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26:辞职之后
本打算再解释一下,转念一想,村民们没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他们怎么会理解被动离职和主动离职的不同呢?就算跟他们解释一万遍,都是徒劳无功的。村民们思想太闭塞,很多事情已经和大城市完全脱轨。
我们处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没法用跳槽的思想和他们沟通。我只好再没提工作,听了一下村民们谈话的话题。这些人正在谈论着村子里近期发生的“新闻”,一共听到了好几则有趣的小故事。
……
村子里有些人,挣了钱不往银行里存,他们认为把钱交给银行,只能换取一张纸张,心里很不踏实。
有些村民就把一辈子的心血都放在家里。昨天,来了村里一个卖铜的,对方开着拖拉机,一布袋铜400斤,售价一万块钱。
卖铜的人说这些铜只要转手卖的话,一布袋铜可以净赚2000块钱。村里有个精明的农民,在村子里号称小诸葛,看到这样一桩买卖决定不会放过。让卖铜的人将拖拉机开到他家的院子里,给他卸了5布袋铜。
他从家里床下的鞋子里面掏出了五万块钱,交给了卖铜人。对方走远后,这位精明的农民打开看的时候,发现布袋里装的全是烂石头。当初他验货的时候,打开的布袋里装的是正品。卸车的时候,放下来的是烂石头。这样的一个农民,辛苦了大半辈子,五万块钱连水漂都没有打一个就被骗走了。
几天前,有一户村民家里招贼了,小偷破门而入,每个房子里都翻过了,也没有找到钱。主人回来后,从院子里茅厕的纸篓下面把钱翻了出来。小偷再长一万个心眼都不会想到,这位农民会把自己的家的金库,藏在茅厕的纸篓子下面。
村民们不往银行存钱,各有各的绝招,还听说有位村民屋子里有一个煤炉子,冬天取暖用的。冬季过后,这台煤炉子就没用了,熄了里面的火以后,他将钱放在煤炉子里,然后用泥将炉口封起来。
如果想取里面的钱,就把煤炉子上面的封泥拆掉。这种存钱的方式,别说是小偷了,就算是007都不会想到这种地方。
我听了这样的故事,终于明白这些人为什么不理解我了。他们连银行支票的作用都不了解,怎么会了解职场中的主动“辞职”和被动“辞退”的区别呢?
听了这些故事,让我也不得不佩服乡亲们的智慧,尽管不知道往银行存钱,保护自己财产各有各的道儿。这些人是因为没文化才在村里做了农民,不然的话,一个个绝对都是一流的“点子大王”。
乡亲们正在闲侃的时候,走来了一个陌生的中年猥琐男,背着一个小小的红包袱。来到乡亲们跟前,眼睛翻了翻,说:“各位老乡,我老家是贵州的,到北方来打工。带来的钱被人抢了,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希望各位行行好,给点钱,让我买点吃的……”
这些人一听有人被抢了钱,居然一天都没吃东西了。纷纷掏钱救助,有人一下子把身上的几十块钱全部拿了出来,塞给了那个猥琐男。还有人提议,说:“让大队里的喇叭给喊一喊。”
“大队”的叫法源自于70年代的农业合作社,我记事起,见村子里一直称村委会为“大队”,称乡亲为“社员”。他们所说的大队里的喇叭,也就是指村子里的广播站,很多名字的叫法都是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
我忙叫停,说:“大家冷静一下,我在北京的时候,这样的人遍地都是,都说自己被抢了,一天没吃东西了。难道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同时被抢了吗?你们不要中了骗子的圈套……”
那位老大爷听不惯了,指着我的脸,说:“人家一天没吃东西了,你不帮忙也就算了,干嘛阻止别人干好事呀?你还大学生呢,一点爱心都没有,你上学都白上了,怪不得用人单位都不要你……”
我觉得跟他们沟通说不清道理,经历和阅历不一样,见到的世面不一样。这种骗术在城市里已经司空见惯,骗子们在城市里越来越难生存,开始辗转农村阵地。
农民们平时省吃俭用的,有些人买盐都舍不得买袋装的,为了省几毛钱去买散装盐,现在却心甘情愿的把钱拿出来救济了这位骗钱的猥琐男。
乡亲们一边捐钱,一边鄙视我,很多人用一种奇怪的眼神望着我。一怒之下,我只好回家去,不跟他们扯淡了。
刚走了几步,听到村委会里的大喇叭广播了起来。广播员是本村一位70多岁的老头儿,一个字都不认识,也不会说普通话,甚至还听不懂普通话。平时也不看电视,看了也只是看看画面,听不懂电视里的语言。
每次邮递员来送信,都是邮递员告诉他这些人的名字,一个个的读给他,他听到一个名字,广播出去一个名字,最后告诉这些人来到村委会来取信。
那个老头儿为村里的大喇叭服务了多年,从我记事起,村里的广播员只换过一届。前任广播员逝世后,才把这份工作交给他的。
这种干到死才让贤的思想,深深的扎在乡亲们的心里,难怪他们不懂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更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辞职?只知道一旦这个人没有在本岗位上干到死,就是犯了错误,被单位给开除了。
此时此刻,这位70多岁的老人正在对着喇叭,播报着“公益广告”:“社员们注意了,大街上,有一个外地人被人抢了钱,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哪位社员有爱心,赶紧到十字街口去救济一下对方,献出点爱心,帮帮对方……”
我越想越来气,这些没见过世面的人们,真是太可怕了。如此笨拙的一个骗术,在城市里已经人人喊打,在农村里居然能够受到如此“重视”。回到家门口的时候,母亲从家里正巧走出来,我问:“去哪里?”
母亲说:“我听到大队的喇叭喊了,大街上有人被抢了,一天没吃东西了,我去送点钱给他。”
“回去!回去!”
我一下子拉住母亲的手,硬是往回拽。母亲一边走,一边数落我,“我知道你现在没工作,咱也不差这点钱吧,能帮别人一下,就帮别人一下,算是积点德……”
给母亲讲述了一下我在北京的所见所闻,以及全国出差期间,看到这样的骗子几乎每个城市都有。
母亲听了后,相信了我的话,她是了解儿子的,知道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不会说瞎话。
过了没几天,整个村子都在笑话我丢了工作。母亲对我说:“这几天你别出门了,别让乡亲们在看到你,他们要是问我,我就说你已经找到工作,上班去了。”
我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好像由一个王公贵族,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贫民。在老家的父老乡亲们眼中,我不仅丢了工作,还丢了人品。
夏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