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57章 御赐重任
回到总督衙门,朱国治将圣上秘旨拿出来道:“苏州巡抚金时周贪腐案结束,老夫向朝廷举荐南京检察院岳子枫为苏州巡抚。”
“圣上召集内阁参加御前会议,会议中内阁阁老们集体反对,圣上一怒之下跳过吏部直接任命了。”
“朝堂阁老对圣上独断朝纲,又数月不临朝听政,还在后宫之中修道炼丹极为不。”
“便私下唆使张太后提出从五位‘厚’字辈地方藩王中,选举一位摄政王入朝参政。”
杨小龙茫然抬头道:“摄政王?入朝还要听政?他们要干嘛?是要集体造反,换皇帝吗?”
朱国治不苟言笑道:“换皇帝倒不至于,这种事,朝堂上的大臣们可不敢明着做。”
“谁要是跳出来牵头废帝,那史书上就要给他写成奸臣了,那些大臣们各个爱惜羽毛,绝不可能背上千古骂名。”
“老夫到是认为,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在对圣上极限施压,想让圣上收敛扩充帝党加强皇权的举措。”
杨小龙对朝堂上的争斗不懂,只能简简单单的“哦”了一声小声嘟囔道:“修道炼丹,怎么比历史进程上早了好多年?”
朱国治见杨小龙这番表情,苦笑一声,无奈道:
“老夫还是先说说圣上给你下达秘旨的事吧,如果能把差事办的漂亮,将对你未来的仕途发展至关重要。”
“选摄政王的消息从京城传出来,几位与圣上辈分相同的五位藩王就私下齐聚在武昌。”
“自靖难之役之后,历代天子开始对藩王各种打压,规定藩王成年之前不允许离开京城,一旦成年马上前往封地。”
“之后,更不能随意走出封地,违令者甚至直接以造反论处。为了避免藩王联合作乱,甚至规定藩王之间不能互相见面。”
“如果需要出门,必须找地方官画押,而且规定十天内必须有三次画押的记录。再一个,为了避免藩王发展亲信,王府只能任用落地的秀才。”
“稍微有一点能力的人都不能任用,并且藩王不能亲自赏赐有功之人。即使需要赏赐,也必须将其各种履历通过地方官上奏到皇帝,再由皇帝亲自定夺。”
杨小龙“蹭”的一下站起来道:“岳父,圣上给女婿的秘旨不会是让我带兵入武昌擒拿五位藩王入京受审吧!”
朱国治笑笑招手让杨小龙坐下,继续道:“直接擒拿倒不至于,毕竟圣上也是藩王身份称帝,他的正统性一直受到世人质疑。”
“而且登基时日过短,朝中根基太浅,所以那五位藩王才敢明目张胆的私会。”
不用自己带兵擒拿藩王就好,杨小龙舒了口气重新坐下,心想这种皇家纷争的事,自己可得少掺和。
人家血浓于水,擒拿藩王百分百得罪所有皇家的人,万一,哪天秋后算账,自己还不被抽皮扒筋、凌迟处死!
屁股刚刚坐下,朱国治小声道:“有人向圣上进言,让你带人秘密潜入武昌城,先罗织罪名、再伪造证据、最后栽赃陷害、构陷五位藩王…”
话还未说完,杨小龙再次“蹭”的一下站起来道:“这是哪个混蛋王八蛋想出来的馊主意?”
“万一被别人识破拆穿,这可是要移三族的大罪。岳父呀!这种事咱们可千万不能参与其中啊!”
朱国治揉揉鼻子道:“向圣上进言的是你二哥杨飞虎,而且为了这次任务可以顺利完成,你二哥将从锦衣卫内挑选出十多名经验丰富的好手协助你。”
杨小龙气的直翻白眼道:“我二哥疯了吗?他为取得权利真是什么事都敢做啊!他难道就不怕哪天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用此下作手段会得罪朱家各地藩王,圣上嘴里不说心里也一定会鄙视他,厌恶他,最后除掉他的。我二哥不知道自己就是圣上的白手套吗?”
朱国治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女婿道:“你从小饱读诗书,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最近你是不是看了什么违禁的书籍?”
“什么违禁书籍?”杨小龙喃喃道:“我只是认为这样做不妥而已,岳父大人您入仕途多年,难道认为我二哥他做的是对的吗?”
朱国治瞧屋外无人,语重心长道:“我告诉你,历朝历代都是‘家天下’,所谓的‘家天下’,就是天下都是皇家的私产。”
“打个比方,在圣上的眼里,大明国就是一个巨大的种植园。圣上就是种植园的唯一老板,藩王是种植园的股东,官员则是种植园的管理者,而百姓则是种植园的奴隶。”
“除了圣上一人外,剩下的所有人活着唯一的意义,就是累死累活的为种植园创造利润,供圣上挥霍享乐。”
“在圣上眼里,何时将除他之外的所有人当过人看?不管是藩王、官员还是百姓都不过是圣上的奴仆,理所当然的应该供他驱使,供他处置。”
“现在有些股东中有了自己的思想,居然敢站出来忤逆他、对抗他、拒绝服从他定下的规矩,甚至不听他的命令,还要干掉他,自己当老板享受本应属于他的奢侈生活。”
“在圣上眼中这叫大逆不道,倒反天罡!”
“圣上听从你二哥的建议,用一些手段如罗织罪名、栽赃陷害、诬告他人怎么了?”
“在他眼里对胆敢造反的所有人,就应该一个个套上枷锁,捆在树上,用鞭子抽得皮开肉绽。”
“那些领头的人,应该全部被凌迟处死,脑袋挂在城门楼上,让所有股东都看到这就是反抗的下场。”
“让他们熄了反抗的念头,永生永世的继续当奴工,世世代代为他的子孙当牛做马。”
“你二哥作为种植园管理者,忠心耿耿替圣上分忧解难,将不服从的人除掉,他非但不会受到圣上猜忌,反而会受到圣上的嘉奖,从此加官进禄。”
“你若不信,看看大太监王振在京城东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被英宗称为先生。”
“他怂恿英宗御驾亲征,最后兵败土木堡被瓦剌俘虏,这罪名诛杀九族都够了。”
“英宗复辟后,下诏为王振正名,并以香木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在京师智化寺北院建旌忠祠,以祭祀亡灵。难道你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杨小龙哑口无言,自己作为穿越者从小灌输的思想与古人不同。
虽然自己穿越多年,一直在尽量融入旧社会,但从小接受的意识形态与古人对立,是很难一朝一夕间改变的。
杨小龙自叹道:“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书中说过,伟大的革命一旦成功,便使产生革命的原因消失,革命由于本身的成功,反而变得不可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