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我苟成了大唐第一功臣

第158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158章

“太子殿下,仅昨天和今天两天时间,国舅府送到国库的钱粮清单,就足够二十万大军一年所用。兵器、甲胄无数,仅女子就有四千人,假和尚被送去耀州挖矿超过两万人。”

“还有,国舅针对的不光是寺庙,还有道观。”

李建成装作什么也不知道,转过头问王珪:“长史如何看待此事?”

王珪施礼:“臣下惭愧,国舅总是能先一步,隋末天下大乱,庙、观确实是躲藏之处,有贼、有匪,也有良人。各寺也趁着天下大乱,兼并了不少的耕田。我大唐立国,还没顾及到此处,是国舅先一步,圣人必大悦。”

韦挺也说:“真正的僧人被关进了牢中,圣人特赦他们也要感恩戴德,再赐一些为首,也是从国舅没收过来的取很少的一部分。”

李建成第二问:“若国舅来东宫提及此事,东宫会立即去办吗?”

王珪回答:“不会,也要前思后想,斟酌得失。东宫只能小心翼翼的处理各种事情,若有错但很难挽回。国舅并不在意这些,无论是贬或是罚,都不在乎。”

李建成:“那还说什么,这事就算有好处,咱们也办不了。”

正说着,有门子送了信进来,是窦乐给的。

王珪接过信,读了之后说道:“国舅请殿下前往大牢,安抚僧人。以臣下看,殿下只是安抚,切不可轻易许诺,一切依圣人为准。”

李建成之前与窦乐有约,这会王珪所言也正合约定。

李建成便说道:

“安排吧。”

“是。”

大牢中,灵藏依旧在闭目念经,和他同一个牢房,那位年轻又帅气的僧人不断的念着:“劫数,这是劫数,此恶人如修罗,毁我寺庙。”

“收声!”灵藏睁开了眼:“要怪,就怪你的师叔们犯下贪戒,若是大唐圣人登基,就立即整顿寺内污秽,一心奉唐,便不会有今日之劫。”

“师祖,修行不应该是一心奉佛祖吗?”

灵藏:“玄奘,你修行还浅。”

玄奘还等着听教诲呢,李建成到了,灵藏刚才见到窦乐不开口,因为他窦乐的态度就能看得出来,少说一个字,就少受一份罪。

窦乐会狠狠的收拾他们。

然后,还会有人来安抚。

果真,太子殿下到了。

灵藏立即上前:“贫僧有罪……”

灵藏将心中已经打好草稿的一番话在太子李建成面前倒了出来。

核心思想就一句话,自己年龄大了,一心理佛,没有管教好弟子们,也没有去关心寺庙里的事情,这才出了大错。

总之,只是失察,其余的都推给了六位弟子。

李建成这次听了王珪的劝,只是安抚,然后叫人准备水与麻饼。

灵藏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兴善寺会不会被改造成孔庙,李建成一个字都没回答,最多就是说一句:定会向舅舅那边多说些好话等等。

堂堂监国太子,竟然都不敢作主。

这真是把灵藏吓坏了。

再说秦王府中。

李世民经窦乐这么一闹,已经证实封德彝就是太子李建成安插在自己府中的内线。

如果利用好这枚棋子呢。

李世民皱着眉头在思考着,房玄龄入内:“殿下,估计你想到的事情,国舅早就在盘算了,听闻国舅府的管的工坊,眼下人手严重不足。这下倒是补充了极多的人,那些不会背经的假僧人,要么送到挖矿,要么去工坊当杂役。”

李世民只是回了一句:“再寻机会便是。如果不能重新掌兵,着实让人担心。”

房玄龄安慰道:“殿下,会再有机会的。”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穿越诸天世界,建造属于自己的科技王国。第一个世界是【综合生化世界】包括电影游戏动漫等等。第二个是【钢炼世界】第三个是【魔女+甜蜜家园】第四个是【喰种】第五个是【灵笼】第六个是【超神学院】…………如果这
浴血残阳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