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叶陈导盒饭白欣芃白秀呈

第811章 痛并快乐着(1/1)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第811章 痛并快乐着

不过要真说王家大排档的招牌菜,那首选的还是得说黄鱼。

因为临海,所以这边的海鲜很新鲜,黄鱼更是本地人都很爱的品种。

而他们这边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葱油黄鱼。

大排档摊子上的黄鱼,并不像是大饭店用的那种大黄鱼,而是很常见的手掌长的黄鱼。

毕竟这是大排档,饭店那样长的大黄鱼上桌也不太现实,反而是个头小一些的,既容易入味,味道好吃,还兼顾了经济实惠的优点。

温州这边的葱油黄鱼是将鱼收拾收拾干净之后,直接入锅,葱姜料酒一起入锅,烧沸之后保持小火微微沸腾。

这样出来的鱼肉十分的嫩。

等到鱼肉捞起装盘,再将姜丝、精盐、绍酒、酱油、白糖、胡椒粉、味精及煮鱼原汤100克放在小碗中调匀,浇在鱼身上。

最后嘛,则是葱丝摆在鱼身上,一勺子热油浇下。

这道葱油黄鱼就算是成了。

鱼肉完整软嫩,葱油清香,是这大排档里最受欢迎的菜肴。

而现在已经五月份中旬了,也确实是大排档开始火热的时候了。

所以这一晚上不知道多少人点这一道菜。

王家的另一道招牌菜,就是鱼鲞了。

所谓鲞,就是鱼干。

温州这边用的也多是黄鱼干,又叫白鲞。也有一些鮸鱼、鳗鱼制作的。

很多食物经过风干或者烘干之后,都有增加新鲜时候不具备的香味。这样的食物还挺多的,比如鲍鱼、香菇、花胶、鱼鲞等等。

经过一番的晾晒,新鲜的黄鱼慢慢缩水变干,在阳光与和风的双重照料下,凝结出特殊的风味。

王家的这道招牌菜就是红烧鱼鲞。

鱼干都是王家父子三人每年买来新鲜的鱼亲手制作,他们家大排档没到营业的那段时间,空地上都是晾着鱼干。

王家的红烧鱼鲞先用姜片热锅,下五花肉熬出猪油,再下鱼鲞香煎,等煎到一定程度后淋入料酒、生抽、白糖烧煮,起锅时再撒入味精、葱花。

这可都不止是下酒了,更是下饭的利器。

多数人工作一天累得都没精神或者胃口不佳了,晚上到王家的大排档上,先来一扎啤酒配一盘子秘制花甲,再来一锅咸鲜香俱佳的红烧鱼鲞,顿时就能食欲大振,连干好几碗饭。

白叶觉得自己的生活从没有这样充实过,这大排档从四点多就陆陆续续的有人来了,等到晚上八点到十点的时候,那就是一个高潮。

大排档上足有五十多个桌子,椅子就更多了,都坐满之后那就是好几百号人,将这一大片白天看着空荡荡的地方占的满满当当的。几乎就连走路的地方都没有了。

白叶在后厨帮忙,有时候前面的人手实在不够了,他就直接自己端着盘子送出来。

各种低声聊天,大声吆喝,都混迹在一起,让白叶闹得都发蒙,简直都找不到他要找的桌子在哪里。

不过适应了几天之后,白叶也算是熟悉了这种氛围,他甚至觉得这氛围是真的很好很好,太热闹了,好喜欢。

他因为在这里干了几天,也逐渐被王家大排档的老食客们所认识,偶尔看到他端菜出来,还有人跟他打招呼。知道他不是本地人,就用口音有点重的普通话和他聊天。

而白叶的东北话也是极具感染力的,虽然这边的人一时没学会,但是都乐意和他唠唠嗑。

白叶不忙的时候,也会跟大家聊上两句,逐渐的也能听懂一些地方话了。

后厨里,白叶已经能够上手一些菜。

不得不说,这大排档里是真的锻炼人啊,出菜就跟打仗似的,每个人都在低头忙着做自己的事情。

也幸亏是王西有时候不忙了,会拉着他教他一些菜。不然的话,就看这个紧张忙碌的程度,他想偷师都没空看别人。

实在是痛并快乐着。

风熄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被扫地出门后,我成了世间无敌
被扫地出门后,我成了世间无敌
跟着师父修行万年,虽不老不死,但也没有修为。师父嫌弃他,最终将他扫地出门。一开始,他还有些伤心难过,后来,他想开了,带着爱宠游历四方。没有功力自保怎么办?他:“靠智慧!”没有家世怎么?他:“去寻!”一
佚名
在霍格沃茨艰难求生
在霍格沃茨艰难求生
关于在霍格沃茨艰难求生:别人开局:金枝玉叶,衣食无忧;西娅开局:孤儿院被霸凌对象,再附加一个蛇佬腔。别人家的霍格沃茨:甜甜蜜蜜谈恋爱;西娅的霍格沃茨:今天该怎么在邓布利多手里活下来呢?一开始,西娅只以
明烛
玄幻:我靠焚尸成圣
玄幻:我靠焚尸成圣
一场大战毁灭了人间,自此魔道笼罩,妖魔横行。李夜携带宇宙最强兵器赤凰炉穿越成被贬圣子,他在炼尸院焚尸,某日触发了赤凰炉里的最强炼体功法《九霄赤雷诀》。从而走上一条神魔道路,捉星拿月,杀圣斩仙,与神话生
佚名
不死杀帝
不死杀帝
自微末中崛起,于绝望中涅盘。少年身怀绝世妖鼎,炼雷霆圣体,修时空道法,镇群雄,屠邪魔,斩神灵,君临万域!
佚名
从一本书开始的修仙之路
从一本书开始的修仙之路
不穿越,无系统,传统凡人修仙。看主角从卑微弱小一步一步走上仙道巅峰。世人只知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却不曾想书中也有仙。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