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一枪一箭屠戮江湖

第31章 愤怒的张五六(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31章 愤怒的张五六

“杀!”马勇仁从喉咙深处爆发出一声怒吼,挥刀砍向来犯的厢军,但他已身负重伤,一名精锐厢军轻松避开,反手一刀刺入他的肩膀。

李铁见势不妙,眸中精光闪动,双手持剑,脚下步伐忽变,剑招流转,仿佛游龙行水,每一式皆连贯无间。

在这生死危机关头,他的【游龙剑法】突然有所感悟,从55级骤然突破至56级!

“嗤!”剑气如虹,刀芒如电。

尽管是1级的突破,但攻击伤害至少提升了10。

《止戈》的武功练到后期,每提升1个小段,对个人的整体增幅都有较大的影响。

李铁手中长剑一抖,转眼刺出七八剑,每一剑都带着奇异的轨迹,令人防不胜防,不得不后退。

他身后两名死忠手下趁势和他背靠背站在一起,形成一个小防御圈。

“好!”马勇仁见状大喜,也趁机挣脱身边两名厢军的包围,退到李铁身旁。

一时间两人对视了一眼后,神色变幻,最终选择了联手。

张五六脸色骤变,他没想到李铁居然在此时突破。

“布阵!”他厉声喝道,命令手下重新列阵。

厢军们迅速变阵,将马勇仁、李铁等人围在中央,形成一个杀阵。

双方再次混战在一起,兵刃交错,劈砍声、惨叫声此起彼伏。

李铁突破后的游龙剑法锋芒毕露,一时间竟能压制住几名厢军精锐。

就在战斗陷入胶着状态之际,忠义堂大门被猛地踹开。

一道修长的身影闯入众人视线。

顾渊手持白杆枪,站在门口,冰冷的目光扫过满地尸首和血泊。

他没有丝毫犹豫,脚尖轻点地面,身形如电般窜出,直奔张五六身边的厢军精锐而去。

白杆枪在他手中仿佛拥有了灵性,枪身微颤,枪尖寒芒闪烁。

顾渊右脚猛踏地面,整个人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前方,枪势如龙,直刺最近的三名厢军。

这一枪看似平常,却蕴含了经过蓄力特性加持的惊人力道。

“噗嗤”一声,枪尖刺穿第一名厢军的胸膛,余势不减,连贯穿刺第二人喉咙,最后势如破竹般贯穿第三人腹部。

三具尸体几乎同时倒下,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地面。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整个忠义堂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这道修长的身影,无论是马勇仁、李铁一方,还是张五六的厢军,都被这惊人的一幕所震慑。

马勇仁和李铁看清顾渊身上穿的是山寨服饰,不禁面露喜色。

马勇仁大笑道:“好啊!我青山寨还有如此勇猛的忠心之士!兄弟们,随我杀出一条血路!”

李铁也高声呼应:“杀!”二人士气大振,挥刀向前冲杀。

然而,张五六的下一句话就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顾渊!你这个叛徒!”张五六怒吼,脸色铁青,“你穿着山寨的衣服混进去,就是为了背叛我厢军吗?”

关雪,你看吧,这就是你一直袒护的人,他果然是一个白眼狼。

马勇仁和李铁脸上的喜色凝固了,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和恐慌。

是了,青山寨能有如此身手的人,他们怎会不知晓。

“他是…厢军的人?”李铁咬牙道,眼中就充满戒备和不安。

顾渊没有回答,只是冷漠地看了张五六一眼,随即再次发动攻击。

白杆枪在他手中舞出残影,宛如一条银白游龙,所过之处,必有厢军倒下。

短短几秒钟内,又有四名厢军精锐被他一一点杀。

马勇仁、李铁愕然。

这是…在互相残杀?

最初的少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
关于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实习中医凌轩,被同事灌醉后穿越隋末,喜提人生大礼包:一顶绿帽(划掉)一顶太医孙子的假发,外加买一送一的前朝公主老婆!新婚夜,新娘叶紫烟美得雌雄难辨,舌尖卷走一滴心头血:
三涧
隐婚后我顶替了大佬的白月光
隐婚后我顶替了大佬的白月光
商业奇才钱哲是出了名的不近女色,一心做科研的大佬。哪怕出于责任娶了苏微嫣这个美娇媚,也正眼看不了一眼。新婚夜,钱哲冷冷道:“我不会尽丈夫的责任,没时间也没兴趣陪你。”苏微嫣:老公有钱不回家,人生简直太
小牛万万
当系统奖励加大,我不按套路出牌了
当系统奖励加大,我不按套路出牌了
我在穷苦潦倒时获得人生选择系统,专业服务,不求回报,完成即可获得奖励。完成重金求子招聘,系统就白给一亿!本以为人生从此逆袭。但万万没想到,求子雇主不是人,系统给高额奖励一件没完成,差点搭上小命。逃亡生
佚名
符道之祖
符道之祖
【凡人流,无系统。】放牛娃徐长寿,因救绿仙宗杂役弟子被带入修仙界,后觉醒血脉玉符,获得符道传承。从画符开始步入修仙界,登仙路,斩妖魔,得长生,问苍穹,开创符之大道,成就符祖果位。
佚名
一局天下棋,尽显华夏雄风
一局天下棋,尽显华夏雄风
在某个平行世界中,华夏依旧昌盛,可却产生了断层,一场以苍生英雄为核心的《天奕》的对决就此展开。面对欧美的欺压而上,华夏十年摸索不曾翻盘,直到他的出现。一位从平行世界穿越而来的少年,一子白棋稳定局势,二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