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种田忙杨若晴骆风棠

第5473章 晴儿的心意(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5473章 晴儿的心意

“娘,朵儿姨生了个小表妹,全名叫项白娇,小名儿叫娇娇,长得也蛮好玩的。”

杨若晴点头:“嗯,我听你嘎婆和舅妈说了,回头得空我们去项家看你小表妹。”

“好呀好呀,那嘎婆和舅妈有没有对娘说,上回帮娇娇奶奶查案子,是谁发现破绽的呢?”骆宝宝歪着小脑袋期待的望着杨若晴。

杨若晴笑了,轻轻捏了捏骆宝宝肉肉的脸蛋:“当然说了呀,是我家机智聪明的小侦探骆宝宝呗!”

“娘,那你觉得我厉害不?”骆宝宝仰着小脑袋问。

杨若晴温柔的笑着,轻轻点头:“当然,我闺女最厉害了,将来必定比爹娘都要有出息!”

因为男主人和女主人的回归,骆家这偌大的前屋后院,一草一木突然就焕发出蓬勃的生气。

骆风棠在前院陪着骆铁匠,老孙头,小洁爹,大磨,杨华忠他们喝茶聊天。

杨若晴和骆宝宝在后院,王翠莲和拓拔娴也坐在一旁,悠闲的喝着茶,目光追逐着骆宝宝的身影,两个妇人不时悄悄交换个目光,都心照不宣的笑了。

床前的桌子上,两只木箱子打开了,里面装的全都是首饰,有金银首饰,还有珍珠玛瑙翡翠等各种玉石。

这些东西有的是簪子,有的是钗环,还有的是耳环耳坠镯子戒指手链脚链抹额啥的。

除却这些贵重的首饰,还有一些珠花,绢花,绒花等年轻女孩子家适合的。

既明丽好看,又清新脱俗。

瞧瞧,骆宝宝对那些金银珠宝的首饰只是随便捡了几个看看,便放到一旁不再理会,一颗心全被那些五彩缤纷的绢花给吸引了。

边挑拣嘴里还在兴奋的做着安排:“这对蓝色的绢花跟香香姨娘的气质很符,我这对粉色的适合绵绵姨娘,咦?这鹅黄的好养眼呀,绣绣姐姐最喜欢这个色了,她的帕子上绣的花都是这个色儿……”

杨若晴拍着那装绢花的匣子对骆宝宝道:“这一整匣都交给你去安排。”

“哇,太棒了,我发财啦!”骆宝宝伸开双臂拥抱那匣子,高兴得脸都笑变了形。

这让边上的拓拔娴和王翠莲也都乐得合不拢嘴,家里,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样的欢笑声了。

杨若晴又把一个匣子端到她们二人面前,“娘,大妈,京城里有雅吉利商人开的衣料铺子,里面有今年最新款式的过冬御寒衣物,花样款式都很不错,在京城贵妇圈里很受欢迎,我便给你们都带了一套。”

给拓拔娴的是,是一件卡其色镶流苏的坎肩,端庄大气上档次,跟她的身份和气质很匹配。

给王翠莲的,是一条绛紫色的围巾,围脖子也好,当做帕子包裹脑袋挡风也罢,都好。

给孙氏得,跟王翠莲差不多,好看又实用,附和她们的性格。

至于大舅妈,五婶,还有其他的姐姐妹妹们,杨若晴都为每个人量身购置了礼品,在这里就先不拿出来了。

拓拔娴和王翠莲各自打量着自己的礼品,都甚是欣慰,连声夸好。

家里的条件,什么都不缺,尤其是拓拔娴,曾经是大辽的长公主,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但这是晴儿的心意,比什么都珍贵。

至于王翠莲,那就更不用说了,自己是半路嫁给骆铁匠的,无儿无女,可自己拿真心待棠伢子和晴儿,他们两个也对她真心孝顺,给娴夫人这个正牌婆婆买礼物还不忘捎上自己这个大妈,她已经知足啦,哪怕是从京城带一根稻草回来,她都稀罕!

巅峰小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抛弃渣男后,我成了沪漂
抛弃渣男后,我成了沪漂
毕业后,她追随心上人来到魔都上海,甘愿做起了贤内助,却没想到男友转身投入了绿茶的温柔乡。那个绿茶还想三人行?真是离谱!她霸气手撕渣男,果断转身离去。伤心之余,她改头换面,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里,遇到了几
佚名
离婚后,前夫雪夜下跪求回头
离婚后,前夫雪夜下跪求回头
这段隐婚,宛如一场漫长的寒夜。她,不过是麻醉科的小小实习生,却成为了他见不得光的妻子。在旁人眼中,他是京协大名鼎鼎的“第一刀”,冷漠矜贵,遥不可及。而她,只能在无数个寂静深夜,独守空荡荡的大平层,满心
佚名
穿越:皇帝赶紧给我打江山
穿越:皇帝赶紧给我打江山
一朝离奇清穿,女主便撞进了选秀现场,误把康熙当作歹人,一记飞踹,瞬间惹得侍卫层层围堵,死亡倒计时骤然开启,甚至还危及九族。千钧一发之际,她急中生智,冒充康熙生母佟佳氏转世,成了九龙尊奉的祖母。她凭借过
佚名
重生七零,冷面军官的恶毒妻转性了
重生七零,冷面军官的恶毒妻转性了
她重生了。上辈子的她送走双亲后病痛缠身,五十岁去世了。儿女忙于工作没能赶来,只有丈夫守在床边,临终回顾,她争强好胜不肯服输,和婆家处不好关系,和娘家不常往来,喜欢丈夫却总咄咄逼人,对一双儿女严厉也没什
佚名
快穿以后,我觉醒了最强“装备栏”
快穿以后,我觉醒了最强“装备栏”
前世的他本来自美丽的蓝星,却因为意外穿越到一个劳累致死的十六岁少年身上。他穿越的这个世界虽然落后,却有武道存在。武者手段超绝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不在话下。他为了成为一名武者,在铁匠铺学艺三年,才有摸骨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