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独享我,老婆天天败坏我名声

第52章(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52章

音乐专业方面称赞的话,从别人的口中说出来,或许不是那么的可信……

可如果是从周允诺口中说出,多少还是可信的。

谁让,他也是曾经获得过金曲奖的实力派男歌手呢。

你瞧?

这会儿他一带节奏,直播间里很多他们家粉丝都开始帮腔:

—【我觉得应该多给年轻人机会吧,人家马辰筱不见得比不过顾煜卓。】

—【就是,那么多人一直吹顾煜卓我也没搞懂,夏颜曦那些大爆金曲都是他写的这事儿也没有得到过官方验证,一直是传言吧?】

—【对,而且我也不是那么喜欢昨天那首《一万次悲伤》,感觉吹得太过了。】

……

这年头啊,什么事儿都怕吹。

吹得过了,就容易打脸。

就像从昨晚开始很多人都在吹顾煜卓的《一万次悲伤》这件事,就引来很多人的不满。

这会儿,那帮小黑粉直接将很多网友不满的情绪带动了起来,都跟着落井下石起来……

一时间,评论区那边,战况还真胶着起来了。

现场这边。

“emmm……”

这位名叫张羽的pd导演听了徐莎的话,一时间表情有点难堪。

说实话,他压根儿就没有考虑过马辰筱,毕竟马辰筱可不是什么有名的创作人,他写的歌好坏,他们也不知道。

但顾煜卓不一样啊!

观众们知道的是顾煜卓昨晚的《一万次悲伤》和网传的夏颜曦大爆金曲都是他写的……

但那些,还都太过浅显!

在圈儿内,“顾煜卓”的名字很响亮,不光小天后夏颜曦的绝大多数大爆金曲是他写的,就连一些很知名的电视剧ost都是他写的。

去年,一部央妈那边制作播出的上星年代剧的主题曲都是由他一手包办的。

所以请顾煜卓写歌,是导演组这边从一开始就一致决定的……

现在,徐莎横插一脚,能不让他难办吗?

这些,又不好当着徐莎面儿明说……

徐莎背后也是有些资本势力的,他又不好不照顾徐莎面子。

只能说……

徐莎实在是给他出了个难题啊。

“就让筱筱试试呗……”

徐莎面带微笑,看上去云淡风轻,还说呢:

“不然就让筱筱跟顾老师一人出一版,然后咱们大家投票,谁觉得好就用谁的,都可以的。”

表面看上去毫无波澜,但徐莎内心里却又在暗戳戳的跟顾煜卓攀比了起来。

昨天一整天到现在,马辰筱就被顾煜卓摁在地上摩擦……

好不容易在今早的拔河环节,能找回点儿场子呢,结果最后又是顾煜卓紧急救场,大出风头。

她实在是受不了,自己的男朋友,一直被顾煜卓压在脚下。

无论如何,都要给马辰筱找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

“那个……”

张导挠挠头,还是不是很想接受徐莎的建议。

“顾老师,您觉得呢?”

他干脆将这个选择权抛给了顾煜卓……

当时,因为大家都在吗,谦儿大爷等人跟着看热闹,就连徐莎也转头望向顾煜卓。

镜头拍摄下,就见顾煜卓一脸苦笑,拎着手里今天他们出行团的8000块旅行经费问:

“我说导演,你不会就想用这八千块让我们写主题曲吧?”

“害……”

众人忍不住翻白眼,哪儿想过顾煜卓压根儿不正面回答,还开起了玩笑。

—【哈哈哈……顾老师你是会活跃气氛的。】

—【顾煜卓:写歌?那可是另外的价钱!】

弹幕滚动的时候,顾煜卓挠了挠头,其实是想说,要不就给年轻人点儿表现得机会吧……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85:从车间小工到商业帝国
重生1985:从车间小工到商业帝国
故事横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为背景,聚焦江州市国营红星食品厂,一个前世悲惨的男人重生至1985年,从工厂普工逐渐缔造出民族食品商业帝国。剧中贯穿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醋溜肥肠
我当天下第一的那些年
我当天下第一的那些年
关于我当天下第一的那些年:三十七年,踏冥山巅。劫云压顶,天雷滚滚。江湖上公认的天下第一,想要渡劫成仙!天劫之下,那位天下第一魂飞魄散,彻底消散天地之间。————“我叫林错,曾经的……天下第一。”
赵树下
八零:三年没见面,提离婚冷面军少红了眼
八零:三年没见面,提离婚冷面军少红了眼
【年代+军婚+双洁+打脸+虐渣】温茯苓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成了年代文里的悲惨女配——爹妈早逝,舅舅一家把她当摇钱树,还差点被厂长儿子强暴。原主上吊自杀的结局?不不不,她可不想重蹈覆辙!温茯苓开启了逆袭
苏拾
我去上坟,爷爷从坟里出来了!
我去上坟,爷爷从坟里出来了!
关于我去上坟,爷爷从坟里出来了!:“爷爷你让我赚套房,丫鬟我给你送满堂,爷爷保佑我买宝马,我让你住的更豪华,爷爷你让我财运发,我保证你元宝有的花,爷爷保佑我中大奖,鞭炮给你整十万响!”“乖孙,清明节是
清风浮云
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
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
姜远出车祸而死,重生归来要让奸夫淫妇付出代价,也要将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狠狠踩在脚下,看我股市搅风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