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盖主怕被杀,结果女帝要下嫁

第744章 班昭的诉说(1/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744章 班昭的诉说

刘武仔细看着裴矩出示的武昭国情资料,连翻数页,上面所述一例一案无不在刷新他的三观。

“为了对付西凰国海上攻势,不惜动用权势逼迫沿海数百万百姓内迁三十里,

不愿迁徙者直接就地处决?据悉足有二十万百姓在内迁中遭遇武昭君屠杀。”

“李弘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成就,不惜将原本牢固的河道凿开,致使河道两岸淹死无数百姓,然后开始修固河道,落一个治水能君?”

“为了防止地方百姓与瓦刚部有联系,竟是动用外藩部铁骑屠杀一十三县百姓,这值得么?”

一桩桩,一件件,无不看的在场各议员血压飙升。

这就是为之向往的武昭国么?

就算是历朝历代的昏君,也干不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吧,武昭君王到底是怎么想的?

裴矩继续说道:“诸位,武昭军队常年保持在二百万至二百五十万之间,

这个数目看上去是不是不可思议,但我下面所要说的就是,这二百多万军队,

除开外藩部落跟武者军近四十万人外,其余本部普通士卒都被打散在武昭全国各地,如同星罗密布一般,

这些普通士卒武昭国采取的是放养形式,几乎不会督促他们按时操练,而且为了防止因为待遇不公可能会引起的叛乱,

普通士卒留在各地的数量极少,有些地区一个营可能只有一两百人,而监视他们的武者营部队却最少保持在五百人上下,

所以,他们即便想反,无论是个人战斗力还是人数,都不如武者营,

而且,武昭军中彼此极度歧视,武者营和外藩部落对地方士兵非打即骂,甚至都不被允许骑马,

地方军队装备极其简陋,有些甚至不如南洋土著治安队,这是一支完全没有组织和纪律的乌合之众,

所以如果楚国和武昭一旦开战,我们要面临的敌人是几十万武者营和外藩铁骑,

但是,除开留守敌方的军队,武昭可以动用的精锐核心部队数量也极其有限,

通过武昭和东夷的战争资料来分析,武昭大军一次动用核心主力的规模极限是三万人,

再多,将要面临严重的后勤补给问题,但他们能承受的损失率却又极其之低,

与东夷一战,一场攻防战,武昭主力战死二百九十三人后,军心便开始有所浮动,

后面战损上千人的时候,战兵组织度就会处于荒废状态,

所以,所谓的武昭精锐,也并没有想的那么凶悍,子弹打到他们身上,一样会喷血。”

刘武出声打断道:“裴副使,你说的这些是不是有意引导我楚国跟武昭国开战?你如此主观臆断的行为,不符合内阁会议议程。”

裴矩点点头:“我承认,对武昭开战是有私心在作祟,但是刘尚书,我要说的是,你要是亲眼见过武昭国百姓现状,可能比我还要激进!

武昭一朝,就是一个反动、反人类的野蛮集团,我楚国出兵就是为解救那些被折磨的失去尊严的亿万生灵,此乃大义之举,为何不干!”

所有人都沉默了,被裴矩最后一句话给震撼的陷入沉思。

“和武昭开战,非但可以打通和西大陆的商贸往来,更可以给那反动集团迎头痛击,

对付这样的国家,必须予以重拳出击,方可以让他们彻底清醒过来。”

“所以,我恳请内阁各位同僚,可以在最后决议之前,多考虑下整个大陆格局,楚国若想成为太武大陆中心,那这一仗就必须得打!”

不爱拆家的二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邪物典当行:我只算大凶命
邪物典当行:我只算大凶命
我经营着一家祖传当铺,自我爷爷创立初期就立下一个规矩,只收邪物,凡是收上来一样东西,必须为顾客免费算一卦,借此抵消物品的本来价值。邪物经过处理,能为普通人改贫贱之命,升官发财,解除厄运;这些年我收过很
张自道
仕途升迁:从成为前女友上司开始
仕途升迁:从成为前女友上司开始
三年前,他因为公考失误,女友直接跟他提了分手,理由简直可笑。他配不上她了?三年后,否极则泰,小往大来,他从研究生毕业开始主攻仕途,巧妙运用权术、官谋、世情,步步高升,踏上仕途巅峰!两人相见的那一刻,前
佚名
姐,走阴别上头
姐,走阴别上头
十年前,我姐为了破碎的家,远去东莞,骗了老板钱,带走了十八个姐妹!十年后,我姐借尸还运,带来神秘的黑金和财富,替我做了阴人契约!自此,我踏入了一个诡秘的江湖,取尸运,借人道,镇邪灵。一切都要从我姐回来
老睿说书
重生零零年:我在官场如鱼得水
重生零零年:我在官场如鱼得水
上一世,我在考公面试的时候被高中隔壁班的同学给阴了。他说让他爸的司机从我去面试,可没想到中途汽车抛锚,耽误了一个多小时,直接错过了面试。重生这一世,我凭借上一世的经验,过五关斩六将,直接考公上岸。改写
佚名
开局地府做火锅,馋哭鬼怪!
开局地府做火锅,馋哭鬼怪!
出生那夜,他就被亲生父母扔在一户人家门口,沦为孤儿。好在养父母待他不薄,长大后靠着自己学来的厨艺开了一家火锅店。但显而易见,快倒闭了。“唉,出师不利呀,第一次开店就搞得这逼样。”直到某天,他的火锅店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