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废土:避难所无限升级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天元之威,联盟的影响力(1/4)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天元之威,联盟的影响力

车队接近,哨卡的守卫也紧张了起来。

以前各家避难所的压箱底武装力量在的时候,这种车队看起来还没有那么具有压迫感。

可随着一场金属叹息灾难过后,没有军工厂的各大避难所实力说是一夜倒退五十年也不为过。

而客观来讲,一辆战车能团灭十回太湖领地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夸张。

战车的威力更在于宽敞地带作战,尤其是平原这样的地方,能够尽可能的发挥出机动性优势,来造成火力覆盖。

但要是进入建筑物之间,战车就显得有些笨拙了。

很容易被陷井破坏履带,变成一座不能移动的铁碉堡。

不过,谁特么会只出动一辆战车啊?

像是眼下这支数量超过二十辆的车队,不仅配备了清障车,火力车,自走火炮,车队后面还跟着十多辆灰黄色涂装的越野摩托。

一旦遇到敌人,少则直接包围,多则火力覆盖。

等闲人是打也打不过,跑也跑不掉,只能被慢慢蚕食。

“是天元军!”

“他们不是出去打仗了吗?”

“不知道应该是天元军里的其他人吧!”

尽管眼下还没见识到天元军的作战能力到底有多厉害。

但依照每个避难所的王牌队伍标准来看,天元军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这样一支队伍气势汹汹前来。

看到中间那辆指挥车上的天元字样涂装,几名站在前列的警卫顿感紧张。

此时此刻,车队大约行驶至哨卡五十米的位置时停了下来。

已经成为天元军副统领的‘王迁’从中央指挥车走了下来,锐利的双眼眺望着被警卫包围的民房。

得益于最近领地的人口快速增加,从一万人变成了接近五万人。

本来只有一百多人的天元军,如今也得到了一波可观的扩张。

目前除过封龙带走的一百七十人之外,领地内的天元军正式编制数量已达三百,还有两百正在训练的新兵。

其中大多吸纳的是地球上的退伍兵,以及一些擅长战斗方向的幸存者。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有了路线加成,新兵们和志愿军的几次拉练基本上都能达到五五开,有时候还能略微占据一些优势。

当然,不同于年过四十的志愿军们已经过了身体素质的巅峰,有路线加成的地球玩家这才算刚刚开始。

只要路线等级继续提升,有更多的废土作战经验,成为王牌只是时间问题。

“人呢?”

“在房间内,被我们保护起来了。”被点到的前排警卫老实回答。

王迁微微点头,目光瞥了眼后面。

马上有十六名穿着迷彩服的战士走上前来,装备精良程度让人咂舌,就连哨卡警卫们都露出了羡慕无比的眼神。

真是一群不讲道理的土豪啊!

手里端着的绅士步枪价值三十铜币,背上挂着的单兵rpg,代号暴徒,价值两百铜币。

头上挂着的是最新出厂的多功能白夜两用战术护目镜,价值五百铜币。

身上的迷彩服也有玄机,涂有k21高塑分子涂层,等闲利器戳上去连破防都做不到,价值三百铜币。

而在腰间,还挂着功能不同的四把手枪。

分别是:电击,震撼,信号屏蔽,麻醉。

不同功能,要是按照常规弹药需求配齐,又得两百铜币。

足足一千多铜币,他们得在哨卡站岗三年,不吃不喝才能赚到!

“所有人听令,接应小队前进,负责接收我们的人员!”

“其他人下车进入警戒状态,随时提防周边危险。”

“是!”

斤斤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替嫁后,玄学真千金她不装了
替嫁后,玄学真千金她不装了
在乡下待了二十年,温霜意被接回了温家。她以为等待她的会是兄友弟恭,父母宠爱。结果,奶奶厌恶她,妹妹设计她,父母觉得她多余。他们之所以会接她回来,只是为了替嫁。于是,她干脆利落的抛弃了温家!传闻,温霜意
余音袅袅
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八零]
换亲后和糙汉大佬结婚了[八零]
■预收:《娇软美人嫁给冷峻屠户以后[八零]》■美人与杀猪匠,先婚后爱,球球收藏~﹎﹎﹎﹎段评已开,一起来玩叭~文案:虞棠穿进八零年代富贵人家,还没等过几天安生日子,就被从乡下杀来的女孩揭穿了自己假千金
鹿灯灯
盲人神医
盲人神医
我是一名盲人按摩师,随着吴阿姨和王欣茹来到大城市打工,可她们总以为我是瞎子,经常在我面前,做一些羞羞的事情,甚至还对我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一个妩媚熟妇,一个高冷御姐,每天晚上我都被她们折腾的睡不着觉
醉奶先生
禁止离婚,夫人你休想独美
禁止离婚,夫人你休想独美
【落魄千金舞蹈家+矜贵腹黑霸总+人间清醒+先婚后爱+追妻火葬场】和祁时风结婚三年,他一如既往地讨厌她。明明她是天赋型舞蹈家,出身名门,大方得体,明媚耀眼。可在别人嘲她不过是个替身,是祁时风的退而求其次
青岑可浪
离婚后,总裁前妻求原谅
离婚后,总裁前妻求原谅
结婚三年后,老婆平步青云,成为了杰出女总裁,最终抛弃了我,当我反手娶了小姨子后,我的身份曝光了。这时,他们全家才幡然醒悟,原来,前妻的一切都是我给的。
杨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