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1章 丁二山的职业生涯往事和情史
丁二山是在一年前辞职离开江源公司的。他当时完全被边缘化了,另两位公司元老也和他一样。
没办法,现在的控股方是乾顺公司,当初他们这家公司股权转让时,就没给原公司的几个股东留下什么话语权。新老板得到了他想要的公司控制权,最关键的系列新型产品专利权都属于公司的。再给他们这几位已经作用不大的原股东开着高薪,就不是新老板所愿看到的了。所以在丁二山辞职时,老板很高兴地同意了,终止了原定的丁二山要任职两年的协议。
丁二山是水城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毕业后就找了一家大型工厂的工作。这家工厂是官办企业,规模大,比较正规,实力是有的。如果认真做事,也能学到一些东西。但是呢,薪水不高,年轻人想要尽快提升,非常难。所以,很多人都把这里当成了职业再教育的学堂,当成了攒经验、攒资历的跳板。丁二山也是这样的想法。
丁二山刚上班的那两年,哪有事儿,哪儿忙,他就往哪里挤,不管有没有报酬,都主动找事儿做。有老工程师或老技师需要人帮忙,丁二山知道了必定主动请缨。所以那两年里,丁二山不但在众人心中名声极好,学到的技术和经验也比同龄人多。这就是丁二山的过人之处。
他不知道自己能得到什么,但他相信,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
丁二山这个向上努力又有能力的新人,入了不少人的法眼。有看好他的工厂领导,也有怀着野心,想找机会另立山头的人。当然,几千人的大厂,能把丁二山看在眼里的,也只是基层的上司。
王江是厂里的一位资深的销售骨干,年近四十。一般干销售的人,掌握了客户资源,又对产品的各个环节非常了解,所以他们是最积极想要做老板的一批人。但是王江这个人,非常的能忍忍。他觉得他们现在这个厂子的产品,都是大路货、老型号,整个神州这样规模的厂子就有二三十家,出去干同样的产品,一点优势都没有,会非常的难。所以,眼看着和他年纪差不多的业务员都自己辞职当老板好多年了,他还在工厂的销售科里熬着 。新的销售科长都比他年纪小,业绩也不如他。那科长每天面对着王江这个元老级销售员,脸上陪着笑脸,心里却不停地盼着:走吧,走吧!辞职去当老板吧!
科长非常担心哪一天王江想当科长了,会把他给挤下去。
王江一方面在等一个机会,另一方面,他早就在行业内建立起了自己强大的人脉。在工厂里,他也务色了不少人。丁二山这个年轻人就是其中之一。
丁二山与王江,是在对王江的一位客户的售后服务工作中熟悉起来的。丁二山做得非常出色,超过了很多老资格的工程师。王江虽然很少做这种一线工作,但是他见得太多了,谁能力高低,他一眼就能看出来。他一下就相中了这个年轻人。刻意结交,渐渐成了他的这个小班底的确定人选了。另两个,一个是陈力鹏,一个叫胡民俊。他们都比丁二山早工作了两年。都是实干之人。
终于,王江找到了一个机会。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有国际展商参加的博览会,发现一家大西洲的著名公司生产的一个系列机械配件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可惜,大西洲产的东西,素来以质量高价格更高著称。这家公司的产品毫无意外地吃了鸭蛋,一个神州的定单也没拿到。王江看出这是一个机会,表示对他们的产品非常感兴趣,几乎把能拿到的资料全都拿到了。
这种机械配件,与国内现有的一些配件在功能和作用上是一样的,但是结构更加小巧,互换性更好。只是过去的某些材料的性能达不到要求,做不到这么小的尺寸。
王江决定要做这个系列产品。
当然,其中会存在的问题,王江这个业内资深人士是都清楚的。首先,大西洲这家公司的产品,已经投入市场多年了,已经在大西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只是神州市场上还没有而已。
再一点,这个产品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只需要他手里的这些资料,就可以让专业人员全盘仿制。
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产品没有在神州申请专利!而专利制度在神州对产品的保护还是很有力度的。如果他们抢先一步申请了这个专利,那么,神州市场里,就是他一家的天下了,包括原创的大西洲公司都进不来。
你看王江等机会能等到头发都快白了,可一旦下定决心,那也是雷厉风行。
他带着丁二山等几个骨干相继辞职,马上组建了新公司:神州水城江源科技股份公司。
王江是绝对大股东,他干了这么多年销售,家底比较丰厚的,起支资金归他出。市场又是他主导的,全面负责公司运营。其它三人以技术入股,奂责技术、生产,各占了百分之十。另外王江给他们开的工资比他自己都高。几个年青人对这个待遇都非常满意,加班加点把全系列的产品从设计图纸到样品都仿制了出来,而且花去了大笔的资金,快速地申请了专利。在专利待通过的过程中,他们就开始组织生产,全部身家都压了上去。就是要赌这一回。
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年里,这四个创始股东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加班是每天都有的情况,很多时候都是住在公司里。丁二山等几个年轻人还好一些,只是神形消减,王江却连着病了几场,几乎都是用药顶着,不敢躺下,可谓拼上了身家,又在拼命。
他们的这场豪赌算是赌对了。
市场在王江的运作下终于打开了。销量节节上升。他们这家公司几位股东的拼劲儿也在业内成了一个传奇。
这种应用广泛的机械配件,一下表现出了完全取代老产品的势头。很多同行想趁机仿制,但是在王江公司对于专利产品的大力宣传下,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仿冒那是小商小贩才敢干的事儿,大公司是干不了的。一旦坐实了,官司一打就输,家底越多,赔得越多。
大家只能眼红了。
不料想天不作美。王江这几年超负荷工作,身体严重透支,有一天竟然在办公室晕迷过去。
到医院一查,竟然是一种恶性癌症晚期。
公司顶梁柱倒了。
只能由丁二山等三个小股东来主持大局了。可惜三人都是技术出身,全面的管理经验不足。在供应商一边,信誉度不够,在市场方面更是没经验。公司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资金链很快出了问题。
在这个时候,三人才知道王江的作用对于公司来说,太重要了。这种压力让他们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对于江源机械,现在行业内眼馋的人太多了。各大公司中一直有收购公司的意向。行业外都有不少感兴趣的。
老板得重病的消息一传出,有实力的各公司都觉得是个机会,纷纷开出了收购价格。
如果是王江没问题时,收购根本就不是他考虑的事儿,这是他一辈子等来的机会。可是他现在真的无能为力了。
在一次他状态稍好一些时,其它三位小兄弟围在了他的病床前。
几个人现在的形象,比他们公司草创时他自己的样子还惨。
“坚持不住,把公司卖了吧!我看乾顺机械的报价最高,李老板也算有诚意了。由你们几个操作这个交易吧,我是坚持不住了。”
听完王江的话,三人神色黯然,本来有想哭的感觉,可这两年的时间里,似乎把这种功能给磨没有了。几个人真不是经营的料,而且前期扩张得太猛了,如果不是专利产品这个香饽饽,换成一个普通产品为主的公司,早就破产了。
最终公司整体作价五千万元,卖给了李老板的乾顺机械。只有他出价最高。正常来说,这家有前途的公司远不止这个价格的。
作为收购公司的一个条件,丁二山、陈力鹏、胡民俊三人要至少在公司任职两年。当然,更长时间也没必要,公司的设计生产架构都是完整的,生产许可和专利在,技术上不是问题,设计和生产都不难。江源机械只是王江有眼光占了市场先机,还拿到了专利的保护伞。
最终丁二山三人各拿了五百万,王江分了三千五百万。
公司事了,王江在不到一个月后就不幸病逝了。
狂风大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