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三十七章 济济一堂
翌日卯时,池阳县,城外校场。
三通鼓罢,众将齐聚一堂。
董瑜端坐帅案之上,其左侧是以董旻、徐荣为首的一众武将。右侧则是以贾诩为首的…呃,还是武将。
董瑜看着济济一堂的将官,顿时觉得豪气冲天,穿越至此一个月的时间,他也总算有了自己的班底了。
除了董旻、董璜两位家族将领。
他的麾下还有历史上各自留名的徐荣、张济、张绣、董越、胡车儿。
除此之外,更有潜力无限的李蔚、王传、杨志、周兴伯、陈杰等小将。
最让董瑜惊喜的,还是堂中的张辽、徐晃二人,至于敬陪末座的胡封,倒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昨日与贾诩的谈话中,贾诩便已告知。
张辽在前日那场阻击战之后,便留了下来,吕布使者前来带走家眷之时,曾拜访过张辽,但张辽却避而不见。
至于徐晃,在听到董瑜为保百姓以身犯险后,便表示愿意效忠。
至于胡封……这家伙运气比较好,两军混战时,李式被战马踏成肉泥,将士们打扫战场时,都没能将李式的尸体拼凑完整…而胡封则是因为战前提醒董瑜的举动,让李蔚将其当做了“自己人”,于是在李蔚的照拂下,倒是留了一条命。
此时胡封依然是用那种……让董瑜极度不适的眼神看着他。
董瑜赶忙转移目光,他怕自己忍不住冲上去暴打胡封一顿,毕竟现在也算是同个阵营的“兄弟”了……
董瑜依次看向麾下众将。
董旻是便宜老爹的亲弟,也就是自己的叔父,算是董氏一族中资历最老的领兵将军了。再加上其当朝左将军的身份,所以位列于堂下第一的位置。
董旻在历史上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却一直跟随在董卓身侧,帮助董卓处理的事务不知凡几,也算是老成持重之将。
董璜则是董卓兄长董擢之子,是董氏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董卓生前对其极为器重,将身边最精锐的亲卫营交由其统御。董璜年纪轻轻便被拜为侍中兼任朝廷中军校尉。其人外貌极为英武,举手投足间也颇具大将风范。
虽然他在历史上也没什么记载,但以董卓对自家人的高要求,董璜个人能力也差不到哪去。
徐荣自不必说,大败曹操,击破孙坚。其军事才能绝对在当世顶尖之列。
张济相比于徐荣,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要差上不少。史书上更为出名的,应该是他的妻子邹氏……但张济也算是忠贞果勇之士,最重要的是,他培养了个好侄儿。
张绣就是董瑜目前最喜欢的亲信爱将之一,其一杆银枪使得出神入化,当年在北地郡便以弱冠之年闯出了偌大名头,人称北地枪王。
再加上张绣指挥骑兵也是一把好手,这家伙好似天生就为征伐而生。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
董越则是董卓麾下中郎将之一,与张济齐名。历史上这家伙死得很是憋屈,但董卓迁都长安之时,曾让其独自带兵镇守一方,足见其才能。
胡车儿则是今日刚刚提拔上来,原先只是张济的亲卫。董瑜专门找张济询问此人,见其果然如同历史记载的一般,力大无穷,勇冠三军,遂大喜提拔之。
李蔚作为亲卫营裨将,一路上跟着董瑜出生入死,早已被董瑜任命为亲卫统领。历史上对他虽然没有记载,但董瑜相信,假以时日,李蔚必能威震一方。唯一比较苦恼的是李蔚对诗词颇有兴趣,有事没事总喜欢找自己探讨诗词……
王传,原先只是董卓身旁护卫,也是被董瑜从基层一手提拔起来的。董瑜对他的评价是,勇武果敢,少年老成。虽历史上未曾记载,但董瑜相信自己的眼光,这小子日后绝不平凡。
杨志原先是徐荣副手,虽无名气,但用兵老道,颇有徐荣的风范。当初入长安时,也能很好的完成董瑜交予的任务。
周兴伯就更不用说了,凭借一张嘴,既骂了李傕等人,又完成了出使任务,更是毫发无损的回归。这样的人才怎能不提拔。
至于这个陈杰,便是董瑜一开始安排在贾诩身边的亲卫什长。以贾诩之才智,也没能奈何陈杰分毫,听说就连贾诩如厕,陈杰都要在一旁盯着……这样的人才,自然是要提拔提拔的。
张辽、徐晃二人,那就是两尊大神了。后世曹魏集团的中坚力量,更有五子良将的美誉。还有什么是比身边有这两尊大神追随更让人激动的呢?
在看看一脸正气的贾诩,董瑜身边唯一的智囊。这家伙死也得死在自己身边,董瑜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放过这个“毒士”。管他情不情愿,老老实实给自己打工就对了。
董瑜目光终于扫视完一圈,最终好巧不巧的又落到了胡封身上……与之目光再次对视之后,董瑜只觉得呼吸都有些不畅了……这个胡封…算了,不提也罢……
……
董瑜在打量众人的时候,众人也在打量着董瑜。
要知道如今的董瑜也才一十五岁,这个年纪,大部分世家子弟都是游手好闲,吃喝玩乐的。好一点的也是闭门读书,四处学艺的。但董瑜却在这个年龄,已经做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做不到的事情。
长安城设计救父,环环相扣将多方势力玩转于股掌之间,此足见其谋。
点将台上镇定自若,代父下达军令井井有条,让有心人无法质疑,此足见其胆。
帐中对,仅凭一人一嘴,便揽贾诩,定李傕,劝郭汜,收军心,奠定勤王基础,此足见其略。
华阴小道设伏,一战尽显智将本色,翻手间,白波军灰飞烟灭,此足见其智。
宣平城楼扬威,临危不乱,执斧斩尽公卿大臣,慑天子,震李傕,此足见其威。
长安城护百姓于危难,解救汉民十万人,足见其仁。
阵斩樊稠,勇武不亚于当世一流猛将,此足见其勇。
为保百姓生路,甘愿以身犯险,率兵亲自断后,此足见其诚。
这细数下来,一桩桩一件件,都让人瞠目结舌,更遑论这些都是出自面前这个少年郎之手。
又怎么不让人心生敬畏,自愿追随呢。
……
是大叔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