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家奴,怎么转眼就成皇孙了?

第2768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2768章

这些年,他在松江确实大开方便之门,只要有人想下海做生意,打个招呼,几乎不会为难什么。

但这也只限于走正规合法流程,换而言之,我不故意卡你。

至于海税和走私,他从来不敢做任何手脚,只要被抓到,不管谁来说话都不好使,一律法办。

并非他李景隆不讲情面,实在是不敢通情,而且还有十三个巡海御史在这里,市舶司说不定还有皇帝的眼线,搞这些事,一旦被发现,那他李景隆就不要干了,死不死不好说,这辈子是别想再起来了,李家彻底完蛋!

“我看那些商船不像大明的,倒像是汉南,占城那边的!”

郑和继续说道:“应当是从那边走私到海上,前往各国售卖!”

“汉南……”

李景隆颇为惊讶,汉南各势力错综复杂,而占城在沐晟手里,走私的人不是汉南那边的官员就是沐家!

大明的海防线太长了,从辽东一直到汉南,占城,不可能全都驻兵看守,也不可能整日巡海,有些走私太正常不过了。

不过,如果按照郑和所说,这就不是一般的走私,而是规模庞大的生意。

朝廷查的越严,走私的利润就越大!

走私的人越多,朝廷的贸易亏损的越大!

一个盘子,郑和船队卖十两银子,而走私只卖五两,质量还一样,这样的冲击力长久下去能把大明宝船船队的贸易给冲垮。

毕竟在海外,买走私的东西又不违法,别说商人,可能国王都买。

而大明的海防和打击走私,在汉南,占城那边几乎很薄弱。

汉南不好说,如果是从占城走私的,那必然是沐家,或者打过招呼,得到沐家的默认。

“郑大使!”

李景隆苦闷道:“走私之事,可否先别告诉陛下,我来处理!”

郑和摇头道:“看到的人太多了,瞒不住……”

“今日把这些事情告诉曹国公是想让公爷提前有个准备,万一陛下问起来,也不至于毫不知情!”

李景隆点头道:“多谢了!”

只要这些商船不是从大明内地海防走私的,那就没多大事,汉南,占城实在太远了,肯定检查不过来,也是情有可原的事!

当然,这都是李景隆的猜想,到底怎么回事,还要看皇帝愿不愿意追究!

郑和沉声道:“此次出海,又有十几个国家跟随船队而来,有的国家派来了使臣,有的国王亲自来朝贡了,请曹国公把这些人送到京城的四夷馆妥善安置,等候陛下的诏见!”

“这是自然!”

李景隆答应下来,随即问道:“郑大使,三年前走的时候,我拜托你的事情……”

郑和点头道:“曹国公放心,东西就在船上,随即派人去取来!”

皇宫上空万里无云,风和日丽!

东宫的太监和宫女不断的忙碌着,寝宫内传来太子妃撕心裂肺的声音!

太子妃临盆,正在产子,太子站在殿外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时不时望向紧闭的殿门,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脸上满是焦急与担忧。

“太子啊,你别担心,回来坐着吧,朕都让你搞的紧张了!”

朱雄英坐在一旁安慰着,别看他稳如泰山,其实心里比谁都着急,袖子里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他的母亲常氏就是生朱允熥的时候出的事,当年皇后生太子和大丫的时候也差点出事,这些事情在朱雄英心中已经留下阴影了。

凡是听到临盆,产子,朱雄英心里就莫名的紧张。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你出轨寡嫂?我转身改嫁权臣
你出轨寡嫂?我转身改嫁权臣
沈知秋成亲之后才发现,自己跳进了火坑。当初跟自己的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婿跟白莲花寡嫂暧昧不清。大伯哥留下的唯一血脉,其实是自己夫君的亲儿子。还有口蜜腹剑的婆婆,好色昏聩的公公。一团乱麻之中,原本战死沙场的
小耳朵长
说我没规矩?我给家人立古人家规!
说我没规矩?我给家人立古人家规!
我是出身百年世家的嫡长女,琴棋书画,端方贤淑,心机手段,样样精通。谁知第二天睡醒,一睁眼,发现我穿成了遗失在外多年的真千金。可家里的下人都敢对我轻怠,假妹妹自诩高贵,号称名校毕业,才学过人,可琴棋书画
佚名
重生后,我在末世过的风生水起
重生后,我在末世过的风生水起
上辈子,她被豪门父母找回,满心期待着能在这个家获得温暖,享受父母的疼爱。可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父母的偏爱都给了假千金。她本打算大学毕业后就离开这个让她心寒的H市,却没想到末世突然降临。在末世的艰难求
佚名
军婚三年未见,离婚他急红眼
军婚三年未见,离婚他急红眼
军官老公三年不归?她,现代女青年,穿成了年代文的炮灰军嫂。孤独终老?那不能够!她果断的去首都找结婚三年的男人!某日,婚没离成的她拿着军官老公给的钱去百货商场大买特买一番,跟着他来到家属院,大家都惊呆了
佚名
把我当赌约?姐让你跪地求饶
把我当赌约?姐让你跪地求饶
她怀揣着对他的暗恋,在青春的岁月里默默走过了八个春秋。这八年,她的目光总是追随着他,却只能在无人的角落,看着他与不同的人暧昧,看着他身边的女伴频繁更迭,酸涩与落寞填满心间,可她依旧心存期待。有一天,他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