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559章:彼此相助,同图匡复
当年,武家子侄对太子一位虎视眈眈,一度威胁到了东宫皇嗣。还好,武曌看透了武家子侄的平庸,难堪大任。
后来,在狄仁杰的劝解下,武皇终于决定还政李唐,从房龄接回了庐陵王李显,并立为太子。
随着太子之位尘埃落定,朝野形势也十分明朗,他们都以为,武曌西去后政权的和平交接,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
归政李唐,既是人心所向,亦是武氏的选择。
只要不出什么意外,待武皇西去之后,太子继位,李唐复兴,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可是没想到,如今出了这二张兄弟……
这两个面首,原本还只是秽乱宫闱,如今气焰熏天,竟然插手前朝政务,弄的满朝乌烟瘴气,全是阿谀奉承之辈。
眼看国家前途未卜,张柬之再也坐不住了,他想到了狄公临死前的嘱托……
他不知道武曌还能活多久,但是他自己怕是没有多少日子了。
狄公已经去了,这满朝老臣也就他年岁最长,他这把老骨头,也到了为国效力的时候了。
——
其实自从张昌宗谋反一案不了了之以后,张柬之就看透了局势。
古往今来,多少英明君主,到了晚年却变得耽于享乐,昏聩荒诞,酿下大错,如今武曌也到了这个地步。
在二张一事上,她明目张胆的偏袒保护,视百官如无物,置律法而不顾,一错再错,毫无原则,让张柬之对她的执政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与焦虑。
他明白,如今想要顺利接班掌权,必须除掉二张兄弟。
为此,张柬之甚至想过,派人刺杀二张。
可是,这个举动怕是治标不治本。
因为一旦因此激怒了武则天,迁怒于太子,那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当年因为邵王李重润和继魏王武延基说了二张的几句闲话,就触发了雷霆之怒,几人因此殒命……
如果暗杀二张,以武皇在二张上匪夷所思的表现,她会做出什么样的激烈反应,会不会放过太子、相王,谁也不得而知。
所以,他们不敢冒险。
再者,就算杀了二张,还有梁王……
只要太子一日不登基,不继位,武家的子侄,自始至终都是隐患。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既可以除掉二张,又可以直接让太子继位。
思来想去,张柬之终于想到了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不但可以一举除掉二张,而且可以一举光复李唐——那就是兵谏逼宫。
虽然废黜武氏并非他的本意,但鉴于目前混乱的时局,诛杀二张,伺机废武,让太子登上皇位,顺应众望,对国家社稷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好在如今的朝堂之上,李唐派的势力已经足够和二张抗衡。
主意一定,张柬之就开始布局这盘棋了。
不过,张柬之的这盘棋,其实是接手狄仁杰的棋局。
如果说武则天最善布局天下,那么狄仁杰也是一位弈坛高手。
当初,狄仁杰在武则天的眼皮子底下,下了多大的一盘棋,如今才慢慢清晰了起来。
在他生命里的最后几年,他举荐过的那些门生故吏,就像插入朝堂里的一个个楔子,隐晦而坚定,不经意间布下了光复李唐的主力格局。
如今他们在关键时刻起了作用,在张柬之的联络下,瞬间盘活了复兴李唐的棋局……
尚未拜相,张柬之便在拥李派大臣中迅速物色了四个人,作为此次政变的核心成员。
他们是太子右庶子崔玄暐、相王府司马袁恕己、中台右丞敬晖和司刑少卿桓彦范。
之所以选定前两位,是因为他们一个代表太子,一个代表相王。身为皇子,身份特殊,不便亲自出面,就派出一位代表代为行事。
毕竟,此次政变的目标是匡复李唐社稷,因而太子李显自然成为此次行动最重要的一面旗帜。
而之所以选定后两位, 则因为他们几人都是狄仁杰举荐入朝的。
黄小邪写桃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