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三百四十七章 厉害二
王训等四人,这另外三人连个名字都不配有的,那就是龙套里的炮灰,后世只能演没台词,连个脸都没有,趴地上的死尸。
就这样的四个人,居然有胆子干出这种一查就漏的偷换军粮的事。
从有人检举,再到查实,关一天说的是前后不过数日。
这么着急的砍了,还是极刑,震慑的是谁?
是王训背后那些手伸得太长的人。
是王训想说都不给机会说出来的高官。
赵匡胤,高啊。
这一场震慑,还向老百姓宣告了赵匡胤惩治贪官污吏的决心,给底层为了国家流血流汗的普通将士打了一记强心针。
武官派系心有戚戚然,文官则觉得官家有力度的同时也会收敛一二。
李冬儿真的满怀敬仰之心了。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跟赵匡胤合作真的是太愉快了。
只要不是赵光义那个坑宋的,这宋的天下,稳稳的!
“官家看的书应是越来越多了。”
蔡嘉上聪明归聪明,但就事论事的多,听李冬儿说完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也觉得大受启发,深感不足。
“我,我赶不上我爹一个手指头。。。”赵德昭很惭愧。
“你还小,且学吧,遇事看多几分,想多几分。多看书是其中一个方法,不过,官家所处的朝廷,是这世上最复杂不过的一个地方,进益是必须的,不单是看书之功。”
后世大学里,就有实习一说,大部分的学生,哪怕高等学府,学得满腹知识,去了实习,才发现自己啥啥都不是,啥啥都不行的,不要太多。
她有一位姐姐,刚刚毕业去实习,不会传真,不会复印。
活脱脱的土包子。
不经受社会的毒打,哪有成才,就算想挤进象牙塔里搞学术,那塔里也是寸土寸金啊。
后人常说进化,说现代人比古代人智商高,寿命长。
李冬儿真实领略的感觉,可真是被糊了一脸。
这汴京城里,从贺楼门口代写诗起,这走向,真是一日千里。
城中现在流行起了一种小报。
五文钱一份,报上的内容,一成国家大事,二成官员动向,三成市井趣事,四成伎子风流韵事。
官府明面上是禁止的,但实际上连赵匡胤都看。
小报这会是个结社组织,写者多是朝廷官员,包括京中跟地方官署的下级官员、大吏的差官、进奏官吏甚至这些人的亲眷。
写者大部分就是探者,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寺、监、司各处打探消息,称为内探、省探、衙探。
小报结社称报社,这会京城报社多如牛毛,小型的就以手抄为主,大型的就是刻版印刷。
报社基本上每天出一份小报,几个报社一天就是好几份。
因为官府禁止,大部分雇了小童绕街叫卖。胆大的,就挂羊头卖狗肉。
这小报上面的文章有真有假,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最让人【此处特指赵匡胤】期待的是官员花边新闻。
关一天说,赵匡胤偷摸的订了十几份,没事就看乐子,据说还让阿离去卖消息。
这会小报不仅在汴京里流行,就连附近的州郡都能买到了。
【小科普,以上两章涉及的人,事,皆为史实,越研究越觉得赵匡胤同学,厉害啊!
小报也是真的!贺楼提前了,我把小报也提前了,正常流行是北宋中后期,纸醉金迷的时候。】
滚动的苦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