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十章哨所的春节
“给——小样——甜——。”这时候格桑拿着几颗奶糖,走到小样身边蹲下来,小样见到奶糖就高兴了,一把抓到手里看着格桑,格桑就牵着他的另一只手,带到一边玩去了,格桑喜欢小样可爱的样子,尤其是一个小男孩,她做梦好想要个小弟弟。
小样和格桑之间再也没有拘束,被格桑逗的“咯咯”直笑,大人们也笑。才吉阿妈见到小萌没有吃手抓肉,于是她准备了一些,让王远社他们带回去。藏族人家没有什么特殊的食物,奶茶和手抓肉是招待客人的主要东西,对于藏民来说,天天吃牛羊肉喝奶茶都不会腻烦,有一段时间没有,肯定要馋死人。德吉大叔三四个月的游牧生活,早就思念才吉大妈的手抓饭和酥油茶,回家这几个月,天天如此,散装的青稞酒都喝了几大桶。
临走的时候,德吉大叔恐怕王远社的老婆孩子走路累,就让格桑牵着马送他们,小萌和孩子坐在马上还有点不适应,但是总比自己走着省力气,几个人一块说说笑笑,没有感觉多长时间就回到了哨所,格桑没有停留,天快要黑了,她骑上马一会儿就到家了。
自从小萌来了以后,魏强军基本上不再负责做饭,他的任务就是保障供暖锅炉正常运转,使室内温度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外面大雪纷飞,室内温暖如春,没事的时候,他就把连队捎来的那些气球吹起来,把走廊和各个房间里都挂上,还有那些拉花,从屋顶中间拉到屋角,哨所逐渐地有了节日气氛。除此之外,魏强军抽空在俱乐部里捣鼓那几件乐器,王小样也好奇,拿着一把小号吹着玩,可是吹不响,魏强军让他去找王远社,王远社也没有办法,他不喜欢这些玩艺,为了哄孩子,只好拿起来吹两下。
张小萌这段时间忙完了厨房的事,就躲进房间里练歌去了,虽然是自娱自乐的晚会,也不能太随意,到时候才吉阿妈也要来,准备的差了,说明自己这个音乐老师不合格,她准备了好几首歌,有《难忘今宵》、《幸福万年长》、《边疆的泉水》、《兵哥哥》等,都是以前她会唱的,她要选有意义的歌曲,让王远社帮忙参谋一下,王远社只会说随便,气的张小萌不愿搭理他。
春节在大家的忙碌中越来越近了。这天下午,魏强军正准备练会儿乐器,突然听见北斗“汪汪”地叫了两声就跑出去了,他也赶紧跟在后面。等到了检查站,魏强军看到了格桑拉姆骑马进了峡谷,北斗已经跑到她跟前。
“叔叔——好——,羊肉——。”格桑下马后,马背上还放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的是羊肉,由于袋子小,羊腿还露在外面。
“格桑,你给我们送羊肉来了,谢谢你,快进屋暖和一下。”格桑牵着马,魏强军跟在格桑身后,用手扶着马背上的羊肉。
“没事——不用——。”格桑看着魏强军用手扶羊肉说道,因为羊是阿爸刚杀好的,还没有冻硬,甚至还带着一些温度,放在马背上搭拉在两边,所以就不容易掉下去。
“德吉阿爸在家杀羊,今天没有喝酒啊?”魏强军对德吉大叔的印象,除了吃肉就是喝酒。
“杀——羊——,没——喝——。”格桑现在基本上能够正常交流,语言表达不那么连续,但是能表达她的意思,别人给她说话的时候,声音一定高几分贝,距离她近一些,声音小了她还是有些听不清楚,如果她能够看到你的口型,也能够猜个差不多,所以格桑听别人说话,不能完全靠听力,这是她多年形成的习惯,不过格桑能够恢复到这个程度,已经是不幸当中的万幸了,在她出院的时候,耿博士说了,格桑的手术非常成功,只要好好矫正训练,一定能够恢复的更好。
来到哨所,王远社和妻子带着小样早已站在了门口,他通过阵地监控系统看到了格桑来了,这不就带老婆孩子出门迎接。
“格桑,给我们送羊肉来了,快进屋暖和一下。”王远社做出了请的动作。
“叔叔,不——冷——。”格桑说着话就把马背上的羊肉拉下来,一使劲就扛在肩上。
“格桑,你给我,怎么能让你扛呢,快点给我。”魏强军本来是扶着羊肉的,没想到格桑这么利索,一下子就放到肩上,魏强军赶紧从她的肩上接过来。
“没事,我——行——。”格桑说着,羊肉还是被魏强军抢过去了,然后格桑往马屁股上轻轻地拍了一下,枣红色的马驹就走进旁边的灌木丛里。
“格桑你真厉害,骑着马还驮着东西,那天我坐在马背上就有点害怕。”张小萌也热情地招呼格桑,格桑看到王小样,高兴地把他抱了起来。
“格桑,你准备好节目了吗?给我们跳什么舞蹈啊?”王远社突然关心起晚会的事。
“没——,都行——。”舞蹈对于格桑来说,简直太简单了,随便跳一段就是一个节目,格桑在矫正训练这段时间,她在电视上又学到了不少动作,等到明年网络信号好了,还可以利用手机在网上学。
“看看,格桑真了不起,将来说不定成为一名舞蹈家。”王远社说的是真心话,最起码在他的心里格桑是最好的,比那些宣传队来演出的要强。
“不不——,叔叔——取笑——我——。”格桑听了这话,本来脸蛋就是红的,这下更红了。
“格桑,我这里有音乐,你要不到俱乐部试试,随便跳一段。”魏强军放下羊肉回来,他好奇地想看看格桑跟着音乐节奏跳舞,应该更完美。
