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二百八十四章 一箭三雕
赵德昭还是比较好哄的。
李冬儿没说几句,他就破涕为笑。
本来他就对李冬儿有眷念之意。等杜太后跟赵匡胤小院之谈结束了过来的时候,赵德昭基本就接受了要留在木石村的现实。
这一晚也是赵匡胤留在木石村的最后一个晚上。
送行的晚膳没有特别隆重,只是全上了赵匡胤跟杜太后喜欢的吃食,阿离喜欢的也没落下。
大家对于晋王也好,朝中事情也好,都没有再提起。
只享受着美好的吃食,说些对未来的筹划。
等到饭后大家坐下来喝茶聊天的时候,四郎把汇总好的占城稻产量拿表格总好了呈上来给赵匡胤看。
赵匡胤只瞄了几眼就递给了李冬儿。
“嫂子说吧,我也看不懂。”
这几天下来完全成熟并且收割的稻子有二百八十亩。覆盖了上等田,中等田,下等田。不过以中上等田居多。
二百八十亩地一共收了一千五百九十六石,几乎接近一千六百石的产量。
亩产均值为五石七斗。
李冬儿细细的看了一下,最高的亩产六石二斗,最低的亩产四石九斗。
总体而言,插秧的比直播产量高半成到一成。
密植跟稀植按投入跟产出的比例来做对比的话,数值差距不大。
基本上只要给够肥,无论种植密度大小,占城稻都能长出正常的稻穗。
这就意味着,一旦肥料充足,同样一亩地,适当密植,产量还可以再往上加。
李冬儿对着表格一项一项的跟赵匡胤说明,最后总结道:
“成了,二叔,您看,这最低的就是直播,荒地,直接撒的稻种,一点都没看着,没给肥,中间就是花了一点人力去杂草。就算按出米五成来算,也有两石四斗半了。”
“我大宋百姓有福!”
赵匡胤即使早已心里有数,听到李冬儿最后一句总结也激动得声音有点发抖。
啥都不用管,撒稻就出米,这就是每一寸荒地都能用上啊。
宋国何愁没有粮食。
“先说好啊,我种这个稻子,也就是明年后年再种两茬,就让朝廷推出去让老百姓种,可不能因为产量高,反而老百姓要多纳赋。
先前嘉姐儿说的按地收税的事,在稻种推出去之前,也要落地生根,要不然又成了世家大族敛财圈地的利器了。”
“嗯,回京立刻就议。我让赵普列个章程出来。”
赵匡胤恍惚间有种李冬儿是他旧时上司的感觉。
不过也只是一瞬间,看向李冬儿,还是李冬儿,一脸刁蛮,你不答应我,我就要生气的嫂子。
“让赵普和晋王一起搞。”
今晚情绪一直不高的杜太后插了一句话。
李冬儿跟蔡嘉上不由得互相对看了一眼。
赵德昭,稳了。
傻乎乎的关羽长张嘴欲反对,被李冬儿用桌子下的腿轻轻一碰,反应过来憋了回去。
考虑到杜太后乍闻内情,心情好不到哪里去。
滚动的苦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