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车毅小说网】地址:https://m.cheyil.com
首发:~卷之三百八十七
○己丑。常雩。祀天于圜丘。遣履亲王允祹恭代行礼。
○刑部议覆、云贵总督硕色奏。交兵阮世魁。误杀土练矣念。拟绞监候。得旨。都竜夷阮世魁。戕杀内地土练。自应按律拟抵。但详阅案情。阮世魁追逐沙匪。并未敢入边界。实因矣念。过河拾柴。与沙匪服色相同。以致误杀。情尚可原。且安南素称恭顺。土目黄文棋擒献凶犯。审明定拟。亦能恪守功令。阮世魁着从宽免死。交该土目自行处治。
○予故致仕礼部右侍郎满色、半祭葬如例。
○是日、驻跸崔家庄大营。
○庚寅。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是日、驻跸石家庄大营。
○辛卯。定拣选人员。特派大臣例。谕、向来分发各省人员。由吏部堂官拣选引见。虽该部职掌所在。然未足以示慎重。嗣后除特旨交该部于次日即行引见者。仍由该堂官拣选外。其余凡有拣选之处。该部将满汉大学士九卿。并该部堂官。一同开列。候旨特派大臣拣选交该部带领引见。着为例。
○又谕、休致尚书魏廷珍之子魏锡麟、着加恩赏给一品荫生。
○旌表勒嫁捐躯之安徽合肥县民汪梦舟妻许氏。
○是日、驻跸吴家庄大营。
○壬辰。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是日、驻跸小庄大营。
○癸巳。谕、开泰所奏。安平县兵丁郑洪文等。因典史拏赌。纠众辞粮一案。署县陈学文。虽系暂委。但兵丁如此骄纵。该县既不能晓谕禁约于前。又不能差役严拏于后。纵因恐长刁风。不便于本内附参。亦不可仅令彻回。尚得另行补用。黔省苗疆重地。兵丁敢于纠众辞粮目无法纪。应从重严办。该抚虽将首犯斩决。而大概办理仍属委靡。不足示警。俟题本到日。着该部从重另核拟外。该抚着饬行。
○又谕、据在京总理事务王大臣。审讯永兴家人杨三。供称本年二月内。有严瑞龙曾姓家人。同在京买卖人纪姓。送来银一千两。原为帮助丧事。永兴因丧事已毕。并未收受。令伊带回等语。曾姓既系严瑞龙家人。着传谕阿里衮、鄂容安、就近将所送银两。永兴果否未经收受之处。讯取确供。速行奏闻。寻奏、讯据严瑞龙家人供。上年十二月。严瑞龙差伊赍银一千两。送与永兴。投书后。未经传见。将银寄京而回。今年二月复差伊将前银再送。即抵司道公帮之数。仍未收受。止作书回谢。遂将银六百两。分别寄当在京。携银四百回楚。诘问严瑞龙。供认送银是实。臣等将汛取曾升。并严瑞龙各供。及永兴。回书四件。前已会摺陈奏。报闻。
○吏部奏、大学士陈世倌。应兼殿阁衔。得旨。陈世倌、着照原衔。仍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
○兵部尚书舒赫德等覆奏。查冰窖草坝。在永定河南岸上七工之尾。旧下口之傍。地势本低。今年凌汛续发。正河出口不畅。坝门过水势猛。将以上河身吸刷宽深。全河趋下。即由坝口掣溜。七八等工正河。长五十余里。半被泥淤。而下口尤甚。即复行挑浚。出口之路。断难一律畅达。且通河水势偏南。未便强之使北也。至现在水由冰窖草坝外旧河尾。接南坦坡埝。东西长八十余里。南北宽四五里至十五里不等。地面比旧河身。低七八尺及丈余。若坦坡埝之尾。东北导入叶淀。去路地宽。则停淤益薄。且省两堤夹束五十里之修防。较挖正河下游。事半功倍。将此处作为下口。可无疑义。至堤外各村。分隶霸州、永清等州县。除近南埝高阜之董家韩家等八处外。应迁移者七村。