“好——,跳——不好——。”格桑还有点谦虚,这个时候,小萌给格桑端来了一杯热茶。
“谢谢——嫂子——,不——渴——。”格桑还是接过了茶杯。
魏强军赶紧把音响设备打开,把里面的音乐和视频让格桑自己挑,格桑当然还是挑具有藏族风格的曲子,最后她选了一首《欢乐的海洋》,魏强军特意把音量放的大一点。
格桑没有一点拘束,从出场就十分大方,把外面的藏袍一脱,更能够凸显少女的身材,先是紧闭双眼,跟着音乐的节奏慢慢睁开,魏强军还给她准备了一条哈达,伴随着她的动作,哈达飘浮有致,特别到最后高潮那一段,格桑的马靴踏出节奏与音乐合拍不差丝毫,让人看不出她只是一名爱好舞蹈的牧羊姑娘,更看不出是一名处于耳聪康复训练期的孩子。王远社醉了,魏强军迷了,张小萌呆了,连王小样也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格桑跳舞。
“格桑,你完全是自学的?没有老师教过你吗?我不相信。”张小萌等到格桑跳完音乐停下来,惊奇地问道。
“不相信?我早就给你说过,格桑是个天才,这都是她自学的,和那些专业的没什么区别吧?”王远社有点洋洋得意,他不是为自己居功,他是为部队官兵这么多年的努力而高兴。
“自学胜过科班出身啊!格桑应该走舞蹈这条路,最起码将来能够养活自己,这是最低标准,有可能她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魏强军从大城市来的,他更明白如今的文化生活在都市里多少的重要,藏族同胞的舞蹈艺术是近年来呈现较为活跃的,需要传承,甚至需要申遗进行保护。
“别——夸——我——,差——远了——。”格桑听着大家说她,一边喘着粗气说,一边还不住的摆手摇头。
格桑看着到处挂着气球,挂满了拉花,觉得很新鲜,就到处转了转,走到哪里都是一脸的欢乐,她牵着王小样的手,王小样也跟着她。
“叔叔——,贴——春联——吗?”格桑对魏强军说。
“哦,格桑说的对,过几天就贴,我和哨长还没有写呢,对,要贴春联。”魏强军确实还没有琢磨出对联内容。
“叔叔——,我——要——回家——。”格桑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回家还要帮阿妈干活。
“好的拉姆,谢谢你,告诉你阿爸阿妈,年三十来我们这里做客,咱们演节目,我们也好好准备。”大家一再挽留,格桑执意要走,这是阿妈立下的规矩,下午五点后必须回家。
“好——,都来——过年——。”格桑知道春节也叫年,这也是长期和部队的官兵打交道,逐渐学会掌握的,她吹了一声口哨,那匹枣红马就从树丛里钻了出来,格桑跟大家摆了摆手,就骑上马走了。
哨所贴个啥对联呢?魏强军已经考虑好几天,要有哨所的特点,这还真有点难。最后,魏强军琢磨了一幅这样的对联:
上联:一个哨所三个兵斗地主不够
下联:甘守寂寞为祖国献青春无悔
横批:在哪都一样
“你小子就是有文化,这既说出了我们哨所的特点,又彰显了我们奉献的信心,我感觉很好,让你嫂子也来点评一下。”魏强军让王远社看了看,王远社仔细念了两遍,还真的同意了。
“强军,这是你想出来的,还真不错,别看我是老师,比我强多了,我也琢磨不出来,尤其是横批:在哪都一样,听着很普通,意义很深远,你作为深圳特区人,来到这里当兵,这句话是对自己的安慰,王远社作为哨长,从一个连队到一个排,再到现在一个哨所,从没有离开这里,他肯定向往人多的连队,这也是对他的安慰。其实,对于我来说,作为一名军嫂,常年和丈夫两地分居,但是你们从事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幸福来自于和平,和平来自于千千万万个像你们一样的军人无私奉献,在哪都一样,同样都是为和平奉献力量,我也感到很光荣。”张小萌解释的有道理,这让魏强军心里乐坏了。
“能够得到张老师的肯定,说明魏强军真下功夫了,啥也别说了,就把这幅对联贴在营房门口,很有意思。”王远社在拍媳妇的马屁,又一次表扬了魏强军。
哨所的节日氛围营造的基本到位,凡是有的东西彩灯、灯笼啊,也都让它亮起来了,营房的门口一边一个大红灯笼,再配上那一副宽大的春联,更有了节日的气氛。营房的走廊里,每个灯的周围都有几个彩色的气球,开灯以后周围映衬着五颜六色,到处彰显着吉祥和喜庆。俱乐部是魏强军特别注重的地方,他把多数的拉花都拉上了,那些彩色的气球除了挂在屋顶和墙壁上,连地上都放了不少,他说不怕踩,踩破了出了响声更好,就等于放鞭炮了。他还把常年不用的彩色球灯擦干净,通上电各种颜色的斑点不断的转动,屋顶和墙壁上到处都是。
年三十下午,格桑一家骑马都来了,本来德吉大叔留下看家的,家里有那么多的牛羊,虽然卖了几百只,但是还有不少,德吉大叔执意要来给大家拜年,然后再回去看家,才吉阿妈和格桑要参加晚会,还要表演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