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养我断亲,我成首富你哭啥

第261章 这显然是个机会(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261章 这显然是个机会

这一段插曲并未影响朱沫的心情,十分钟后,商务车停在美食街路口。

华都位于闽地南方,历史悠久。

传闻早在旧石器时代,古越族人就在这块土地上披荆斩棘,繁衍生息。先民使用石制工具劳动生产,掌握种植水稻和制作陶器的技术。夏商两代,地属扬州。西周秦汉时期属闽越地,先民就“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掌握海上航行技能。

闽地南方盛产特色小吃,在美食街似乎能吃到所有能叫得上名字的闽南小吃。

朱沫拉着赵清颖的手,只带着春燕和小伍,张勇和李武要跟过来,朱沫瞥了一眼,说:“你们在这等我。”

张勇和李武只一接触到朱沫不容置疑的目光,便知道朱沫是在对他们刚刚的迟疑做出回应。

这个少年就好像天生具有上位者的独断,说出的话容不得他人质疑。

明着告诉他们,你们只是来保护我,不是来监视。

晚上六点半,正是餐饮业的高峰期,几米宽的街道人满为患,随便来几辆车,就会堵成一条长龙。

说到闽南的小吃,很多都是带着地瓜粉,比如说浮果、粉猴、大肠粳、海蛎煎等等,所以外面的人又把当地人颇具特色的口音称作“地瓜腔”。

当然,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地瓜腔”开始被标志为老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下一代学标准的普通话。

最终,普通话是标准了些,很多小孩的家乡话反而说得别别扭扭的,套用闽南一句老话叫「鸡母屎半黑白」。

时代的变化是跟上了,地方的特色反而变淡,就连农家的小吃也早已没有当年那种浓郁的,独属于本地的口味。

朱沫的兴致显得很高,连着换几家,不由眉头微皱,地方口味没吃出来,却吃出了地沟油的气味。

赵清颖看了看喧嚣的街道,还有空气中混杂着化工、汽油那让人大倒胃口的气味,叹道:“我记得这个地方,以前空气很好的,被称作「长寿之乡」呢。”

朱沫咬了一口浮果,油汁顺着嘴角往下滴,“自从多了那几根大烟囱,搁古代那叫天天狼烟四起。这么说吧,华都人去省会甲级医院肿瘤科,有专门开通的绿色通道,还有专项优惠。”

几个人都笑起来。

两个保镖,春燕显得很拘束,显然这还是她第一次和金主同桌共食,屁股似乎就粘着塑料椅,大有一种随时要站起来听候差遣的样子。

相对来说,小伍就显得很放松,还能开口说话:“用我们老家一句话,叫该吃吃,该喝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赵清颖说:“我想到一个笑话,有一个老人对他孙子说猪大骨补钙,要他孙子多喝点骨汤,结果你猜他孙子怎么回他?他说现在的猪比我们还缺钙。”

几人大笑。

而在朱沫难得出来放松一下的时候,樱花の宴倭式料理那边,大本日人也从负责监视朱沫的忍者,得到朱沫出现在美食街的信息。

朱沫平常深居简出,大批保镖随行,更有两名来自军区的高手,就算是他们倭国严格训练出来的忍者,想要靠近都很困难。

但是,现在却撇开那两名来自军区的高手,只带两名保镖,和青梅出现在美食街。

大本日人三角眼溜溜转,这显然是个机会。

如果能将朱沫劫持过来,说不定就能套取华芯公司的机密……

三角眼闪过狠厉的光芒,阴恻恻地说:“去,召集樱花小队,哼,华都天才既然想浪漫,那还有什么比大倭民族的樱花浪漫?”

孤城守望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巅峰江湖路
巅峰江湖路
都说江湖是人情世故,可你见过真正的江湖吗?江湖是一盘棋,有人拼了命,想要跳出棋盘,有人终其一生都想做那个执棋的人。江湖也是金钱,名利,权势与女人。我将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我是怎样以身入局,从棋子,变成执
宜飞
被小三坑后我又回到了盗笔世界
被小三坑后我又回到了盗笔世界
关于被小三坑后我又回到了盗笔世界:何岁岁!一个打算养老的宿主,没想到一次又一次被自家那个坑人的系统坑到了。何岁岁:“小三,你给我等着!”系统038:“呵呵~宿主,岁岁,你听我狡辩,不是你听我解释呀…”
果酱酱酱籽
府中人有背景?抱歉,我背后是公主
府中人有背景?抱歉,我背后是公主
从小我就看遍了府里女子的不易,可及笄后依旧被母亲亲手送进国公府做妾。既然不能反抗,那就接受现实,要做也要做人人艳羡的宠妾!府里有个成婚四年没有子嗣的主母,骄纵跋扈的老夫人族孙女,还有要被借腹生子的庶女
佚名
网游:成为山贼王的男人
网游:成为山贼王的男人
意外成为游戏内的新手村山贼领主,为了保住狗命,让自己不成为万人轮的BOSS,徐小山知道,该出手了。女主播:“你管这叫山贼?这游戏狗都不玩。”普通玩家:“这山贼颠覆了我对游戏的认知,亚美爹,别杀我。”职
爱吃牛顿
乱世边城一小兵
乱世边城一小兵
【征战,架空,种田,情感】乾国和草原王庭之间的冲突,是不能指望无休止的修建城墙来解决的。冲突不可调和,矛盾是个死结。身具两国血脉,夹缝中残喘为生的黑狗子觉得,一定会有某种方法,使得天下归一,两国融合。
李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