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63章 表白心意
杨小龙看着三妹继续说道:“或者哪天姑娘想通了,愿意走法律途径替自己申冤,尽可来找我。”
“在下不才,只是朝廷正六品小官,但在下却有直通天庭的手段,能帮姑娘让当今天子知晓你的冤情,为姑娘平冤昭雪!”
杨小龙先是一番夸赞三妹貌美如花,又是一副情真意切的关怀备至。
然后又展示出自己的家事和能力,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基本会让大部分女子晕乎乎的就瞬间沦陷。
自古美女爱英雄,杨小龙虽然其貌不扬,但先是南京审理户部贪腐案,接着又是崇明岛大破倭寇斩首三千级。
这些光辉战绩在说书先生的不断加工下,让杨小龙更是光环加身,足以闪的众多闺中待嫁女子们的钛合金狗眼睁不开。
三妹被夸的脸红扑扑的,将银子递还给杨小龙,低头推辞道:
“杨大人,您的好意小女子心领了,不过,这银子太多了,我万万不能收下,您…您还是拿回去吧。”
杨小龙真心诚意道:“姑娘长的倾国倾城,在下见到姑娘更是一见倾心,实不忍让姑娘露宿街头,也不忍姑娘吃苦受累,更怕姑娘红颜薄命。”
“如果姑娘不好意思收下银子,那就权当是在下借给姑娘的好了,等日后姑娘有了银子在连本带利还给杨某便是。”
三妹含羞带怯的低下头,杨小龙解下腰间玉佩道:
“这是在下随身携带多年的玉佩,如果未来姑娘逃亡的路上需要帮助,可以拿着玉佩在江浙地区的‘杨氏酒楼’或‘天运钱庄’交给掌柜的,他们会尽全力帮助姑娘渡过危机。”
杨小龙伸出咸猪手,将玉佩系在姑娘的腰间,这一举动在古代男女授受不亲的道德体制下,已经严重属于当中耍流氓调戏行为。
二姐虽然也对杨小龙心存好感,但还是比三妹清醒些,看到杨小龙对自己妹妹动手动脚,立马开口道:
“住手!你…你…你…就算是一番好意,也不能直接上手就碰啊!”
“我妹妹还是未嫁的黄花闺女,这要是传扬出去,我妹妹终身大事可怎么办!”
“未嫁人?”杨小龙眼冒金星,盯着三妹眼睛温柔道:“那不正合我意,三妹有闭月羞花之容,沉鱼落雁之貌,若真是嫁不出去,那只能说明他们眼瞎。”
“若姑娘对在下有意,在下愿意亲自携带重金聘礼登门求亲,用八抬大轿将三妹迎回府中做我杨家平妻,你做二姐的不必为此操心了。”
三妹被一番夸赞,羞得满脸通红,双眼不敢再与杨小龙对视。
在被杨小龙亲自系玉佩时,三妹身子微微颤抖,感觉双腿发软,双脚已经不自觉的变为内八字。
本想退后几步躲避对方伸来的魔爪,但三妹听到“携带重金登门求亲,八抬大轿应回府中做平妻”如此直率的示爱表白,鬼使神差的未挪动分毫,任由杨小龙将玉佩系好。
系好三妹腰间玉佩,杨小龙抓起对方洁白如玉的小手,将银子放入其手中,还故意触碰对方手指。
随后,杨小龙露出一副自认为潇洒笑容,转身向来时的方向走去,对周围的亲兵挥手下令道:“全体都有,重新列队,目标案发现场,出发!”
“得令!家主!”
杨小龙潇洒转身,同时嘴里唱出了一首小曲:“突来的消息,那个人是你,这么多年,你杳无音讯。”
“时间的橡皮,擦掉了记忆,但我迟迟,却没有忘记你。”
“秒针的声音,嘀嗒转不停,我的心里,住着一个你。流过的泪滴,全都因为你,原来迟迟都,不曾放下你。”
三妹作为习武者,耳目能力都极好,当听到杨小龙小声唱着的这首悲伤的曲子,先是用怪异的眼神望着对方离去的背影。
随着回味歌词,三妹琢磨明白大部分歌词含义后,再看向杨小龙的眼睛也变得温柔了,嘟囔自语道:
“他的歌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把我认成别人了吗?”
“不过他确实是位大才子,居然能刹那之间就写出这种悲伤而动听的曲子,如果还有机会见面的话,我一定要让弄明白他歌词中她是谁…”
望着远去的杨小龙,三妹盯着其背影看的入神。
二姐用手在三妹眼前使劲晃晃道:“这么快就被他花言巧语勾走魂魄啦!看的居然会入迷,怎么你的英哥不要了?”
三妹喃喃自语道:“哼!当年我们有难,写信到南京请他来搭救,他连个音讯也没有。”
“现在武昌王那老贼请他来捉拿咱们姐妹,跑得屁股尿流的。”
二姐叹气道:“这也难怪,如今,他是南京刑部大有名气的正九品检校,是朝廷的正式官员。”
“在陪都内估计有的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追着与他定亲,怎么还能记得乡下的你与他往日的亲事。”
三妹被提起旧事,叹气道:“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物是人非,我是乡下村姑,他是朝廷高官,我们之间早已不再是一路人了。”
“哼!”二姐不满道:“那你前日还在古庙中救他一命。”
三妹低下头道:“也许是我错了。”
二姐半开玩笑道:“那这位杨大人呢?我可是听茶铺里说书的讲,他杨家家财万贯,在苏州府是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其父亲在京师兵部任职,而且他的岳父是江浙总督,老师是礼部上书,这背景哪是咱们能高攀起的。”
“你不会是真看上了他吧!不过也难怪呀,一位领兵抗倭的大英雄,又是不畏权贵惩治贪官的能臣治吏。”
“家中富有,背景深厚,才华横溢,对你不吝赞美之词,还不断示爱表白,你喜欢上他,姐姐并不觉得意外。”
“不过人家已经娶妻,你还真以为能嫁过去当平妻啊!最多只能当小妾,甚至是贴身侍寝的丫鬟,你可不能犯糊涂啊。”
“哎呀!二姐!你乱说什么呢!谁…谁看上他了!你千万别乱说。”三妹急着跺脚。
二姐假意打趣道:“还说没有,腰间的玉佩怎么解释,人家都将定情信物系在你腰上了,都不见你有推脱躲闪,你可不要忘了你是与英丰定过娃娃亲。”
原本一句开玩笑的话,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三妹不自觉的回头望了一眼杨小龙离去的方向,小声喃喃自语道:
“他真的会喜欢我这村姑吗?而且还与人定下亲事…”说完不自觉伸手摸了摸腰间的玉佩…
杨小龙原路返回青楼内,此时楼内外已经被本地捕快与南京刑部们来的捕手团团围住。
上前亮明身份,杨小龙说道:“在下是锦衣卫南镇抚司百户,奉天子手谕前来武昌监察刺杀冀州王遇刺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