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一章完结保证日更

第54章 住在厕所(1/3)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54章 住在厕所

原主崔澜,家庭条件不错但是父母重男轻女。

明明有多的房间,却宁愿给儿子当游戏室都不给原主住。

原主只能住在厕所改建的小房间里,度过自己整个青春。

平时除了正常学习,还要操持家务,跟个保姆一样伺候着全家人。

后来,原主考了一所离家极远的大学,独自租房,独自工作,终于摆脱他们,再也不用住厕所了。

可是好日子还没过几年,原主在家劳累多年落下的病根就复发了,不治身亡。

崔澜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个狭窄、阴暗、潮湿,厕所改建而成的房间。

小得只能放进一张木床,连个小床头柜都挤不下。

原主的衣服和私人用品就只能堆在床上,显得杂乱无章。

崔澜推门出去,崔家其实很大,两厅两卫,四个房间,一个是崔爸崔妈的主卧,一个是儿子崔峰的次卧,一个是他们的书房。

最后一个是崔峰的游戏室。

他们宁愿把其中两个房间,分别改成书房与游戏室都不愿意给原主住。

而是选择将厕所变成原主的房间。

不是没钱,而是原主在他们的眼里,不值。

崔澜就很想笑。

不把女儿当人,那还生了干嘛?

生了后又不肯好好养着,平白造孽。

崔澜目光幽幽地看着崔爸崔妈的主卧。

既然她没大房间住,那就所有人全都别住了!!!

崔澜把崔家里里外外贴满隔离符,然后,一把火烧光了崔家。

崔爸崔妈和崔峰是被浓烟的味道呛醒的。

“咳咳,咳咳……什么东西糊了?”崔爸崔妈从睡梦中醒来,有些迷迷瞪瞪,但是很快就意识到,不是什么东西糊了,而是他们家着火了!!!

崔爸崔妈一个鲤鱼打挺蹦了起来,打开门看着客厅里汹涌的大火,腿都软了。

崔妈想冲去儿子的次卧把儿子喊醒,但是火势实在太大,崔妈几次想要出去都被逼了回来。

崔爸则抖着手打了消防电话。

消防员们速度很快,不到二十分钟就赶了过来,开始灭火。

崔爸崔妈和崔峰被他们用云梯接了下去,消防员问他们屋里还有没有人时,崔爸下意识地说了没有。

崔妈也跟着点头,忽然僵住:“我女儿她还在上面。”

消防员队长脸色骤变:“人命关天的事情怎么不早点说?”

崔爸崔妈和崔峰都有些讷讷,无言以对。

队长刚想冲进火场去救崔澜,却发现,崔澜已经裹着打湿的被子跑了出来,队长狠松口气,夸她:“小姑娘真聪明,还知道自己跑。”

崔爸崔妈看了崔澜一眼,有些心虚地把崔澜叫过去说了句关心话,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等到消防员灭完火,崔家已经被烧的差不多了,一片断壁残垣,什么东西都没剩下。

消防员们觉得太神奇了,按理说,这么大火,邻里邻居应该都会被波及到一点。

谁料,那火却哪儿都不烧,只烧崔家!

隔壁邻居养在阳台的花都没被熏蔫一点!

真是奇了怪了!

崔爸崔妈看着已经烧得焦黑的房子,心在滴血,又哭又喊,要死要活。

崔爸不停用拳头砸着地,他的文件,他的主机,他马上就做完的项目都在那台电脑主机里啊!

还有几天就要到截止日期了。

这下,毁了,一切都被毁了!

崔妈没心思去管他,她在忙着哀痛自己的黄金首饰、珠宝项链、名牌衣服

崔峰也气得跺脚,指着消防员们鼻子要求他们去把自己的各种潮鞋、手办、盲盒抢救出来。

只有崔澜,最为平静,因为原主除了一床被子几身衣服,几乎什么私人财产都没有。

烧了就烧了,不可惜。

国服貂蝉富得流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人流浪
一人流浪
关于一人流浪: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东海西域
反手上交位面超市,华国腾飞了
反手上交位面超市,华国腾飞了
关于反手上交位面超市,华国腾飞了:简介:爱国强国,无cp社畜打工人叶芸被资本家无情压榨落了一身病,在一次连续加班晕倒后,她决定老娘不干了。好在家庭和谐父母开明,叶芸在家人的支持下开了一家超市,打算自己
我妈让我叫讨债鬼
吞天祖神
吞天祖神
【传统玄幻+无系统+不无敌+神帝重生】神帝李峰因被万诅神帝诅咒,被迫在神识上设下十八道封印,重生五洲大陆,重修神体。然而,当他历经磨难重回神界时,却发现神界沦陷,师尊被捕,万诅神帝为了成为世间最强者,
黑猫的鱼
凡修:从背井离乡开始踏仙途
凡修:从背井离乡开始踏仙途
他只是一个凡人,从小到大就有一个修仙梦。可人人都说凡人不能成仙。他不相信,为了心中炙热,为了梦想,也为了弥补遗憾,他背井离乡踏上了修仙征途。却不想一路上尽遇坎坷,险些要了他性命。好在最后均有惊无险,还
佚名
我被毒蛇咬成了修仙者
我被毒蛇咬成了修仙者
"师父,我金丹已成,可以教我几招变化之术了吧?”“当然可以!说吧,你小子想变啥?”“我想变得东西多了。”“可是,你教的了吗?”“臭小子,你什么意思?”“师父,大家都说你只会三变,只能变成三种东西。”“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