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47章 开分店 盘新铺
腊月的北风在屋檐下打着旋儿,杏林医馆的铜铃铛被吹得叮当作响。云珊踩着青砖地,指挥伙计们收拾后堂。
阿福扛着旧木床往墙角挪,嘴里直喘气:“这床可真沉,云姑娘,咱真要把这儿改成学堂?“
“那当然。“云珊一边叠着褪色的蓝布被褥,一边笑道,“安先生是读书人,总得有个像样的地方讲学。“
她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套崭新的文房四宝,羊毫毛笔在阳光下泛着柔软的光,砚台边缘还雕着缠枝莲纹。
千字文手抄本是她特意去书坊买的,墨香混着药柜里的陈皮味儿,在屋子里弥漫开来。
正午时分,安先生踩着满地积雪来了。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灰布棉袍,怀里紧紧抱着个油纸包,像是藏着什么宝贝。
云珊看到他换了这么体面的读书人装扮,明白了老安一定是做好了好好教书的准备。
老安一进门看见重新布置的后堂,不由得愣住了。不是说只随便教些字吗?
“安先生,快请坐。“冯大夫从药柜后探出身,袖口上还沾着药粉,“这些家伙没规矩,您多担待。“
安先生搓着冻红的手,有些局促:“冯大夫客气了我我就是个编竹篮的,哪敢当什么先生。“
他低头瞥见桌上整齐摆放的文房四宝,眼神里闪过一丝触动。
“您可别这么说!“小桃端着热茶跑过来,“昨天我把"柴胡"写成"才湖",惹了掌柜的一阵头疼,您来了可把我们这群不识字的伙计给提提文化了!“
念儿也凑了过来,扎着红头绳的小辫子晃来晃去:“先生,今天讲什么?我把毛笔都洗干净了!“
安先生看着大家期待的眼神,慢慢放下怀里的油纸包——原来是本翻得卷边的《本草纲目》。
“咱们今天啊,就从这药柜上的字开始学。”
他拿起教鞭,指向写着“紫苏“的标签,“这味药能解表散寒,就像给身子披上一件暖和的斗篷。记住了,草字头下面是"鱼"和"禾"。“
每当梆子声敲响正午,读书声就会准时响起。
安先生知道他们启蒙晚,便会想办法把药材名字和药效编成顺口溜,伙计们一边抓药一边念叨。
念儿年纪小,也最是聪明,不仅能把药名写得工整,还会学着安先生的样子,给新来的伙计讲解。
有天傍晚,云珊正在收拾柜台,看见念儿蹲在药柜前,用木炭在地上默写药材名。“防风、白芷、黄芪“小姑娘咬着嘴唇,一笔一划写得格外认真。
“写得真不错。“云珊蹲下来,轻轻擦掉她鼻尖的灰。
“是先生教得好。“念儿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他说等我们把这些字都认全了,就能看《汤头歌诀》了。“
“咱们这小医馆,倒成了响应朝廷政令的先锋。教育普及,与大澧总是好事。”冯大夫理了理外袍,打算出去买两个油饼子吃。
云珊望向后堂,那里传来断断续续的读书声。
寒风拍打着窗棂,却吹不散屋内飘出的墨香。药柜间,当归与熟地的标签轻轻摇晃,仿佛也在跟着诵读那些带着温度的字句。
云珊裹紧身上的夹袄,站在医馆门口,望着空荡荡的街道,心底泛起一丝凉意。
往日里,这条巷子总是热热闹闹的。卖糖炒栗子的吆喝声、布庄伙计招揽生意的叫嚷声、还有孩童追逐打闹的欢笑声,如今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条巷子在京都城里算是比较贫穷的地方,有不少小商小铺,不是祖祖辈辈下来的京都人,临近年终,便有不少人出了都城,回了老家。
相邻的几家铺子早已大门紧闭,墙角的枯草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几片枯叶打着旋儿飘过街道,最后停在医馆的门槛前。
瞧着这萧瑟感,云珊又陷入了焦急中。快一年了,林骁还没有回来。每次放空自己时,云珊总是忍不住往坏了去想,她只能逼着自己忙起来。
许是自己近些日子安稳,云珊已经有段日子没见到瞻前了,她也想吹响哨子问问瞻前有没有消息,却又不敢。平日里只是装作不去想这些,但日子越久,她心里就越按捺不住了。
“掌柜的,这风可真刺骨。“小桃抱着一摞药材从屋里出来,冻得通红的脸上挂着一丝担忧,“您快回屋吧,别冻着了。“
不可乱想,自己要稳得住,自己还有一件事要做呢!
云珊回了神,跟着小桃进去了。瞧着没人,云珊轻手轻脚掩上药房的门,见冯大夫正往药箱里塞油纸包,她忽地眼睛一亮,快步凑上前去。
像只狡黠的猫儿般拦住去路:“冯大夫且慢!我这儿可藏着个比抓药还有趣的主意,您不想听听?“
“哟,看把你机灵的。“
“医馆要开分店?招收女弟子?“他虽佯装惊讶,眼角却藏不住笑意,“看来咱们这小铺子,真是攒下些家底了。等我回来细细听掌柜的聊聊。”
不多时,冯大夫拎着油纸包回来,油饼子还冒着腾腾热气。
与两位女医一起,四人围坐在炭火噼啪作响的桌前,热气氤氲中,云珊翻开早已准备好的账册。
泛黄的纸页间,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医馆的收支,末尾那行红笔标注的盈余数字,在烛光下格外醒目。
“不瞒各位,“云珊用指尖轻轻叩着账册,“咱们这小医馆虽不起眼,可街坊邻里信得过,倒也赚得些薄利。“
她忽然展平一张皱巴巴的羊皮地图,上面用朱砂笔圈出几个醒目的红点,
“瘟疫过后,西街各巷不少铺子关张。你们看,这几个位置临近市集和居民,房屋宽敞,正是难得的好地段。“
“盘下铺子?“女医凑过来,目光扫过地图,“掌柜的是想买下铺面?“
云珊点点头,炭火映得她脸颊绯红:“咱们现在这小间铺子,七娘子的铺子只租不卖。可这些不同,买下既是营生,也是长远投资。京都的巷子,日后只会越发金贵。“
她的指尖停在城东一处标记,“尤其是这儿,临近教坊司,女子营生也扎堆,偏偏缺个看妇症的医馆。咱们若能占下这地儿“
冯大夫摩挲着下巴,陷入沉思:“可人员调配“
“我打算兵分两路。“云珊早有盘算,“您和另一位姐姐留在老店坐镇,我带着廖女医和小桃她们去新店。“
她忽然压低声音,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而且,我还想效仿朝廷兴办私塾的法子——咱们也招收些女童做学徒,从小培养成女医!“
话音未落,屋内一片寂静。唯有炭火偶尔爆出噼啪声响,打破这短暂的沉默。
许久,冯大夫轻轻笑出声:“好啊,好!看来咱们这杏林,也要开出新枝了。“
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窗棂洒进来,为桌上的地图镀上一层银边,仿佛预示着即将展开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