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四十三章 事情败露
崔烈亲眼看着爱子被杀,白发人送黑发人,而且看崔烈拄着拐杖还颤颤巍巍的样子,想必这件事情对这位老人家的打击非常大,难怪这一副失了魂的样子。
董瑜也跟着叹息一声,言道:“崔公节哀,州平在天有灵,也希望崔公能够安度余生,而不是日夜活在痛苦之中……”
崔烈这个时候已经回魂了,他开口解释道:“公子记错了,老夫痛失的是长子钧,字元平。”
董瑜闻言一愣,死的不是崔州平?
他想起后世曾经看过的三国志与后汉书,好像是有这么一些记载。
史书上有关于崔烈儿子的记载,一个是崔均、另一个是崔钧。
当时他好奇之下也查询过相关的史料,根据后世之人的推断。
均、钧二字古代似乎是通用,所以有史学家推断,二者其实是一人。
但董瑜记得自己看过“崔氏谱”,里面有言,州平为钧之弟。
还有一本书也有相关记载,“九州春秋”中也有注明,钧字元平。
所以这么结合来看,均与钧可以通用,但一个人总不会有两个字吧。
这么来看,不同年代的史学家所书,也不一定是真的历史啊!
总而言之,现在的情况是,崔烈死的是长子崔均崔元平,而非幼子崔钧崔州平。
这么想来也是,现在诸葛亮才多大,如果崔州平都已经可以上朝了,那二者得差个十几二十岁吧,这怎么做至交好友。
想到这里,董瑜理所当然的道:“崔公还有幼子需要照顾,更该保养好身体才是,相信等幼子长成,也能继承崔公之志。”
崔烈眨巴了一下眼睛,实在不明白眼前这个少年郎想要表达什么。
但他还是解释道:“幼子州平早些年便已追随本初,如今应是在河北。”
这下换成董瑜吃惊了,他忍不住问道:“令公子多大?”
这么问其实是有些无理的,但崔烈没有心情与董瑜闲扯,便回答道:“如今已是二十有二了。”
董瑜心中暗道一声“好家伙”,这老头看着也得七十了吧,那不得年近五旬才有的崔州平?
不过董瑜马上就释然了,他那便宜老爹不也是年近五旬才生下了自己。甚至都六旬的年纪了,也不忘跟貂蝉男欢女爱的……
董瑜晃了晃脑袋,把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全都甩掉,他起身对着两人说道:“二位先下去休息吧,吾已令人为二位大人备了酒食。”
周奂自然是吃不下的,他还是想马上见到董卓,劝董卓立刻杀回长安去。
但是不等他开口,董瑜已经大步走了出去。
……
是夜,贾诩回营之后得知消息,立刻火急火燎的来找董瑜。
还没进到董瑜的营帐,便已经嚷嚷道:“坏事矣,坏事矣…主公糊涂啊……”
董瑜有些不明所以,急忙起身迎了上去。
贾诩进入营帐后,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一盏茶水,“咕噜咕噜”一口气喝完后,叹息道:“公子怎会让使者留于军中。”
董瑜还是没明白贾诩想要表达什么,于是挠头道:“这不留着等你回来商量嘛,要不然还杀了不成?”
董瑜本就是一句戏言,不曾想贾诩立刻接话道:“杀~就应该杀了。”
还不等董瑜回过神,贾诩便说道:“主公啊,汝仔细想想,如果主公将二人杀了,李傕必然慑于相国威势,不敢轻举妄动。此则大事可定啊。”
顿了顿,贾诩继续说道:“再不济,主公将二人放回,诩亦有策与之周旋。现在主公将二人留下,这…这该作何解释?世人又会怎么认为?相国已知这是李傕遣人前来羞辱,相国明知李傕是在表达,天子与朝廷已经在他的掌控之中,相国不但不发怒,反而欣然接受了?”
董瑜张了张嘴,好半晌都说不出话来,他也意识到问题有些大了。
他不再多言,转身拔出剑案上的宝剑,便要走出营帐。
贾诩却拦道:“晚矣,晚矣,此番再杀已无用了,想必这个时候李傕的探子都已入长安了。”
董瑜弱弱的反驳道:“也不晚啊,吾现在杀之,立刻快马将两人的头颅送回长安。”
贾诩摇头道:“换做是汝,难道看不出这样的补救有多拙劣么?况且相国的脾气秉性,世人皆知。怎么可能前一刻还好好招待着,到了夜晚就要杀人呢?”
董瑜一拍脑门,赶忙问道:“为今之计,又当如何是好?”
贾诩沉默片刻,凤眸精光一闪,言道:“撤军,现在就撤,快速拔营东向,咱们过黄河,入河东郡,在由河东郡一路北上。”
董瑜连忙道:“这怎么行,我们才拖延了几天的时间,百姓能走多远?只怕李傕的铁骑想追,随时都能追得上。咱们跑了,徐荣那边就完了!”
贾诩恨铁不成钢的道:“百姓百姓百姓,这都什么时候了,汝还心心念念那些百姓。此时就该去信徐荣,让其带着士卒,押送物资快速北上,让百姓去拖慢李傕的追击速度。”
董瑜看着贾诩,他刚刚有那么一瞬间陷入了慌乱。
不过他这个人有个优良的品质,那就是对心态的把控。
经过这短短时间的自我调节,他已经理清楚了思绪。
董瑜郑重的道:“吾绝对不会放弃百姓,先生应该知道,未来吾可走之路,只有爱民,此时舍弃百姓,就意味着万劫不复,哪怕吾得以脱身,也不过是在苟延残喘罢了。”
贾诩听董瑜这么说,急得直跺脚,他咆哮道:“汝要何时为民都可以,汝要怎么爱民都行,但也要看看情况啊,这等生死存亡之际,汝还顾念这个顾念那个,等到斧钺加身,那就一切都晚了。”
董瑜还是坚定的摇头,一双清澈的眼眸直直的盯着贾诩,好似在对贾诩表达自己的坚定,但只有董瑜知道,他是在坚定自己的决心。
贾诩见此,喟然长叹,无奈的道:“那…主公…打算如何?”
董瑜淡淡的道:“退是肯定要退的,既已被识破,在伪装下去毫无意义。但是退,也得是缓缓的退。咱们只有三千骑,况且一人两马,行军速度不是李傕的追兵可以比的。咱们要做的就是在关中钓死他们,让他们将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咱们身上。”
……
是大叔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