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耀文魏和尚

第1924章 空中的默契(2/2)

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m.cheyil.com

首发:~第1924章 空中的默契

鬼子的飞机,但凡想攻击马耀文,就必须要调整角度!

战机调整角度和火炮可不一样!

由于在高速的运动中,他们必须要转出一个很大的弯来!

而他们转弯的时候,就是燕双鹰和魏和尚动手的时候!

“砰!砰!”

鬼子的一架飞机一梭子子弹打中了马耀文的机翼!

马耀文的脸色一下子就紧张起来。

他尽力控制着方向,不让机身发生巨大的抖动。

虽然鬼子的零式战机用的是二十毫米口径的机炮,可p—40飞机的防护还是可以可以的,虽然中了两枪,但是飞机依旧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

“小鬼子,找死!”

就在这时候,魏和尚和燕双鹰两个人动手了!

他们两个心中清楚,要是再这么下去,马耀文的飞机指不定就要坠毁了!

这样的情况,绝对不能发生!

“突!突!突!”

这一次,两个人驾驶着战机,几乎是用每小时五百五十公里以上的速度就照着鬼子的飞机冲了下去!

经过之前的战斗在,梦魇的所有人都很快掌握了驾驶飞机射击的技巧!

虽然和地面使用步枪狙击的难度不同,可基本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在这样的高速下,和尚也燕双鹰优秀的射击天赋表现的淋漓尽致!

五百米的距离,对于12.7毫米口径的机枪来说,一点难度也没有!

虽然在高速飞行中,可由于双方不是一个平面,鬼子的战机遭受到的是,斜上方的打击!

“轰!”

一架鬼子的飞机瞬间就化作了火球!

眼看就要撞上去,燕双鹰控制着方向果断朝一边飞去!

这样一来,他的战机高度一下子就比鬼子的飞机还要低!

这无疑是鬼子最喜欢看到的局面!

可这样的情况,燕双鹰却一点不慌!

“见行,靠你了!”

无线电中,燕双鹰的语气很坚定,如此激烈的空战,在他发动进攻的时候,就已经将自己的后背交给了在身后的队友!

这种信任,是长期以来训练的磨合,还有实战的考验下建立起来的!

燕双鹰清楚,要是见行有一点犹豫和迟疑的话,自己就会被击落,可他相信,见行绝对不会让遮掩的事情发生!

“突!突!突!”

见行在燕双鹰俯冲下去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鬼子的战机很快赶上来,就在他们准备进攻的时候,见行开火了!

这一次,见行驾驶着飞机,倾斜着俯冲下来!

现在追击燕双鹰的飞机有两架,他必须要用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将鬼子的两架飞机逼退!

“突!突!突!”

见行这一次,将整个战机的火力都开了!

机头两挺12.7毫米的机枪还有机翼各两挺7.621毫米的机枪同时开火!

子弹瞬时就成了一片弹幕!

对如此强悍的火力,鬼子的飞行员想都没有想,果断就放弃了追击燕双鹰,立刻开始机动!

而由于侧向且高速俯冲,就在见行逼退鬼子的第一架战机之后,子弹就已经朝第二架飞机飞了过去!

喜欢越塔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林东楚云秀
林东楚云秀
学得一手通天医术和武术的林东从山里来到城里。 靠着左手通天医术,右手无敌武术,纵横都市。
我是小神医
官海风云:从正义开始
官海风云:从正义开始
一场大雨,将原本要下班回家的他拦截在了办公楼,因此错过了和女朋友的约会。 她:“分手吧。” 他:“我们都要结婚了,为什么!” 他不知道为什么分手,就像不知道为什么会被上司打压一样。 或许,他真的不属于这里。 郁郁寡欢之下,他遇到了一件事,本想见义勇为一下然后结束这一切,却不想一个义举成了他翻身的筹码。 从乡镇办事员成为上司心中的核心人物,旅途遥远且艰辛。 但他,初心不变,定会创造出一个奇迹……
佚名
红楼之林家有嫡子
红楼之林家有嫡子
林家嫡子林景宴魂归3岁,在床上昏迷两年后才在亲姐姐去荣国府之前醒了过来。 上一世,他死后跟在姐姐身边与她共享一生。 看林家万贯家财也护不住独女平安。 那这一世,我便自己来! 只是姐姐莫哭,我头疼。
顾拉拉
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
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直播]
宴明婉得到了一个来自未来的文物收集系统,希望她回收那些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珍贵文物。 天幕出现的那一日,各时空人们将其视为不祥之兆。 直到清冷的女音响起:“那是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时局混乱,学者们的思想却犹如黑夜明星。 他们拨动时局,开出治理天下的药方。 后人称之为,诸子百家!” 兵家篇:“帝王无法评判他建汉的功勋,他们是点缀在历史上最美
最爱冰萄
重生:官场传奇
重生:官场传奇
“快醒醒,再睡就要错过领导致辞了!” 他重生了,重生回到了1996年,马上就会有一场典礼。 在他的记忆中,上一辈子结业典礼的时候,并未点名,也没有什么人在意他到底来没来。 可抽取人上台讲话的时候,偏偏抽中了他,错失良机,他从此官路抑郁,完全使不上力。 这一次,他早早来到现场,不会再错失良机! 至于后面的路怎么走,多了一世记忆的他表示…… 门清!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