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龙逆天下

第50章 有凤来仪!(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50章 有凤来仪!

曹操逼迫汉献帝封他为魏王,不但享有天子之制,而且仍兼丞相之职。以一人之身,独享尊荣权势。

他以邺城为国都,封地遍及数郡,皆是河北重要之地。

以魏国之尊,笼罩朝廷于其中,曹操直接开始对中原各地颁布政令,虽名为王公,实则以治天子之政。

名为魏王,实为天子!

曹操身着黑色魏王衮袍,头戴九旒冕冠,威严虎视群臣。

目光触及荀彧时,曹操眼眸顿了一下。

群臣之中荀彧依然在列,他无法阻止曹操称王,可他心中还有最后的一点念想,他要保住汉室的一丝香火!

这是他心中坚守的底线和初心,若有一天。

若有一天他守不住了,他便以身殉道!

只不过与之前相比,王佐之才的荀彧更沉默了。

梦中南华真人与郭嘉之语,到如今曹操已然深信不疑。那三只仙鹤,四十余声鸣叫。更是成了曹操挥之不去的警示!

曹氏既已占据中原,绝不可三世而亡!

曹操眼底有傲然之色,他如今虎踞中原,拥兵百万。又顺应天意,早早称王。只当截取那一线生机,为子孙后世平定天下诸侯,一统天下!

“孤承受天恩,甚为感激,自感天下未平,得此重恩,受之有愧,今欲发兵,扫除天下贼寇,上报国恩,下安黎庶。”

曹操目光扫视群臣,“孤纵横天下三十载,平袁术,战河北,灭袁绍,方今天下之中。只有江东孙权,荆州刘琮,益州刘璋,汉中刘备,凉州韩遂等人,不遵朝廷号令,为祸地方,称王称霸。”

“孤从谏如流,诸位尽可直言,当此之时,孤应先发兵何处?”曹操问道。

“大王”荀彧应声出列。

曹操见是荀彧,笑意微微淡了几分,目光微沉。

“启禀大王,臣以为此时河北初定,远征乌桓刚刚结束不久。各需要稳定发展,百姓需要休养生息。臣以为此时不宜大肆用兵。”荀彧板着脸,沉声说道。

曹操闻言目光沉凝,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自从曹操称王之后,原本相得益彰的两人,不知什么时候变得极为疏离。用荀彧的话来说,便是,君不知臣,臣不知君。

一层阻隔,如同山海,终究形同陌路。

荀彧说罢,站在他身旁的荀攸暗自给荀彧使了个眼色。谁都看得出来曹操此时用兵之意坚决,任是谁劝都没有用。

荀攸见荀彧老神的站在那里,丝毫不理会自己的暗示,不得暗暗暗暗叹气。他的这个叔父啊,有时候性子就是这么轴。荀攸又暗暗看了眼上方曹操的脸色。

曹操的脸色虽然阴沉似水,但看上去并没有要发怒的意思。

荀彧的话这个时候无异于给曹操添堵,不论他是为了发泄对曹操称王的不满,还是秉公直言。他说的都是实话。

荀彧作为尚书令主管着所有政务,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实际情况。

现在表面看上去是风平浪静,一片向好。可实际情况是维持有余,输出紧张。

可以用兵,但能不打尽量不打。

曹操深深的看了荀彧一眼,以往荀彧都会全力支持他的决定。当年他与袁绍决战,粮草维持艰难。他要出兵,荀彧全力在后方坐镇。

曹操眼中有忧叹,可如今这是怎么了?

荀彧一人之言,代表不了这满堂的人。文臣之中不乏支持者,武将就更不用说了。

“刘备占据关中深为大王忧患,时常意图进犯中原,臣以为大王应先发兵剿灭刘备!”

“韩遂以凉州荒芜之地竟敢称王,更应剿灭!”

“荆州刘表新丧,其子刘琮年幼无知,大王若发兵南下,荆州弹指可破!”

“臣建议攻打刘备!”

“……”

无尘了然2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虚无源道珠
虚无源道珠
关于虚无源道珠:新书发布,虚无衍生鸿蒙,鸿蒙破碎后,衍生混沌世界,在虚无衍生鸿蒙时,第一个出现的就是道,而在道出现的同时,也衍生出一枚虚无源道珠,其包含了无数修炼大道,这枚虚无源道珠穿越无数个位面时空
北雁飞舞
罗碧姜竹
罗碧姜竹
穿越到以武为尊的未来星际,为了避开勾心斗角,罗碧隐瞒了自己觉醒异能的事。谁知有人不长眼非要找事,堂妹先是抢她的未婚夫,接着还想抢属于她的东西。罗碧一怒之下跑去测试,结果吓人一跳······
一见我珍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
关于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传奇望气师重活一世,在母妃和几位姐姐想要推自己代替养子前往敌国为质后,李锋不再像前世那般放弃绝代望气师之路暗中医治家人,而是进入祖地接受太祖传承。他嗑着瓜子看着亲爱的家
流弹
小熊聪聪历险记
小熊聪聪历险记
关于小熊聪聪历险记:小熊聪聪、小兔子西西、小老鼠灰灰和小鸟豆豆一起森林大冒险,寻找宝藏的故事,一路上,它们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战胜重重困难,通过各种挑战。
记乐叔叔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
都叛出宗门了,谁还惯着你们
五百年前,福源禁地现世,宗门正值覆灭之时,宗门天之骄子的他,选择牺牲自己,以身犯险,为宗门争夺那滔天福源!期间,他遭受非人折磨。最终,他成功了,气运福源尽数被他抢夺,宗门也很快跻身一流圣地。可,当他归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