筑护埝者三村。不愿筑护埝者四村。其地皆具呈不愿除粮。惟照河泊地则交租守业。请将冰窖草坝以东之堤身开宽。作为河口。令向东南出水。自坦坡埝至龙尾。六十余里。一律帮宽。作坦坡形。其外临淀水处。约长二十里。再加高一尺。再于王庆坨南开引河。长二十里。导浑流入叶淀。由凤河入大清河。再查旧河五十余里。若将两头淤垫。开挑作为减河。亦属有益。应于岁修项下。从缓办理。又康熙年间所立堤岸。至现在六工而止。雍正四年。接建七工八工。今下口改归旧处。自应将七八等工名色裁去。统入六工。合计里数。分为上中下三汛。以原设及议裁之县丞主簿六员。驻劄经理。均归三角淀通判管辖。至两岸原有之把总。既无专司。亦应与千总同听调遣。再迁移各村。应给房价银一万四千五百余两。就近于旧河身内。丈拨移盖。俾汛前早获安居。其民地各色钱粮。岁徵银二千八百余两。酌照河滩淤地之例。作为租额。分季交纳。至旗地内。如系当差地亩。应于各县存退余绝。并旧河身地内。另筹拨补。如仍愿守业。不愿拨捕者亦听。其减粮徵除等章程。俱于乾隆十六年为始。从之。
○除山东金乡、济宁、兰山、蒙阴、聊城、茌平、萃县、临清、高唐、乐安、临胊、掖县、平度、昌邑、胶州、高密、福山、莱阳等十八州县。水冲沙压地十一顷有奇科赋。
○以故辅国将军双麟子恒兴袭职。
○是日、驻跸红杏园行宫。
○甲午。上诣皇太后行幄问安。
○是日、驻跸太平庄大营。
○乙未谕军机大臣等。从前山海关外粮石。禁入关门。特为关系盛京等处人众口粮。所进过多。彼处转少。故盛京将军具奏禁止。今闻副都统常寿。于边民稍有所携。一概禁止。此内或行人裹带糇粮。或山海关内居民、关外耕获。所收粮米。若不量加分别。概加禁止。不免有碍关内民食。着寄信常寿、如商贩载米者。查明禁止。其行人所带路食。及种地所收之粮。仍许携进。不得禁止。
○是日、驻跸关张铺大营。
○丙申。谕明日日食。地方官等所设龙舟。着不必豫备。
○是日、驻跸赵北口行宫。
○是月。江西巡抚舒辂奏。臣前在广西。所属之南宁、太平、镇安三府。地方辽阔。延袤二千余里。皆与安南接壤。虽设三关百隘。并子卡一百二十余处。然土民履险如夷砖石塌损。栅木易坏。每有潜度犯案之事。去冬知粤西边地。产有筋竹。实心坚劲。外多棘剌。民间不适于用。前令该府等、于滋扰处。遍为裁种。数年后排列成林。俨如城障。臣现已调任。恐事中止。请敕新任抚臣。即令裁种。得旨是。
○又奏报、上年七月。赣江水发。下游之丰城。清江二县。土石圩堤。多被冲塌亟须添建石堤。又清江县、所属之青龙潭堤垱。冲决一百三十余丈。相度形势另筑月堤。与老堤相接。使水势缓流。庶免顶冲。现俱民捐修竣。应令各该县查明捐数多寡。分别奖励。至德化县、护城石磡。亦被水冲。先虽奏请设法民修。嗣因岁修银两。足敷工费。应照例饬取实用。咨部报销。得旨。览奏俱悉。
○闽浙总督喀尔吉善等奏。浙省温、台、二府。上年被灾。而温属永嘉、瑞安、乐清、平阳等县。被虫尤甚。现当赈务已毕。粮价昂贵。该处僻处海滨。外江商贩不通。惟台、处二府属县。可资接济。台属上年歉收。米价亦贵。该二府常平仓谷。自应留备急需。难以拨运。惟杭、嘉、二府。截留备粜漕米十万石。酌拨五万石。由乍浦海口。运往温郡接济。再浙省海禁綦严。如遇水旱之年。例得招商贩运。今既需米甚殷应令温、台、杭、嘉宁等府。督属选募殷商。给照前赴宁波、嘉兴等处。购买米谷。运往粜卖。仍饬守口员弁。严查验放。不致透漏滋弊。早禾登场。即行禁止。得旨。所奏甚是。
