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妇女,我踹懒汉带女儿暴富

第268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268章

李氏顿时也是一脸不敢置信的模样:“真的十五文一两啊,阿娘,没有听说吧,是一两,不是一斤?”

十五文一斤,她觉得都很赚钱了,毕竟那鸭毛也没用处啊,以前可从来没有卖过钱。

“这我还能听说,就是十五文一两,你也别觉得价格高得离谱,那鸭绒轻飘飘的不压称,一两估计都得一大包。”

李氏认真想了想,也不由点头:“也对,那玩意儿确实轻飘飘的不压称。”

但是十五文一两,这钱也是实打实的,说起来还是赚了。

“阿娘,我们家要不要杀几只鸭子?”那鸭绒拔下来,就是钱啊!

苏婆子白了她一眼,道:“那鸭子你说杀就杀啊,问过你阿爹的意思没有,他可宝贝得很,没他允许,你敢杀他一只鸭子试试?”

李氏顿时不说话了,她果然昏了头了,那些鸭子都是公公自个在养,平时看得紧得很,哪怕丢一只都要满村的去找,就算要杀一只鸭子吃肉,那也必须得他同意才行,现在不年不节的,杀鸭子吃肉,想都别想。

尴尬的笑了一下:“这还真是哈!”

“平时家里鸭子掉的毛,你让几个孩子帮忙给收集起来,至于别的,等他们回家来时,我们再细说。”

人家杜青娘都给了他们赚钱的路子了,他们要是还接不住,就活该没有发财的命。

待到天晚时,江树桩将鸭子赶回家,江光理也挑着豆腐担子回家来。

人才走到院门口,早就等着的李氏,就连忙迎了上去,看了看他挑着的担子,顿时便叫唤了一声:“哎呦,有两块豆腐没卖出去,这下好了,我们有豆腐吃了。”

苏婆子在院子里听到这话,顿时心里暗叫了一声,这败家娘们,豆腐没卖出去,她还这么高兴,那脑子也不知怎么想的,就只惦记着吃了。

“昨儿就剩了一块没卖出去,今儿怎么还剩了两块了?”问这话时,眉头也微蹙了起来。

虽说这一块两块的,也不影响什么,该赚的钱也赚到手了,但看着这行情有点不太行了啊,现在是剩个一两块的,但回头怕是会剩下得更多了。

江光理摇头叹息了一声:“村里人都往城里跑,卖豆腐的人多了,自然就没那么好卖了,若是一直这样,我们就只能少拿一点豆腐了。”

少拿的话,也就代表少赚钱,这让他也有点高兴不起来。

苏婆子暗叹了一声,知道卖豆腐能赚钱,村里的小伙子们,都一窝蜂的都去卖豆腐了,那城里人贪新鲜,可不就愿意买着吃,但吃得几次了,估计也不觉得新鲜了,生意自然就慢慢淡下来。

“大家都往城里去,我估计城里的生意,只会越来越不好做,你要不往各个村里跑得了!”

江光理挠了下头,道:“阿娘你知道的,村里的人家,愿意花钱的不多,生意肯定是没有城里好的,就怕会剩得更多。”

“也不是说只往一个村子去,你沿着村子里转一圈,有人买就买,没人买就去下一个村子,卖完为止,一天时间怎么也能卖完一担子,而且……”

她语气顿了顿,抬眼看向儿子。

这话说一半就打住了,江光理也不由有些疑惑,问道:“阿娘,而且什么,你接着说啊!”

苏婆子就是一笑,道:“今天你杜嫂子来家里,给我指了条发财的路子……”

说着,就将今儿的事情说了一遍,末了道:“所以,我的意思是,你就往各个村子里去卖豆腐,再顺便跟人收鸭绒,就是顺带的事儿,却能赚更多的钱呢!”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成农家妇女,我踹懒汉带女儿暴富
穿成农家妇女,我踹懒汉带女儿暴富
我穿成了一个农家妇女,原身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婆家人的意见开始大了。而原主从怀孕时就开始承受各种精神压力,生产时又难产,一口气没上来,人就没了。这一家子虽然都重男轻女,但我不会,因为我在现代想要孩子还求
佚名
逆天丹帝
逆天丹帝
一代丹帝重返十五岁,这一世,不仅要弥补前世所有遗憾,更要成就武道至尊!比功法?我的小弟人手一本神级功法。比丹药?我的极品丹药拿来喂狗。天才?凡是遇到我的天才,全是被碾压的命!顺我者昌,逆我者死!
佚名
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
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
关于赶海捕鱼,我带妹纸钓巨物:(赶海+钓鱼+日常+美食+宠物+种田+情感+逆袭+乡村+家长里短+轻松搞笑+发家致富)严初九上门去给太太帮了个忙,身体竟然发生了变异。从此钓鱼爆护,赶海爆桶,捕鱼满仓,寻
作家了了一生
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
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
关于洪荒:爷爷,我抓了条蛇精叫女娲:问:穿越成洪荒先天葫芦藤怎么办?答:别想那么多,先带娃吧!陆青阳穿越洪荒,成了先天葫芦藤,结果身上的七个葫芦,也化形成了葫芦娃!大娃整天背对众生,念叨“吾为天帝,当
爱吃秀米
想骗情?那就别怪我开虐了
想骗情?那就别怪我开虐了
曾经,她满心欢喜地以为,他望向她的目光里,藏着的是矢志不渝的深情。他温柔的话语、贴心的举动,让她在爱里沉醉,以为这就是一生的归宿。然而,背叛的真相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将她的幸福炸得粉碎。那些甜蜜的过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