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第17章 我家故物!(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7章 我家故物!

这种时候需要捧角儿,自己说就掉价了。

黑汉很自觉地站了出来,介绍道:“这位便是琅琊王公子,叔父官拜散骑侍郎!”

“散骑侍郎?”杜三爷眼神狐疑,目光集中在王扬脸上,似乎在捕捉他最细微的表情变化:“荆州城里只有一个琅琊王氏,就是住在寿康巷丁家老宅里的那位,姓王名泰,年三十九,阁下年纪甚轻,实在不像三十九的样子。”

王扬双目半闭,拍着腿,洋洋诵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众人都觉莫名其妙,在场没人读过诗经,不知王扬念的是什么,但念的是诗总还是能听出来的。只是这音调甚是奇怪,和平常说话大不相同。

杜三爷皱眉:“你这是何意?”

王扬不理,继续诵道:“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杜三爷见多识广,听出王扬这音调鼻音厚重,音节较长,似乎和北方话有点像。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王扬越念越兴起,众人在嗡鸣铿锵声中,逐渐听出了一些诗歌的韵律感。真要继续向来下听时,诵诗声戛然而止。

一屋子人不解地看向王扬,王扬看向杜三爷:“明白了吗?”

杜三爷茫然:“这明白什么?”

王扬面露倨傲之色:“此为‘洛生咏’,乃中原正音!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能做此音者少。江南士族虽多,却只能作‘吴语’而已!可于我而言,此乃我家故物,何难之有?”

南朝士族分为两部分,一是五胡乱华之后,从北方迁徙过来的中原望族。因为侨居江南,所以称为“侨姓”。比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都是侨姓的代表。

另一部分是从东吴时代起便世居江南的本土家族,他们被称为“吴姓”。

士族内部一直存在一个鄙视链,即侨姓瞧不起吴姓。不仅瞧不起他们的血统、文化、学问,就连口音也瞧不上。所以尽管已经混居多代,但还是有一些中原旧族,坚持学习北音,不愿被吴语同化。

可随着时间推移,南北音交融混合是不可避免的事。在这样的趋势下,“洛声咏”便成为一种较为独特的“技能”。

“洛生咏”指的是东晋之前,洛阳太学生吟咏儒经时用的标准雅音,一般士族子弟根本不会,只有那些出身正统又有家学传承的侨姓高门,才能熏陶出会“洛声咏”的子弟。

王扬可没机会被高门家学熏染,但他却接受过现代学术训练。陈寅恪先生曾在《从史实论<切韵>》中指出隋代韵书《切韵》代表的是东晋南渡以前,洛阳旧音的系统。所谓“洛阳旧音”,指的便是“洛生咏”的音读。

所以王扬念的“洛生咏”,靠的便是现在还没有问世的《切韵》一书,虽不能完美复现标准洛音,却也相差不远。

一来时代已远,北音传承不正,洛声咏本来就难得正宗。二来杜三爷既非音韵学大家,也非侨姓大族子弟,哪懂分辨什么洛声咏?

不过他听过北方话,也听说过侨姓士族对所谓“中原正声”的推崇,所以还是被王扬的这番“朗诵表演”给震住了。

更重要的是,

这种谈判时候突然吟诗,直当满座无人的派头,真他娘的有大士族的气派啊!

————————

注:用“洛生咏”震人可不是王扬的特例。当年桓温设鸿门宴,广设甲兵,以胁朝士。谢安当众作洛生咏,桓温“惮其旷远,乃趣解兵。”(《世说新语·雅量》)还有作者说里引的《南齐书》的史料,山獠准备杀张融吃肉,张融“作洛生咏,贼异之而不害也。”也是其例。

东周公子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阴差来了
阴差来了
“吃了这坨屎,我认你当兄弟。”校霸亲昵的拍打我的脸。我问脑海中和我共用一具身体的阴差:“你怎么看?”
西西佛斯
死亡回溯
死亡回溯
有人告诉我女友三年前就死了,为了追寻真相我加入十三局。当档案再次打开,那些尘封的谜团扑面而来。有人死了依旧在直播。有人或者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当有一日,我再次打开档案,却发现身边只剩下了自己。记住
刀来
逆天丹尊
逆天丹尊
本是先天奇才,却因武魂被夺,血脉受损,沦为废物,夺取武魂之人,却被世人追捧,享受无上荣耀。一朝仙帝记忆觉醒,修五行仙法,凝聚五种武魂,开启一条称霸九天的强者之路。什么双生武魂?什么千年不遇的奇才?什.
梦醒泪殇
追凶遇见诡
追凶遇见诡
追捕嫌疑人不小心翻进女厕所怎么办?一起疑似自杀的命案牵引出诡异事件,某小警察卷入其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离奇故事。
流云
官路:从与女书记陷入绑架案崛起
官路:从与女书记陷入绑架案崛起
古人说“一臣不事二主”,吴欢却因为一起绑架案,很幸运地得到新领导的赏识。一个毫无家庭背景的农民子弟,从人生低谷迈上权力巅峰,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权力游戏中一路逆袭,靠的就是一心为民的初心......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