○又奏、臣由浙赴闽。节据禀报温郡各邑。自上年被灾之后。群赴处属购籴。搬运几空。现在处府粮价顿昂。民食拮据。虽续发漕米。由乍运往。然海洋千余里。难以计日而待。臣抵闽后。与抚臣商酌。福宁府与温郡接壤。储积尚多。动拨三万石。由海运往。洋面甚近。殊与瓯民有济。运费暂于存公项内动支。俟温郡粜出谷价。归还原款。再所拨仓谷。系二百五十万石总额之外。应行粜价充饷之项。亦毋庸发价买补。得旨。所办甚妥。
○署理浙江巡抚永贵奏覆、三月十五日大风。各属并无被灾之处。目下天气晴和。嘉、湖、宁、近省各属。不特二麦畅茂。即菜豆已遍结实米粮时价。除温、台、处、三郡外。皆与上月相仿。惟浙东节候较早。平阳、永嘉、等县雨水过多。小麦间有黄萎。寿昌、兰溪、二县乡村被雹。臣俱经飞饬确勘。如春熟有失。自应加意抚恤得旨。览奏稍慰。
○浙江提督吴进义奏。臣准抚臣移咨。分拨温、台、二郡漕米由海运往。臣檄饬乍浦营参将坐押管解。会同有司料理船只。并移咨定、黄、温三镇暨臣标右营、镇海营拣选熟习水性之守备、千把、外委、十余员。兵丁百余名。饬交乍浦营参将调度。分帮坐押前往。得旨。好。知道了。
○福建台湾总兵官李有用奏覆。水沙连地方。逼近生番。久经定界。李朝龙、恃买垦地。混占争租。李光显、复挟仇启衅。招集流棍。经文武各员。将首从人犯严拏监禁。研讯确情。从重定拟。其聚棍空藔。俱经焚毁解散。现在民番宁静。并无惊扰情事。至该处开垦有年。所有无辜之佃民人等。若概行驱逐。转恐滋扰。请将大小二十四庄。开成田园一千五百七十一甲。未垦荒地二百六十余甲一并入官令该佃照例输租以杜争竞。其近番山界。勘明立石定为禁地不许复生觊觎。报闻。
○陕西巡抚陈宏谋奏陕省各属社仓。原议每谷一千石上下。建仓一处现在每社贮谷。自一千石至二千石不等或旧仓不敷盛贮或村庄窎远借还艰难臣督饬各属。视社本多寡。村庄远近计已估未建之新社二十余处。请将各属常平空廒酌留数间。以资晒晾。其倾圯无用者。拆卸移建新社。如无应建新社者。变价解司。拨给应建社仓之用。庶常平空廒。不致朽弃。而添建社仓。多分新社。于乡民借还。更为近便。得旨。如所奏行。
○四川总督策楞等奏。西藏粮务台员。驻劄番地。三年一次更换。自打箭炉至西藏、共计六处。惟打箭炉与西藏粮务。例系遴委同知。通判。其余里塘、巴塘、察木多、拉里四处。俱系于县丞、州同、等襍职内派委。此辈出身微末。识见卑鄙。殊与公务无益。臣等查川省现任同知、通判、共一十九员。除松潘、叙永、水利同知三员。均系紧要。未便差委外。其余十五员。尽足委用。请嗣后台员。即于同知、通判内遴选。其襍职等官。概不准派。得旨。是。
○两广总督陈大受等奏。粤东滨临海疆。军火紧要。每年需硝二十余万斤。原借司库银委员赴广西采办。嗣广西产硝无多。在本省增城、阳山、南海、顺德、四县。开煎土硝。现在阳山、南海、二县。又称采土维艰。额需有欠。前经督臣硕色。咨询豫省。有无余硝可买。准河南抚臣咨覆。豫省每年可得余硝十七万斤。经臣饬藩司李锡秦议覆。以西省现于太平府属等处试采。如果旺盛。自应暂缓赴豫采买。又据广东藩司石柱详称。东省需硝孔亟。请照往例。遂年赴豫买运余硝十四万斤。将来西省应需若干。即解价赴东领运。倘无需则全归东省。得旨。下部知之。
○护理广西巡抚布政使李锡秦奏。粤西省会地方。商贾辐辏。上年又值文武乡试。钱价渐增。随于七月内饬临桂县设官局。将乾隆十四年搭放余剩钱文。并十五年铸存发换钱文。共三万一千七百余串。陆续运局发换。未及一载。钱价渐平。将来源源发换。钱裕价平。而官钱酌增。总在成本之内酌量办理。报闻。
卷之三百八十七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车毅小说网https://m.cheyil.com),接着再看更方便。