穿越+谍战+铁血杀戮+空间现代青年张云鹤在玩游戏时穿越到民国二十六年成为蓝衣社特务,没想到把游戏中铁血战士的装备都带过来了,他用装备的隐身能力开局就血洗了特高科,杀得敌人胆寒,此后又轻松获取敌人的情报
紫霄客
这一脚,我踢爆了整个球坛
这一脚,我踢爆了整个球坛
重回17岁,他觉醒球神系统,却被不长眼的势利教练威胁……他毅然决定离开国家队,踏上德国绿茵场;后来,他立于球坛之巅,各国大佬争相来臣服,国足这时候才来苦苦哀求……
佚名
世子太凶猛:闯相府抢姑娘
世子太凶猛:闯相府抢姑娘
刚睁眼就穿越了?穿成了是定国王府的独苗苗,虽是个纨绔子弟,坏事做尽,但每次总有家里后台给他摆平。这不,他秉持着做纨绔就要有纨绔的样子!第一件事,劈砍老丈人……第二件事,砸赌坊……第三嘛,抢个小娘子进府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