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贫养的花也能绽放(下)(134)
走出办公室时,胡攀娇的膝盖还在发软。三车间有二十八台缝纫机,5的股份意味着她再不是流水线上的打工妹,而是真正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婆婆常说的\"人有一技之长,饿不死\"突然有了新的含义。
家里没人。桌上压着张字条:\"志强安全员考试最后一天,我带小雅去早市卖葱。——妈\"
歪歪扭扭的字迹旁边画着个小笑脸,显然是女儿添上去的。胡攀娇摸出手机,发现婆婆半小时前发了条彩信:照片里小雅蹲在菜摊前,面前摆着三捆小葱和一块纸板,上面用彩色粉笔写着\"奶奶种的葱,五毛一捆\"。
她突然做了个决定。翻出抽屉深处的存折,直奔银行取出全部八千元存款,然后去了市中心最大的家电卖场。
傍晚,周志强捧着新鲜出炉的安全员证书回家时,被客厅里的庞然大物吓了一跳。
\"冰冰箱?\"
\"双开门的。\"胡攀娇正往新冰箱里码放蔬菜,\"旧的那个修了三次,每月多耗十几度电。\"
婆婆围着冰箱转了三圈,突然拉开冷冻室:\"这么大!能囤多少肉啊!早市收摊时的排骨能便宜三成呢!\"
小雅把脸贴在玻璃门上呵气:\"妈妈,这里能放冰淇淋吗?\"
\"当然能。\"胡攀娇从身后变出个塑料袋,\"买了三根,今晚庆祝爸爸考过安全员,还有\"她看向丈夫,\"我升职了。\"
当她把股权协议放在餐桌上时,周志强的表情像是被人打了一拳。他低头盯着自己的双手——那上面有搬砖留下的老茧,有被钢筋划伤的疤痕,现在又多了一道安全员培训时烫的水泡。
\"攀娇\"他的声音哽住了,\"我\"
\"深圳学习三个月。\"胡攀娇快速说,\"第一个月不能回来,后面可以周末回家。李厂长说能帮忙联系小雅转学\"
\"不用转学。\"婆婆突然说,\"我带着小雅留在这儿。志强跟去深圳照顾你饮食起居。\"
胡攀娇和周志强同时转头。老人拍了拍新冰箱:\"咱们刚打好根基,不能两头都落空。你俩去闯,我看家。\"
小雅舔着冰淇淋举手:\"我帮奶奶卖葱!今天卖了六块钱呢!\"
那晚,全家围着新冰箱吃了一顿火锅。超市打折的肥牛卷,早市收摊时买的半价蔬菜,婆婆腌的酸豆角,还有胡攀娇坚持要加的一盒鲜虾。餐桌上热气蒸腾,每个人的脸都红扑扑的。
去深圳的前一天,光头男突然登门。胡攀娇下意识挡在婆婆前面,却见他从包里掏出个文件袋。
\"债主让我来的。\"他挠挠光头,\"听说你们要出远门?\"
文件袋里是一张撕碎的借据和两万现金。光头男解释说真正的债主是他大伯——当年和婆婆在信用社共事过的老同事。老人得知借款人是王红云家后,不仅免除了全部利息,还退回已还的五万本金。
\"大伯说您是他师父。\"光头男恭敬地递给婆婆一个信封,\"当年点钞比赛前,是您连夜教他捻钞手法。\"
婆婆颤抖着拆开信封,里面掉出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她站在\"东风公社信用社\"牌子前,身旁腼腆笑着的小伙子,依稀能看出如今光头男的轮廓。
\"这钱不能要。\"婆婆把现金推回去,\"告诉你大伯,王红云还记得他点钞时老爱舔手指的毛病。\"
光头男走后,胡攀娇发现婆婆在阳台呆立了很久。老人手里攥着那张照片,脚下泡沫箱里的小白菜苗在晚风中轻轻摇晃。
深圳的学习比想象中艰苦。流水线设备全是德文界面,胡攀娇每天带着电子词典泡在车间,把每个按钮的功能画成示意图。周志强则成了全职\"家庭主夫\",照着手机菜谱学煲汤,还加入了深圳打工者互助群,找到几家愿意卖打折食材的小店。
第三个月的一个周末,胡攀娇在视频通话里发现小雅的门牙少了一颗。
\"奶奶说牙仙子会给二十块钱!\"女儿对着镜头咧嘴笑,\"我存起来等你们回来买大西瓜!\"
婆婆的声音从画面外传来:\"上周朗诵比赛拿了年级第一,题目是《我的妈妈是缝纫师》。\"
胡攀娇的眼泪砸在手机屏幕上。她缺席了女儿第一次掉牙,错过了人生第一场正式比赛,但那个曾经因为同学有新书包就哭闹的小女孩,如今为二十元牙钱欢天喜地。
返程火车上,周志强突然说:\"小雅比我们活得明白。\"
胡攀娇望向窗外飞驰的田野。是啊,在女儿眼里,妈妈不是流水线上的打工妹,而是\"能把破布变成花裙子\"的魔术师;爸爸不是被债务逼到绝境的失败者,而是\"会修水电还会讲故事\"的超人。
回家那天,全校正在开家长会。胡攀娇拖着行李箱直接赶到学校,在后门听见小雅清脆的声音:
\"奶奶说,钱像肥料,太多会烧根,太少长不好。\"穿着旧裙子的小雅站在讲台上,手里举着种葱的泡沫箱,\"这是我和奶奶种的葱,卖了八十六块钱,给爸爸妈妈还债用。\"
会场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胡攀娇看见前排几个珠光宝气的妈妈偷偷抹眼泪。
\"我最喜欢《悯农》,因为爸爸在工地像农民伯伯一样辛苦。\"小雅突然看向后门,眼睛一亮,\"我妈妈回来了!她的新机器能做出带香味的衣服!\"
全场回头。胡攀娇僵在原地,直到婆婆走过来拽她进场。班主任李老师红着眼睛宣布:\"下面请周小雅的妈妈,市服装厂技术总监胡女士分享家庭教育心得。\"
站在女儿刚才的位置上,胡攀娇看着台下期待的目光,突然明白了婆婆常说的\"贫养\"真谛。
\"我家没有学区房,没有私家车。\"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但我女儿知道葱五毛一捆,知道雨漏了要用桶接,知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掌声中,她看见最后一排的光头男正笨拙地用手机录像,想必是要带给他大伯看。
年底分红到账那天,全家去了趟家具城。小雅选中一张带抽屉的学习桌,婆婆看中一把摇椅,周志强偷偷往购物车里塞了个泡脚桶——胡攀娇的脚后跟因为长期踩缝纫机长了厚茧。
回家的出租车上,婆婆突然说:\"阳台草莓结果了。\"
胡攀娇这才想起春天时小雅要种的草莓。半年过去,当初二十元买的种子,如今已经变成十几颗红艳艳的果实。
晚饭后,全家分吃了那些草莓。个头很小,但出奇的甜。小雅把最大的一颗分成四份,坚持要每个人都尝到。胡攀娇含着那四分之一的草莓,甜味一直漫到心底。
夜里,她起床喝水,看见婆婆的房门虚掩着。老人坐在新摇椅上,就着台灯的光线织毛衣,脚边泡脚桶冒着热气。胡攀娇轻轻带上门,突然理解了什么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第二天清晨,胡攀娇穿着工作服站在阳台上。晨光中,那株草莓已经结出新的花苞,而更远处,服装厂新引进的德国缝纫机正在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